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2019-09-12 01:19江发祥
考试周刊 2019年60期
关键词:重视核心能力培养

摘 要: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更是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的教学为生物规律的发现、生物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平台及基础,它不仅加深学生的认知,使得学生知识体系更完整,丰富;更是对培养学生在核心意识能力和核心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核心意识能力和核心综合能力包含探究意识、主体意识、信息意识、创造意识、基本认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知识综合能力、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生物教学应切实加强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关键词: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核心能力

生物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途径,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生物实验为生物规律的发现、生物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平台及基础,并对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核心能力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核心意识能力;包含探究意识、主体意识、信息意识、创造意识、基本认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知识综合能力等;二是核心综合能力,包含实际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能力、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核心能力之探究意识及实验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针对每一种类型、每一个实验,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的同时,更要让他们在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操作。这不仅使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实验基本知识、实验过程、实验方法,更是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及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如果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通过控制自变量(光照强度)的方法有:①采用对光源进行远近调整;②采用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整;那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就是让学生自行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从而培养实验探究意识及操作能力。

二、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核心能力之主体意识及科学思维能力

生物实验虽然包括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但学生在整个实验教学中更多的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而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是没有思索的。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不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及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設想,勇于探究,并且为他们创造条件,去探索、操作他们想要做的实验,把注意力从注意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及方案的改进方法等方面上来。从而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养成科学思维的能力。

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这一实验中,如果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能会有学生提出设定哪几个温度呢?而又如何将不同溶液的温度分别调到设定的数值?又如何排除pH和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如果有这些的疑问,就要鼓励他们大胆进行实验尝试,让他们通过实验来解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科学思维能力。

三、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核心能力之信息意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特别是实验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或者实验不成功时,这就要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处理实验中出现的信息、现象,从而判断并找到问题症结。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实验中,就有学生出现实验结果无法观察到细胞的分裂期的图像,那么就要认真分析实验中所出现的信息,是选材没有选取到位;还是解离时间过长,还是过短;还是压片时用力程度不对;还是观察的不到位,还是没有不断移动,没有在不同视野中去寻找各个时期的分裂图像等等这些原因的分析判断。可以说有时如果实验并不成功,但在实验教学中却有效培养了学生信息意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核心能力之实验方案的设计及探究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设置适宜的实验情境,来积极地引导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后,要求学生设计能使植物弯向一侧生长的实验方案(不使用药剂和不进行人工修剪)。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让学生去试一试。并让他们去自行设计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探究,既能培养他们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更能培养其探究的能力。

五、 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延伸实验,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之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要求时间较长的生物实验,在有限的课堂实验时间内是无法看到实验结果的,就只能依赖课外的延伸实验,而课外的延伸实验完成就需要学生具有参与实验的欲望、创新意识、参与实验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就要求一定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启发及引导以完成延伸实验,使其参与实验的欲望高涨,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生物实验教学,由于在课堂的实验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完成实验的;在课堂时间内只能介绍相应实验原理、选材、处理部位、处理方法、实验过程及实验可能会出现的几种实验结果;对于诸如此类的实验性教学内容,只能在课后完成延伸实验,这就要求一定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启发及引导完成延伸实验,启发学生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启发学生如何选择实验的枝条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参与实验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总之,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为生物规律的发现、生物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平台及基础,可以说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新珍.生物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23.

[2]张志军.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12(8):8.

[3]冉秀娟.注重生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J].甘肃教育,2010(11):15

[4]马素梅.高中生物课要重视实验[J].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0(10):5.

作者简介:

江发祥,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霞浦县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重视核心能力培养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分析
试谈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教育”思想灌输的重视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