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与思考

2019-09-12 12:19张婉新
大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张婉新

【摘 要】 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探讨日趋深入,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逐渐得到彰显,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马魂、中体、西用”论在客观上为当代中国学界建立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范式,不仅是经济学创新和发展的学术原则,并且突破经济学领域,逐步成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原则。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作为当代中国思想界的一种重要学术理论创新,在客观上为当代中国学界建立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范式。以“马魂、中体、西用”论为指导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用“魂、体、用”三元模式来表述马、中、西三学在当代中国经济学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性、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主体性、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客观上开创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范式。自此理论提出以来,在经济學界引起共鸣。在对各位前辈老师关于马魂、中体、西用”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思考后,我对此理论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一、对“马学为魂”的理解与思考

马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学为“魂”,是指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灵魂,强调的是在一个特定的经济学体系中指导思想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开放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并不单纯指《资本论》中的经济思想,还包括列宁、斯大林的经济思想,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经济思想。坚持“马学为魂”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学的灵魂。在立场上,始终与广大人民站在一起;在理论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原理为基础;在方法上,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来观察经济现象。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客观地解释了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现象的内在本质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价值取向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必然有其利益立场。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始终站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劳动人民的立场,因而是最公正无私的,更能科学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而其他的经济学说,比如西方经济学,虽然也反映了某些经济规律,但由于它以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价值取向,不能摆脱为少数人服务的狭隘眼界,因而具有较多的片面性和非科学性。例如,西方经济学认为,资产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发展是资产者的功劳,广大劳动者的作用与物的作用是一样的,因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最有效率。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劳动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发展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更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可见,不同性质的经济学带给人们不同的未来。只有坚持“马学为魂”,中国经济学才能沿着科学的道路前进,才能有效解释和指导经济建设。

“马学为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说到底,是否坚持“马学为魂”,就是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条道路并存且激烈斗争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发展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二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主张,走西方国家走过的、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步后尘的贫富分化老路。历史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苏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期,只用几十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成为超级大国;在背弃马克思主义后,国家四分五裂,经济持续低迷,人民生活长期未见提高。殷鉴不远,必须记取。

二、对“中学为体”的理解与思考

“中学为体”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主体。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学”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孔孟之道、纲常名教,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创造过程中形成的经济理论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科学经济理论。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学为体”呢?这是由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的。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当然只能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学只有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才能积累新鲜经验和创造新的科学理论。有人主张用西方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指引中国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与西方一样吗?中国的国情与西方相同吗?中国的发展方式、发展道路、发展进程与西方雷同吗?如果真用西方经济学来指引中国经济发展,可真不知今天的中国会处于怎样的状态。邓小平告诫我们:“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这正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并以此指导中国经济建设而取得的。

三、对“西学为用”的理解与思考

“西学”特指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即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不是地域性概念,而是阶级性、制度性概念,是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学的总称。“西学为用”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创新中国经济学的过程中,科学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并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对于西方经济学,盲目迷信或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批判地吸收、选择地运用。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客观地讲,西方经济学有其科学成分。西方经济学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制度领域,在经济发展的法治方式、资源优化配置等层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尤其是其对市场经济的微观分析,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西方经济学的非均衡发展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制度效率理论、成本收益理论等都值得借鉴。只要我们认真甄别,去除西方经济学的不科学成分,吸收其有益成分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就能提炼出科学的经济思想为我所用,服务中国经济发展。

四、“马魂、中体、西用”论的学术价值

“马魂、中体、西用”论作为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范式被学术界逐步认可,并且突破经济学领域,逐步成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原则。比如,著名哲学家方克立就着重从文化的角度阐释“马魂、中体、西用”论。在“马魂、中体、西用”论之后,方克立发文称:“最近我受经济学界讨论中、西、马关系问题的启发,觉得似乎也可以把张先生(指张岱年——引者)的新文化建設理论概括为‘马魂、中体、西用论。”这句话有一个注释,即为张铁刚、钟珺弘所指出的:“也有学者强调‘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马克思经济学为魂,中国特色的现代政治经济学为体,现代西方经济学为用。”方克立还明确提出:“我个人是比较认同张岱年先生的中、西、马‘三流合一、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在提法上受到经济学家杨承训同志的启发,但对‘中体的解释与他不同。”他说:“我是2006年4月在给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两周年学术会议的贺信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此前曾受到经济学界讨论现代经济学发展方向的启发,特别是直接受到杨承训先生一个提法的启发。他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一文中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马学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学就是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西学就是西方经济学。这是我见到的关于‘马魂、中体、西用的最早提法,当时在直觉上就感到十分相契,认为这是对中、西、马三‘学关系的一种最适切的表述。”他进一步表示:“我非常赞成杨承训先生‘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但我与杨先生对‘马魂、‘中体、‘西用的具体解释还不完全相同,有学科的不同,也有时空范围的不同。”虽然方克立和杨承训对“马魂”、“中体”、“西用”三学的解释不尽相同,立足的角度也有差异,但是,“方先生一再说‘马魂、中体、西用论的发明权应该归杨先生”。这表明,虽然当前中国的各种学术思潮纷纷涌入,各种学术范式不断翻新,但是“马魂、中体、西用”论以其正确的政治导向、科学的研究态度、理性的思维方式、扎实的实践基础,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导学术范式,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克立,等.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程雅君.返本开新:重戡中医哲学———以朱丹溪、余云岫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3] 张晓龙.价值论视野中的体育哲学[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
浅议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