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

2019-09-10 07:22曹仕镛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2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水利工程问题

摘要:目前,福建省正在全力推进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水利工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因素。为了加强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水利投资开发企业必须树立系统的管理理念,从不同层面入手,制定系统的管理方案,加大水利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降低工程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风险管理;水利工程;问题;对策

一、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概述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预警和应对等管理活动的过程。它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通过管理风险使不利因素控制在该企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维护等工作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而环境、社会等因素的存在,也为水利工程增加了众多风险因素,加剧了水利工程风险的发生。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工程安全要求非常严格,而其安全隐患又比较多,这就需要加大对风险因素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预防相关风险的发生。同时,水利工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防范与管控风险,而不能完全消除风险。水利工程风险还具有全局性,一项风险的发生会带来连锁反应,对工程全局造成不利影响。随着水利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各种风险也会发生变化,而水利工程的各种风险又具有多样性与多层次性等特征,这也为风险管理增加了难度。

二、水利工程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安全问题

大型水利工程一般在山区峡谷建立,库岸、坝坎、坝基等位置的地质问题也会给水库这种水利工程造成危害。此外,水利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问题也会影响工程质量,造成水利工程安全问题。比如,水利工程设计结构不合理、设计方法比较落后,或者施工过程中的用料不合格、施工环节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水利工程安全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二)生态环境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尤其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这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有泥沙淤积、河道冲刷、水环境、河流地貌、江湖关系等,这些问题一般会在经历一定的时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很多工程建设单位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足,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多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社会管理问题

大型水利工程需要进行搬迁安置,这会给当地居民带来重大影响.会增加社会治理的难度。同时.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也会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进而导致社会矛盾增加。

(四)工程系统问题

水利工程一般都由多个建筑单位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系统。所以,一旦某项目(或标段/子项目)水利工程出现问题,就会对工程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必须从工程整体系统出发,考虑工程的系统性风险管理,防止工程风险的传递与扩散。

三、加强水利工程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意识文化

由于水利工程风险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各单位必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阶段划分,明确不同阶段的具体负责人,对其工作内容与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加强不同阶段的风险管控。同时,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明确各部门与工作人员的职责,一旦发生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使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防止风险扩大。此外,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模式,优化风险管理方法,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以及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风险管理培训、传达、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案

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兼顾各方利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因此,水利投资开发企业应该提前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强化风险管理力度。首先,风险管理部门应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对其可行性进行科学评估。其次,水利投资开发企业应聘请水利专家以及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研究,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评估,通过多方交流、讨论,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最后,在工程施工中还应加强指导与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

(三)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方面,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水利投资开发企业应该兼顾企业、国家与民众的利益,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在建设之前对工程承包方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进行科学评估,以此实现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条件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也会增加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因此,在工程建设之初,施工单位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风险处理与转移方案,降低风险因素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保险转移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方案,工作人员通过选择合理的保险转移方案,明确保险类别、保险人、保险资金等因素,实现风险的转移。非保险转移就是水利工程承包方承担相关责任,采取具体的风险处理措施实现风险转移,比如,通过项目分包,将风险转移给承包方。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也不例外。在水利工程风险管理中,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加强项目信息管理,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共享。①完善的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提升风险信息的搜集及传播效率;②集成管理系统各种信息,通过建立模型等方式,对各项风险指标进行计算评估,进而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③通过数据集成、加工、判断,有利于开展信息系统风险监控。结合实际,企业在投资建设、生产经营期间,应建立与工程、业务、财务相融合的系统,通过有效衔接各个子系统,加强数据的收集和共享,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

四、结束语

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应本着融合性、全面性、重要性、平衡性原则,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与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使风险管理更加有效和高效。总之.企业应权衡风险与回报、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将风险管理与企业的战略设定、经营管理与业务流程相结合,风险管理范围应覆盖企业所有的风险类型、业务流程、操作环节和管理层级与环节。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加强风险评价,确定需要进行重点管理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测,及时识别风险、采取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在面对水利工程风险种类繁多,各类风险之间的联系密切,关系复杂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进行有效分析与评估,再根据分析评估结果制定相应风险应对措施,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加强风险管理,降低水利工程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資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3):199.

[2]霍万国.关于大型水利工程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220-220.

[3]李梅杰.大数据视角下水利工程质量风险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No.252(6):187-188.

[4]张海玲.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159.

作者简介:

曹仕镛,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水利工程问题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