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启“智”

2019-09-12 01:19李超
考试周刊 2019年60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本文简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依据,根据数学教育创新工作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及推动初中数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提出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数学课程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六大核心素养的责任,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数学能力养成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难点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课程实际,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帮助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依据

(一) 基于数学教育创新工作的需要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设置明确的数学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落实新课标要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推动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二) 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侧重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专业素质的提升。通过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促使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初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数学教学对其逻辑思维的训练,能够促使其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

(三) 基于初中数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数学知识对社会科技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够促使学生紧随时代发展步伐,进一步提升我国科学技术革新速率。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的数学知识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数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初中数学教学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高效的思维模式。

二、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 “知”中见“智”,确定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促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具科学性。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在备课阶段,教师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梳理教材大纲,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系统化教学。根据“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进度,注重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深挖教学价值与教学内容,进而发现学生的思维需求,结合学生情况设定具有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在“知”中见“智”。总而言之,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立足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学生的能力提升空间,确定具有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学“统计与调查”这一课时,教师的第一层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利用多种多样的统计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二层教学目标则是要让学生能够对不同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在实际运用中采取最合理的统计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第三层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框架。

(二) “知”中养“智”,完善教学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根據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教师首先要深入探究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知识技能掌握两方面的需求,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取向。其次,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采取高效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课堂思维,促使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教师要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例如,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数学学习需求,教师在教授平行四边形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发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互关系,由这一趣味性发现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行展开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课后还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几何知识,开展有趣的几何识别游戏,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多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间的规律与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知”中育“智”,提升核心素养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初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核心素养培养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跃思维,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数学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掌握和探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备课阶段,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合理设置提问内容,既要激发学生的探讨积极性,又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数学能力,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实现“知”中育“智”。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启发,提升数学综合素质。

例如,“数据分析”这一课的教材中有“数据波动程度的集中度量”的数学思考问题,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目标要求,利用数学教材,引导学生对这一思考问题进行探讨,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三、 结语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深入研究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将核心素养培养与数学知识技能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李超,四川省内江市,内江市翔龙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