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习迁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2 01:19缪碧霞
考试周刊 2019年60期
关键词:学习迁移高中数学应用

摘 要:“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影响的学习方式;“学习迁移”这一学习方式能够使得数学知识体系在脑海中不断形成;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能够加深学生记忆,从而提升实际教与学效果。而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课堂中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考意识;引导数学思维,做到迁移递进;阶梯式教学,开展“学习迁移”;采用积极的迁移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谈谈“学习迁移”这一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学习迁移;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 “学习迁移”的提出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如学会了蛙泳,有助于学习自由泳;学生如果在完成数学作业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完成其他作业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些都是“学习遷移”现象。“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影响的学习方式。

二、 “学习迁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学习迁移”这一学习方式能够使得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得数学知识体系在脑海中不断形成;能够使得单一的习题讲解过程变为学习迁移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与技巧;通过将这些相似性知识进行迁移,能够加深学生记忆,从而提升实际教与学的效果;将“要我学”迁移为“我要学”。

三、 “学习迁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考意识

教师在运用“学习迁移”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前,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学习,从而迅速的学习、理解新知识,并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可以说“学习迁移”的有效应用可以加深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考意识。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2.1空间点、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节中探究平面的性质公理一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操作:操作如何将铅笔放置到硬纸板内?并提出问题;问题1:铅笔与硬纸板只有一个公共点可以么?问题2:要将铅笔放置到硬纸板内至少需要几个公共点?由此通过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并让学生体会到要将铅笔放置到硬纸板内,只需将铅笔上两点放置到硬纸板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问题;问题3:如何用图形表示公理一?问题4:将公理一表示成数学符号的形式;问题5:公理一有什么功能?通过问题来迁移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空间点、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个部分的新知识,并以此培养学生思考意识,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二) 引导数学思维,做到迁移递进

以往进行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讲解时,大多数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在针对具有某一公式及定义进行阐述中,往往没有设计一些温习和回顾等过渡式的教学形式,而是直接将公式和定义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没有结合实际学生的兴趣及知识接受水平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甚至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将公式及定义进行记忆,就会出现学生不会将所学习过的公式进行实际运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如能遵循学生的兴趣点,引导数学思维,并激发数学思维,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同向迁移”,以达到知识的迁移递进。

例如在学习人教A版数学必修5中《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节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高斯求和的故事,计算1+2+3+4+…+100=?即求正整数列前100项的和。接着让学生叙述高斯首尾配对的方法,得到计算式:(100+1)×100/2=5050,讲完特例后,再来给出一般的字母形式的求和公式的推导;即将此计算迁移将所求的和可用首项、末项及项数n来表示、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都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当然获得公式推导的思路是重点,更是难点。此设计不仅要告诉学生等差数列的求和来源于生活,更是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知识学习过程变为知识迁移的过程,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做到迁移递进。

(三) 阶梯式教学,开展“学习迁移”

高中数学教材中所设计出的知识点难度都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而不断递增,并且不同知识点之间都存有必然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学习迁移”时要遵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在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时,进行阶梯式的教学过渡。设计小组讨论环节中,要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知识难度的层次,并针对教学难点进行适当的问题探究,从而逐渐的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阶段向深层次知识学习中迁移。

例如在讲解高中数学必修5《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这节中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可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一元二次不等式和相应二次函数的关系。例如可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一元二次不等式x2-2x-3<0和相应二次函数y=x2-2x-3的关系,并让学生画出如下图所示的函数图像。按知识难度的层次进行追问,问1: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图,看看发现了什么?问2:观察此二次函数y=x2-2x-3的图像,当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时,y=0?当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时,y<0?追问3:下面我们来求解不等式x2-2x-3<0,大家先思考1分钟,然后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10分钟的时间讨论下这个问题。追问4:这道题我们如何做呢?说出详细的步骤。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迁移”,使得问题讲解过程改变为学习迁移的过程,逐渐向深层次知识学习迁移。

(四) 启迪与反思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学习迁移”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创设的浓厚学习氛围下进行学习上的有效探讨,促使每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自主的学习借鉴并迁移他人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经验,为学生提供出更加自由、宽广的交流互助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迁移”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升华了情感,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促使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文云.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5(14).

[2]马俊华.将迁移思想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4-27.

[3]郑颖.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08(9).

[4]胡小容.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7(2).

作者简介:

缪碧霞,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霞浦县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迁移高中数学应用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