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鸽血清中谷氨酰胺含量与生产性能关系的试验研究

2019-09-12 09:07步卫东潘裕华黄建国王雅蕾
中国饲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肉鸽乳鸽产蛋

步卫东,潘裕华,黄建国,王雅蕾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海淀100097)

肉种鸽生产模式是产蛋-孵化-哺喂-再产蛋。产蛋期间,母鸽在48 h相继产下2枚蛋,并且进入就巢期。自然孵化时间为18 d,孵出后哺喂乳鸽,哺喂12~20 d过程中再产蛋并孵化。肉鸽产蛋、自然孵化、哺喂都在巢窝中进行,正常的就巢行为,为肉鸽全年的生产效益提供了保证。王继强等(2007)仔猪营养研究报道表明,血液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酰胺(Gln)占60%左右,Gln作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参与多个代谢途径,是合成鸟氨酸、瓜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的前体物质,其不仅可以刺激细胞生长和抗体产生,而且是肠道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从饲料营养来分析,欧阳万金等(2013)报道,Gln作为能量物质,可促进肠道细胞增殖、调控肠道发育、增强免疫力;作为浆细胞能量底物,可促进和维持其活性、通过脱氨基作用和转氨基合成多种氨基酸、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为机体细胞增殖提供前体物质,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Gln是合成谷胱甘肽的前体物质,能提高肠黏膜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增加肠道酶活性,增加采食量提高小肠酶消化的底物浓度,促进胰腺等器官发育,促进肠道分泌,从而促进动物生长与维持机体健康。肉鸽血清Gln含量测定和血清中的Gln含量与生产性能的关系鲜见报道,因此,本试验给种母鸽体外添加不同量Gln,分析母鸽血清Gln消长规律,并观察其对母鸽月产蛋数、孵化率及乳鸽数量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饲粮 试验用Gln购于河北省梅花集团,食品级有效成分含量为99%。试验中血清 Gln的含量参考国家发明专利ZL201410368495.3测定(步卫东等,2014)。肉鸽饲料配比为60%的原粮和40%的颗粒饲料,原粮组成为豌豆30%、火麻仁3%、小麦12%、高粱15%和玉米40%,粗蛋白质含量13.4%,养殖场自制颗粒饲料粗蛋白质为16.0%。原粮+颗粒料混合饲料其粗蛋白质为14.4%。

1.2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试验在北京长子营泰丰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博业盛肉鸽饲养场进行(北京,大兴泰丰肉鸽养殖合作社),选择400对生产性能一致的自然孵化的生产种鸽,分为4组,每组100对,预试期1周后正式采集试验数据,为了试验的准确性,试验每天7:30,试验Ⅰ组、Ⅱ组、Ⅲ组按每只母鸽每天添加Gln 0.1、0.2、0.3 g于饲料中(采取玉米粉稀释Gln,均匀拌料中)。不添加Gln的为对照组。每试验组选取10只母鸽在产蛋后1、8、17 d在每天添加Gln之前进行翅静脉采血,分离1 mL血清用于Gln的测定。在生产性能测定中,观察记录母鸽孵化和哺喂行为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按各组100对试验鸽统计。

1.3 饲养管理 试验为北方房屋建筑鸽舍,鸽笼为二层垂直式传统鸽笼,每笼饲养1对亲鸽和2只乳鸽,自动杯式饮水和保健砂。每天16 h光照。饲养管理人员随时巡视各组采食量,并按试验要求做好日常卫生防疫,乳鸽生产采取自然孵化,一对种鸽哺喂2只乳鸽。

1.4 数据与行为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二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检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产蛋后不同时期各试验组母鸽血清谷氨酰胺值测定结果 如表1所示,Ⅰ组产蛋后17 d母鸽血清Gln值较产蛋后1 d提高26.18%(P<0.01);Ⅱ组产蛋后17 d较产蛋后8 d降低18.01%(P<0.05);Ⅲ组内和对照组产蛋后各时间段差异不显著(P>0.05)。从对照组母鸽产蛋后1~17 d,8 d时Gln值略比1 d低,但随着孵化时间的延长,Gln值呈升高的趋势,只有Ⅰ组Gln值波动趋势接近对照组,而Ⅱ组和Ⅲ组都呈现产蛋8 d母鸽血清Gln迅速上升,并在17 d迅速下降现象,且Ⅱ组这种现象更明显。这可能与机体游离的Gln值较高,造成氨基酸合成代谢紊乱有关。

表1 产蛋后不同时期试验各组母鸽血清Gln值 mmol/L

2.2 试验种鸽生产性能比较结果 如表2所示,Ⅰ组月产蛋总数较对照组、Ⅱ组、Ⅲ组提高16.7%、22.5%、17.1%(P<0.01);但Ⅱ组、Ⅲ组和对照组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月产蛋总数排序为Ⅰ组>对照组>Ⅲ组>Ⅱ组,表明体外添加0.1 g/d Gln的效果最佳。

