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2019-09-12 12:19马瑞
大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排泄物资本论马克思

马瑞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值得研读的,虽然党总是提倡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但是我却没有真正去读马克思的作品,所以研究生课程开设了《资本论》其实在补我之前落下的作业。《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在书中所论述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方面的知識,自己只是在上学的时候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学习过,但是听了老师对《资本论》的讲解后,体会很深,收获很大。规律具有普遍性,马克思认为抽象法它适用于英国,便也适用于德国、法国等其他国家。这本书是全世界劳动者最应该研读的一本书,一百多年前的智慧经典已经把劳动者血淋淋的真实残酷生存状况明明白白地写在那里了。当然我也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在老师的解读下,大概脉络还是相对清楚的。

把《资本论》里的论述对应到现代的生活,仍然可以给我们相当重要的启发,对我们的个人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这个社会大部分人在给别人工作打工,其实做一个工资更高的打工者,你生产出了更高级的产品,换回了更多的钱,然后你就可以拿去买更多更好的东西。这就是消费者的心态模式,可是钱能生钱吗?储藏货币不能升值。如果把钱可以生钱,我们便把钱埋进土地里,浇水施肥等待生长,这样可以增殖吗?社会上怎么会有穷人呢?但事实不是这样的,资本家必须雇佣工人,产业工人去创造剩余价值、生息资本。而不劳动,是无法创造价值的。但是资本论的思路非常清楚,商人之所以用钱去购买产品,核心在于,他要把商品卖掉得到差价,用钱换更多的钱。所以每一次买,都是为了卖,这样积累下来,钱就越来越多。这才是赚钱人的模式啊!

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突然明白自己需要有蓄积了,自己平时要蓄积财富的重要性,节俭是传统美德,节俭可蓄积资本,向资本家靠拢,浪费只会让我沦为劳动者。不能把每个月的生活费花光光。因为我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可以拿来“生钱”的钱,而每个月的所有生活费都是拿来换取更多的商品,而且有很多都是冲动消费,买了就后悔的。这样只能持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换取更多的金钱。

开篇马克思对商品进行分析,建立了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马克思把价值归结到人的劳动,用社会平均劳动来表征;把使用价值定义为满足人的欲求、物的效用方面的属性。在建立了这些量的关系后,马克思引入了不同商品的价值形态的对换关系,从“物与物”的交换,到“物与标准物”的交换,再到“物与货币”的交换,就把货币的概念引入了。这个环节的内容其实是中学课本里的知识,但是放在原著里,要比教科书更生动形象。借鉴到我们的成长上,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量,而成长的兑现取决于我们的行动量。我们把自己的劳动凝结到个人的成长领域中,才会有自己的变化。劳动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基石。对于处在迷茫中的人,如果你把视野放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框架下,那你自然就知道,如果你不生产劳动,商品便无法凝结价值,无价值也就无法形成交换。

另一个印象最深的就是资本发展的血泪史:“资本出现世上,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和污物。”任何社会的进步,都会伴随着血和泪,一个民族的兴起,也必然伴随着血和泪。马克思关于劳动阶级的生产与生活条件描写很多。读这些文字仿佛让我回到那个时代,看到一百多年前的人们生产工作的生活场景,马克思引用了大量的案例讲述英国劳动阶级是如何在工厂的压榨下,超负荷工作的,每天工作12-15个小时甚至更多,而且工厂主为了节省成本,大量雇用妇女和儿童;而且提供的工作与居住环境极其恶劣,有的场所已经二十年没有粉刷,男女多人混住,卫生条件极差。由于这样恶劣的工作与居住环境以及极大的劳动负载,很多工人在三十岁左右就劳累致死,或者患上重大疾病。后来,英国有阶层开始呼吁立法保护工人利益, “将从破坏身体引致早死青年时期的过度工作,救出下一代人”。于是工厂法出现,要求工人不得工作超过12小时,并且这个时间在不断缩短。 你能看出资本为了实现增殖,在延长劳动时间的方向下,做了多少极端的事情。如此种种使我不寒而栗,若生在那个社会年代我又是何种处境。而现在我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拥有如此整洁的课桌、明亮的白炽灯,还有什么借口不好好读书呢?

资本家不断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换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榨取剩余价值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把这个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也就是用时间“坚硬”地堆出来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自己榨取自己”剩余价值的过程,在一开始原始积累的时候,就是用时间堆出来的。

“剩余价值的起源这个爆烈性的问题,若是深入论究,必定是极其危险的。”由于洞察了资本运行的本质,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你会发现,延长劳动时间,仍然是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比如富士康集团事件。马克思把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把通过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方式带来剩余价值的叫相对剩余价值。

还有一点在我阅读时发现,当今社会存在的环境问题,马克思早在其《资本论》中就已作出深刻的思考,“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人们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雾霾、pm2.5、荒漠化、温室效应、海洋污染等生态危机。当前,对于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人们已经做出了诸多的理论方案和实践尝试。例如:发展循环经济、向第三产业转变、(现在所说的一二三产业完全是不正确的,没有生产过程只是形式增殖的产业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老师指出发展从来不是持续的,这些观点让我眼前一亮!)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意识等。而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指出,工农业的废料、 消费品的残留分别构成了所谓的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造成了物质资料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生产资料损耗的情况,形成生产排泄物,例如纺织棉纱用的棉花在织造过程中必定会有少部分变成了飞絮。作为消费者的人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然排泄物和破衣碎布等。这些废物如果不能加以循环利用,很可能会带来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日益增长,促成了生产过程中对废物的重新利用。马克思对于生态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符合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妙哉!

而要问我到底收获了什么能力,我会说:我收获自己的成长是为自己做事,我收获了学习未知领域的知识的品质和经验。读经典的好处就是当我再读其他书的时候速度明显提升而且理解起来变得容易了。像一些市场上畅销书一小时能读五十到一百页。第二个变化是我开始学着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看了资本论以后再回顾近代史我就更容易理解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签订条约的意义。

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被称为解释一切的巨著,但单就开启某一领域知识而言,资本论是绝对经典。当然,不仅仅是能力,思维也有了提升:马克思老先生如何分析问题,研究现象,思考角度,让我能更精准的分析问题,寻找问题。《资本论》对我来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法律、文学等等方面。马克思对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逻辑、分析透过现象去找到事物背后的本质及规律。在读的过程中学习马克思老先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与角度,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去思考与解决,不局限于眼前。在运用《资本论》的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做得不够。下一步,我还要继续按照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的要求,继续《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资本论〉导读》介绍[J].胡钧.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4(02)

[2] 《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性贡献[J]. 梅荣政,唐昆雄.高校理论战线.2012(01)

[3] 关于《资本论》既是革命的理论又是建设的理论的分析[J]. 李芳.经济研究导刊.2012(06)

[4] 《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J].李江苏,倪新明.经济研究导刊. 2011(34)

猜你喜欢
排泄物资本论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亚洲象浮膜性肠炎排泄物的病理学诊断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
牛排泄物制能源电池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