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琼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索

2019-09-16 09:37付英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评价课程

李 柏,付英伟

随着我国向新时代的社会转型,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期间分别提出体育国家战略、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顶层设计,进而推动着高校体育快速发展的时间进程。高校体育课程是高等学府发展和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全面身心素质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2002年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来,全面围绕《纲要》5个领域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身心素质发展,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课余活动、个体锻炼、业余训练和体育竞赛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已是国内外公认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高等教育隶属学校教育的末端,是个体进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掌握体育课程发展脉络,建成高质量体育课程体系,是国家人才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

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已是公认的事实,研究显示高校大学生有氧耐力下滑严重,男生上肢力量和女生腰腹力量薄弱,总体呈现出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高度相关。面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堪忧现状,教育部相继修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颁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严苛要求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通过国家政策和体育课程改革,限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滑,但在具体实践中面临基数庞大、地域广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实际问题,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具体化实践中,依然存在收效慢、改观难等现实困境。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人们转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攀升。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需求,已由基本锻炼功能转变为体育自我发展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是对美好生活下体育健康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在体育课程中获取多元化体育价值功能的导向困惑,从而加剧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新时代大学生体育诉求及优质体育课程供给三者之间的契合差距。因此通过对琼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调查,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构建具有符合学生多元化体育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海南省琼南地区为界定划分,以该区域内5所高校(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其中本科院校2所,专科院校3所,并对该区域内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情况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政府官网,以“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建设”、“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为主题检索词,检索相关文献和政策性文件,共选取2篇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63篇期刊文献、4篇高校体育课程法规指导文件,查阅体育课程相关著作1部,通过整理、分类、阅读、筛选和总结,梳理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架构,获取体育课程研究的支撑材料。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从体育课程研究架构中,选取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体系、态度5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邀请3位专家对问卷设计进行评议,并通过评议意见进行2轮结构调整和内容修改,最终形成调查问卷。在5所高校学生集中区域(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进行问卷投放,总计投放700份,回收612份,回收率87.4%,剔除体育专业、重复和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计586份,有效回收率95.7%。

1.2.3 访谈法

通过以体育课程研究架构为依据,设计以体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评价体系、态度5个维度编制访谈提纲,对5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主任进行面对面访谈,对体育课程开展的详细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7、SPSS20.0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原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获取相关统计数据,主要采用频数分析、多响应变量分析等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琼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2.1.1 体育课程开展情况及学生课程目标认知

通过对琼南地区5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主任的访谈,5所高校中,2所本科高校一二年级均设置体育必修课程“三自主”选课模式,三亚学院为俱乐部制自主选项体育课程,三四年级学生不做体育课程学分要求,可以自主参加俱乐部体育活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实行自主选项体育课程,并在三四年级开展体育选修课程。3所专科院校中一年级均设置体育必修课程,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体育一为田径必修项目(跑、跳、投),体育二为自主选项课程,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实行以性别分班的自主选项体育课程,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则按照行政班级进行意向性交叉分配制度的体育课程,二、三年级均不开设选修课程。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对体育课程目标的态度认知方面,有62.1%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为了身体健康、预防疾病,58%的学生选择了运动参与,51.5%的学生选择了掌握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仅有39.6%。从访谈和问卷分析,一、琼南地区高校体育课程在《纲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进行区域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在区域自主开发课程方面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二、因受制于热带气候的炎热性和室内场馆紧缺等条件限制,难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多元化体育课程需求;三、“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已经深入大学生意识,但在终身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上相对滞后;四、从课程设置上分析,本科学校以俱乐部和自主选项课程为主,专科学校则以行政班级、行政安排和随机指定为主,具有一定强制性。

表1 琼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2.1.2 体育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

从课程的学分和学时设置上分析,5所高校体育课程学分分布基本为每学期1-2学分,符合《纲要》的具体要求,课时分布方面除三亚城市职业学院28学时每学期以外,其它4所高校课时数分布均以每学期32-34学时为基准。从比例分配上看,学分的差异性较小,学时分配存在较大的自主性差异,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6学时,其中又以专科院校的自主性差异明显。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以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足球为主,开设有少量新兴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如瑜伽、高尔夫、木球、竹竿舞、黎族健身操等。集中以常规体育项目为主,其次开设少量海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项目。从学生喜好的体育项目中分析,共有三类层次需求,一、以篮球、羽毛球、游泳为主,具有团队协作、双人互动、实用技能等需求,占比30%以上;二、以瑜伽、田径(跑步)、乒乓球、排球为主,反映基础性和发展性特征,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占比20%左右;三、以新兴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包括:网球、跆拳道、体育舞蹈、竹竿舞等,具有广泛的小众化需求和休闲功能,占比在10%左右,总体呈现金字塔形态分布。

