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学以致用

2019-09-12 01:19魏明霞
考试周刊 2019年60期
关键词:厚积学以致用语文

摘 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教会学生积累和运用。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语言积累少,如果仅仅是“我口写我心”,虽有一些真实、独特的体验,却表达不清或表达不准确。

关键词:厚积;学以致用;语文

问题一:如何指导二年级学生进行语言积淀?

【案例】

在上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时,我注意在课堂上安排了积累春天的词语的环节,改变传统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一、 欣赏音乐,感知春天

(一) 播放音乐《嘀里嘀里》

请同学们听一首熟悉的歌曲,边听边想象。

(二) 表达感受:从欢快的乐曲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

(三) 揭题,板书(是呀,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消息:春天来了。)

二、 积累词语,描绘春天。

(一) 复习: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二) 填空,说春天词语。

( )的小溪 ( )的柳枝 ( )的迎春花

( )的小草 ( )的桃花 ( )的燕子

( )的春风 ( )的春雨 ( )的春雷

(三) 练说,说春天的句子。

【反思】

重视语言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在基本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又特别指出在阅读方面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然后,又在各階段目标中,对此具体化。可见,积累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常常成为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缺乏“后劲”。

上完这一课,我的心里沉甸甸的:课堂安排了积累词语的相关环节,但学生是否已经将这些词语积淀下来,转化为语言储备呢?

入课不久,我就安排了说说春天万物的变化,填写春天的词组这一环节,本意是为帮助学生积累相关语言,为说句,说段穿针引线,可学生丝毫不理会我的“良苦用心”,对黑板上如诗如画的春天的词语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调动他语言仓库中原有的词汇储备,会说者滔滔不绝,不会者挖空心思、哑口无言,无从说起。我的意图以失败告终——重视了语言的积累,而忽视了实际的运用。

问题二:如何指导积累的同时尝试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学会实践,学会搜集、学会运用、学会交际。学生积累的东西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领会了,尽可能用过了,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案例】

上完《找春天》一课,我让孩子们模仿“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这一句式练习说话: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或许缺乏和春天亲密接触的机会,孩子们都用稚气的双眼望着我,无从说起。意识到这一问题,我便把他们带到了操场上。聪颖的于文宣第一个有了自己的发现,她兴奋地说:“绿油油的小草连成一片,那是春天的头发吧?”孙昊楷也发现新大陆似的叫起来:“你们看,杉树。”我们迫不及待地围上去,一颗颗小杉果崭露头角,嫩黄嫩黄地,孙昊楷高举小手说:“小杉树上结出一粒粒嫩黄的小圆球,那是春天的种子吧?”得到了启发,许多孩子眼里都有了春天:

“柳树甩起长长的枝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桃树吐出一朵朵鲜艳的小花,那是春天的纽扣吧?”

“迎春花开出了香气宜人的小黄花,那是春天的项链吧?”

…………

真让我诧异,孩子们的思维世界如此与众不同,我不能再把他们“囚禁”在我设置的“笼”中。“同学们,一起踏青去!”顿时,欢呼声响彻了整个操场,他们自由地在草地上嬉戏,和春天亲密接触。

回教室了,灿铃气喘吁吁地对我说:“老师,我又找到春天了。春天在我们脸上笑。”

【反思】

积累是基础,是前提,是手段,运用才是目的,学语文的目的,学语言的目的就是要会用。二者相辅相成,积累仅仅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要最终形成能力,还必须在积累的同时加以运用。只有通过运用才会使积累的东西融汇贯通,才会使积累下来的变成有用的东西。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在生活中、工作中、劳动中等各种运用语文的情景,教学生学会运用。积累起来后就在读说写中加以运用,使之牢记于心,才能够自动化地运用。学了新词、新的句型后,从不同角度、不同事理方面来教学生运用新词来造句,用新句型表达某些思想感情。学了一种新的结构式,学了一篇构思新颖、布局很有特色的文章后就让学生去模仿学习。

吴立岗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一书中强调:“积淀和运用是两回事,积淀是运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积淀转换为运用必须有条件,这就是语言实践……”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尽可能地多参加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留心于生活,勤于积累,乐于运用。

作者简介:

魏明霞,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关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厚积学以致用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根植红色基因 厚积红色能量
“厚积”和“薄发”的关系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厚积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