浅谈平板显示企业进口物流成本降低方法

2019-09-10 07:22易胜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2期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平板显示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国内以京东方、天马、华星等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控制对于平板显示企业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的问题也开始受到平板显示企业的关注。本文从平板显示行业的进口物流特点出发,着力探讨平板显示企业进口物流成本降低方法。

关键词:平板显示;进口物流;成本降低

由于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起步较晚,相应的配套产业也都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原材料、设备生产技术均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国内厂商尚未具备量产能力,目前仍在摸索研究阶段,故绝大多数物资均需依赖进口,有效降低进口物流成本对于平板显示企业具有较大意义。

一、企业物流成本概念

所谓物流成本,主要是指与物流相关的各个环节需要支出的物力、人力、财力的总称,即货物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的资金支出。按照货物进出口方式进行分类,进口货物相关的物流成本称为进口物流成本,出口货物相关的物流成本称为出口物流成本;按照物流成本的承担主体进行划分,由企业自身承担的物流成本称为内部物流成本,由企业相应货物的供应商或者客户所承担的成本称为外部物流成本。本文着重探讨由企业自身承担的进口物流成本降低方法。

二、平板显示行业进口物流特点

平板显示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其相应物资的进口物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涉及的物流运输模式多样

平板显示行业所需物资来源广泛,涉及国家众多,进口物资从供应商处到达平板显示企业需要经过国际运输和国内运输,整个运输过程将会涉及海江联运、海陆联运、空运加陆运等多种联运模式。另外,为了满足平板显示行业的特殊物流需求,还衍生出了一些特殊的物流运输模式,如一贯式运输等。

(二)涉及的物流运输要求多样

平板显示行业相关的生产设备多种多样,不同设备对于物流运输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如部分设备超高超宽,需要使用特种集装箱及特殊车辆运输;普通精密设备对于运输平稳性要求较高,需要使用气垫车减震运输;高精密设备或部件对于运输温度及湿度有着严格要求,需要使用温控箱运输。

(三)物流时效性要求高

在显示行业中有一条铁律:“若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须提升一倍以上。这一周期正被缩短”,可见平板显示器件更新换代速度之快,要抢占市场先机,必须严格把控时效,尤其是建设前期,设备越早搬人、工厂越早量产,意味着越有可能赢得市场竞争,故平板显示企业对于物流时效要求非常高。

(四)多批次小批量情况普遍

由于平板显示行业原材料供应及使用存在特殊性,使得原材料多批次小批量采购情况成为常态,导致物流运输频次提高,增加了企业进口物流成本,造成该种状况的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平板显示器件制造用的核心原材料,目前处于全球独家供应或垄断供应状态,而平板显示企业众多,相应原材料需求量较大,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供应商往往无法满足平板显示企业大批量采购需求,故需要小批量分批采购。

另一方面,平板显示行业部分原材料使用寿命较短(如保护膜使用寿命仅10天),且平板显示企业生产计划变动频繁,为了避免原材料超过使用寿命或生产计划调整而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平板显示企业通常会选择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小批量分批采购。

三、进口物流成本降低方法

基于平板显示行业进口物流特点,平板显示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进口物流成本。

(一)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在进行运输方式选择时,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往往凭着个人经验做出近似优化的物流安排,而真正最优化的物流安排应当对时效、成本、安全等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满足时效和安全等条件的前提下,详细评估可选择的运输方式,并进行成本对比,选择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在进行成本对比时,应当重点关注运输临界点,根据货量进行详细测算,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如对于设备而言,大多数情况下采取海陸联运或海江联运的运输方式可达到物流成本最低化,但实际上对于一些小型设备选择空运往往成本更加低廉,如果仅凭个人经验进行运输方式选择,将会导致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增加。

(二)采用分批运输模式

平板显示行业涉及的生产设备多种多样,物流运输要求各不相同,企业在安排设备物流运输时,应当充分了解设备各部分物流运输要求,必要时可以采用分批运输的模式降低进口物流成本。如某工艺设备的某个部件属于高精密部件,对于物流运输条件要求苛刻,需采用恒温恒湿运输方式,而设备整体均采用恒温恒湿运输,物流成本极高,此时可将设备进行拆分后分批运输:将该部件单独采用恒温恒湿运输方式,设备主体部分采用普通运输方式,如此可大大降低进口物流成本;又如某工艺设备交期较长,采用海江联运方式无法满足建设进度,且设备较大,无法采用空运,故只能采用海陆联运模式,而造成该设备交期紧急的原因在于某个关键部件生产进度缓慢,此时可考虑将设备进行拆分后分批运输:将设备主体部分采用成本较低的海江联运方式进行运输,而该关键部件在完成生产后采用空运方式进行运输,如此既可满足时效性要求,又能降低进口物流成本。

(三)整合物流运输需求

平板显示行业原材料多批次少批量采购情况普遍,针对该种情况,平板显示企业应当与材料供应商保持充分沟通,同时慎重制定生产计划,在此基础上根据原材料供应情况和自身生产计划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尽可能提高采购批量减少采购批次,从而减少物流运输次数。另外,对于同时向平板显示企业供应多种原材料的材料供应商,平板显示企业在向其采购原材料时,应当尽可能将其供应的各种原材料需求进行整合,集中安排物流运输,减少物流运输频次,降低进口物流成本。

(四)优化商务模式

对于寿命较短或价值较高的原材料,为了避免出现因原材料报废而导致浪费的情况,平板显示企业往往只能小批次多批量采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针对该类原材料,平板显示企业可与供应商共同探讨商务模式优化方案,通过改变商务模式来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互利共赢。如采取现地配套模式,即让供应商在平板显示企业周边建立生产基地,根据平板显示企业需求进行生产、供货,缩短物流距离及物流环节,在提高供料效率的同时降低进口物流成本。

四、结语

平板显示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与基础性产业,目前全球市场整体上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各平板显示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着力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之外也应当注重做好内部成本管控。可通过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分批运输、整合物流运输需求、商务模式优化等方式降低进口物流成本,从而降低企业总成本,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魏宁.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策略[J].中国民商,2018.

[2]焦磊.浅析物流企业与平板显示企业联动价值创造[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

[3]张海宁.运输临界点在企业物流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7.

[4]陈曦,郭英男,李论.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新动能[J].现代科技,2016.

作者简介:

易胜,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