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棱镜”视角构建有宽度的初中历史课堂

2019-09-12 01:19王洪伟
考试周刊 2019年60期
关键词:多棱镜核心素养

摘 要:运用“多棱镜”视角,精心设计教学,全面认知历史,对构建有宽度的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较大的作用。历史认知是多元化的,从不同角度认知历史,让不同观点与想法在课堂上产生碰撞的思维火花,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认知历史;“多棱镜”;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具有久远性特点,大多学科知识离学生生活现状较为久远,而初中学生知识的储备量和生活经验不足,影响了对历史的理解。同时历史是如此宏大和繁杂,教科书却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简单的叙述和结论性的言语,不易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让初中历史课堂有活力、有宽度、有所得呢?我认为运用独特的“多棱镜”视角,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我们常常会从微观角度来了解历史,但要对历史问题深入或全面把握,在历史课堂上,还需要另一种视角,即“多棱镜”视角。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不同的阶级、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都不相同。或同一个问题在一段历史时期里,要想全面理解,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与解读,才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探求历史认知。所以,看待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切记不可以简单直接、过于绝对。教师在历史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或识记课本单一的结论,不但让学生认为历史课没有探究性,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正确认知历史,不利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学会运用多棱镜视角,即便是初中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在设计教学时,就需要精心收集各种角度的历史素材,谨慎取舍相关资料。对重大历史问题或学习中的难点,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不同的素材,让学生在阅读,探究、分析、思考中产生多方面的或独特的理解和认识,从不同角度与层面折射出不同的思维火花。

一、 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

例如:评价秦始皇,我先让学生简单谈谈他们对秦始皇的认识,大多同学认为他是个暴君,并纷纷举例:统治残暴,横征暴敛,遥役沉重;刑法异常残酷;还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等等。我告诉学生历史上对他评价不一,展示资料:“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殺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陈登原《国史旧闻》)“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提出问题:为什么李贽等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如此之高?让学生寻找史实证实。然后辅助展示资料:灭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最后总结,评价历史人物要从历史潮流和发展的角度,看他是否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秦始皇虽然性格残忍,好大喜功,但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有作为的皇帝,功绩不可泯灭。学生有所感触,这才是一个丰满的历史人物。用不同资料折射出不同观点,而不给学生直接结论,让学生在阅读、探究中自我理解,鼓励学生形成独特认知,使评价多元化。

二、 多方面认识历史事件

在认识工业革命时,教材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几乎未有阐述。在教学设计时,我增加了几则资料,学生分组合作后,基本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为大西洋沿岸,英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工业迅猛发展;海盗盛行与海外贸易、掠夺共同积累了巨额财富;英国海外殖民地的迅速扩张,具备了他国所不能及的庞大的海外市场等信息。从而认识到,海外市场的扩大,资本的积累,工业生产供不应求,技术革命才能应运而生。在合作与探究中,多方面的设计,使学生的阅读、提炼、归纳、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通过整合,他们的迁移、联想、整理与表述的能力也能得以发展。多元化的认知,有助于打开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更有宽度;也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养成。

三、 多领域认识历史时代

在学习历史时,要注意不可仅局限在一个领域来关注历史阶段,学会中西比较认知,用宽广的视野来解读历史。例如:七年级上册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授课时,不能仅仅让学生看到政权分立、更迭频繁,战乱不休,就单纯地认为这段历史的黑暗,认为会阻碍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要让学生了解:在战争频频、政局动荡中各民族的交融,江南的开发和科技文化的大放异彩。

再如,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政权的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封建时代最后的辉煌,仅仅是落日的余晖而已;同时期的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逐步确立,工业经济开始悄然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

四、 多层次认识历史现象

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一课。我未按课本教材固有内容进行,而是学习了陈化峰老师的课例,展示不同的唐骑马仕女俑与各种辅助文字资料,让学生观察唐三彩造型,阅读、分析、提炼资料信息,在与同学的相互讨论、思维碰撞中逐步地得出认知:马匹的大量民用,侧面反映出唐代经济的繁荣,军事的强大;马匹的来源,反映出唐代民族关系的友好与对外开放;从女性的外出与神态,马匹的艺术造型分析唐代的风气开放,积极进取。对唐朝强盛繁荣的认知,从一个小角度:唐三彩就能体会与感受到。不但让学生学会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认知角度,还有助于学生对盛唐的全面认知,并体会到,小切口也可以有大视野。

历史教学需要采用多种视角,只有用丰富的、多角度的、不同层次的历史材料,才能更有效地唤醒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运用多棱镜视角,帮助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认知历史的能力。历史认知是多元化的,不是绝对的,单一的。但在认知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言之有物,论从史出的意识。让不同观点与想法在历史课堂上产生碰撞的思维火花,让我们的课堂活力四射,充满激情。这样的初中历史课堂才是有智慧、有活力、有宽度的课堂,才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作者简介:

王洪伟,江苏省无锡市,江阴月城中学。

猜你喜欢
多棱镜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多棱镜
多棱镜
多棱镜
多棱镜
多棱镜
多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