Ⅰ组月孵化率较对照组、Ⅱ组提高8.7%(P<0.01)、8.2%(P<0.01);Ⅲ组较对照组、Ⅱ组提高8.8%(P<0.01)、8.3%(P<0.01);但Ⅰ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月孵化率排序为Ⅰ组>Ⅲ组>Ⅱ组>对照组。

月产乳鸽数结果表明,Ⅰ组较对照组、Ⅱ组、Ⅲ组提高25.9%、32.7%、17.3%(P<0.01);Ⅱ组较对照组、Ⅲ组降低4.9%(P<0.05)、11.4%(P<0.01);Ⅲ组较对照组提高了7.3%(P<0.01)。月产乳鸽数排序为Ⅰ组>Ⅲ组>对照组>Ⅱ组。

表2 种鸽月生产性能比较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Ⅰ组和对照组母鸽就巢行为正常,而Ⅲ组母鸽表现出极强的就巢欲望,Ⅱ组就巢行为不规律,各项生产性能都低于对照组。Ⅲ组母鸽虽表现出极强的就巢欲望和较高孵化率,但禽类就巢性和产蛋量呈反相关,所以Ⅲ组表现出了月产蛋总数低于Ⅰ组和对照组的现象。

2.3 产双蛋、单蛋及间歇产蛋母鸽血清Gln值测定结果 如表3所示,选取产双蛋、单蛋、间歇产蛋的母鸽(此统计不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产第1枚蛋后血清Gln值,分析表明,产双蛋较产单蛋、间歇产蛋提高了37.4%(P<0.01)、32.5%(P<0.01)。产双蛋的母鸽血清中Gln在(3.12±0.24)mmol/L为试验的正常生产值,产第1枚蛋后,血清Gln高于2.89 mmol/L(3.12-0.24=2.89 mmol/L),可以在24 h后产第2枚蛋。

表3 产双蛋、单蛋及间歇产蛋母鸽血清谷氨酰胺值 mmol/L

试验表1和表2数据结果表明,肉鸽产蛋-孵化-哺喂的生产模式,产蛋后体内游离Gln值过低,会制约产蛋量,同时孵化哺喂的母鸽体内Gln合成代谢变化可能影响肉鸽连续生产模式,从而降低生产效益。

3 讨论

在饲料粗蛋白质恒定的情况下,添加一定量的Gln,可改善肉种鸽的生产性能,但肉种鸽是处在产蛋-孵化-哺喂循环往复的生产模式,不同生产时期会相互制约。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每只种鸽每天添加Gln 0.1 g最为合适。

Gln作为血清中最多的游离氨基酸,是体内对氨的无害化转运的主要产物。肝脏和肌肉是合成Gln的主要场所。安军等(2011)研究表明,Gln作为DNA和谷胱甘肽等合成的氮前体,在肝组织再生、肝细胞增殖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肝损伤手术期投用高浓度L-谷氨酰胺对大鼠肝再生有促进作用,说明体外添加一定量的Gln对肝脏的恢复有很大帮助。肉鸽成熟卵泡的生长主要受促卵泡素(FSH)的调节,FSH能够促进卵巢血液循环,将由肝脏合成的磷脂蛋白输送到卵巢并输入卵泡内形成卵黄。卵黄物质通过卵泡表面血管渗入卵泡腔内形成蛋黄。本次试验综合分析表明饲粮中添加0.1 g/d的Gln效果最佳,Gln的有效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肉鸽生产中,在产蛋期相隔2 d应产2枚蛋却只产1枚蛋、孵化中有死胚、哺喂乳鸽生长缓慢延长哺喂时间、中途放弃孵化等间歇产蛋现象时有发生,综合上述母鸽产蛋后不同生产期血清的Gln测定值及对应的生产测定指标,证明母鸽在产第1枚蛋后血清Gln与产蛋相关,产双蛋的母鸽血清中Gln在(3.12±0.24)mmol/L为正常生产值,产第1枚蛋后,血清Gln高于2.89 mmol/L(3.12-0.24=2.89 mmol/L),可以在48 h内产第2枚蛋。

4 结论

母鸽血清中Gln的含量与其生产性能有关,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Gln,可改善肉种鸽的生产性能,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种鸽每日每只的适宜添加量为0.1 g Gln。

猜你喜欢
肉鸽乳鸽产蛋
关于肉鸽规模化健康生产技术的分析
返乡大学生张波“飞鸽返巢”忙创业
肉鸽养殖技术要点
蛋鸡补钙较适宜在下午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鸽肉治愈五年顽疾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养好乳鸽五注意
养好乳鸽有技巧
一撕一吮的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