图一 学生体育项目意向程度分层比例

2.1.3 体育理论课程开展现状

从5所高校在体育理论课程设置上分析,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课时比例最高,每学期4学时,占比11.7%,其它4所高校理论课时比例均为每学期2学时,占比6.25%,在组织开展理论课程的形式上主要以分班授课和集中授课为主。在教材选择上主要以国家统一教材,运动项目规范教材,少数自编教材和不使用教材的情况,而自编教材存在推广面小、规范程度低的现状。在理论课程的目的和内容设置方面,主要内容为课程介绍、教学要求、组织安排、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等。从体育理论课程的设置、教材选择、教学的目、教学内容方面分析:一、存在理论课程学时数设置过少,基本无法达到《纲要》的基本要求;二、组织形式单一,以课堂集中教学为主,系统性独立化理论课程开展少、体育主题文化活动少、体育知识讲座和网络智能化宣传机制欠缺;三、在体育理论课程目的和内容设置方面,跨学科结合少,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和终身体育规划理念欠缺。

2.1.4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在对5所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调查中发现,高校学生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依然采用平时成绩(出勤、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和技能考核成绩的模式。三亚学院和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增加了35%的体能考核成绩,以期末增加(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测试成绩为基准;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增加了20%的期中测评成绩,以田径(跑、跳、投)为测评基准。而在各项权重的动态分布上,呈现平时成绩30%-40%,技能考核成绩60%-70%,体能成绩和期中测评成绩20%-35%的动态模型。同时在对学生是否接受在体育成绩中增加体能考核成绩的调查中,有55.1%的学生选择了愿意,并且在项目的选择上,跑步(800米至3000米)选择的频次最高,游泳次之。从上述内容分析,一、体育课程评价体系逐渐趋于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在评价方式上依然以标准量化和终结性评价为基础;二、在评价方式上自主评价、小组互评、过程性评价相对欠缺;三、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课外锻炼评价项目上,实际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则相对较少;四、缺乏对理论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

2.1.5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

在对5所高校体育课程主任的访谈中,5所高校每学年均举办一次综合运动会,三亚城市学职业院每学年举办2次综合运动会,因而单项比赛仅有2项,而其它4所高校举办4-7次单项体育赛事,个别单项保持区域间校际文化交流。比赛参与和组织的形式多样,竞技性比赛与群众性活动共生发展,比赛等级设有初级、中级层次之分,如三亚学院的体育欢乐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院际杯比赛,均是学生比赛中非常具有特色的单项赛事。而在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引导相对较少,参与面的基数狭窄,参与人次集中,学校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可方式少、认可程度低,与体育课程成绩评定未能实现互联互通,缺乏课外体育锻炼体系规划,缺乏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协同与对接。

3 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索

随着社会时代的转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扩张。在全民健身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升华为对体育健康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在体育课程的诉求上,逐渐表现为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向以身体健康为基础的多元化、个性化、科学化的体育文化价值转变,驱使着体育课程目标的逆向改革。新时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诉求与体育课程改革滞后之间所产生的不匹配现象,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表征,构建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特征的体育课程体系,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

3.1 从“健康第一”到“终身体育意识”的课程目标深化

体育课程性质和目标是规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体育课程目标从“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发展至今,健康体育已经深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但在“终身体育意识”目标的深化中依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自我认知程度低的现状。从琼南地区高校学生调查中分析,仅有39.6%的学生认同体育课程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从体育运动的需求分析,多数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初衷仅限于解决当下自我身体素质缺乏锻炼的迫切实际;从运动心理分析,对于长期锻炼规划和自我体育科学锻炼体系构建缺乏思考。一、理论基础上:从体育课程目标上深化“终身体育意识”观念,建立具有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结合理论课程强化“终身体育意识”目标的长期性、规划性和科学性,以评价体系服务课程目标的原则,建立具有多元化、过程性、激励性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构建具有自我规划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以期满足生活中开展自我锻炼的基本能力和理论指导。二、具体化实践:1)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的总体目标;2)确立以基本身体素质锻炼的基础目标;3)构建以运动技能掌握为核心的导向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具有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掌握良好的运动技术环境,树立“健康第一”的全面“终身体育意识”。

表2 琼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比例分配

3.2 重视体育理论课程的顶层设计与时代需要的契合性

从琼南地区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的调查结果中发现,5所高校中仅有1所高校理论课时数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在宋剑英的《国外体育课程理论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启迪》中,俄国、日本、美国理论课时数分别为10-15%、20-30%、50%,并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纳入理论课程体系。而我国高校体育课理论课程,在课时设置上基本保持在每学期2学时,占比在5 -7%之间;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要求、组织安排、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等),属于对体育运动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单纯的阐释体育学科自身基础理论,与跨学科结合发展的育人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社会交往能力、生命安全教育、体医结合等方面相对欠缺。从学校体育理论基础支撑学科(生理学、体育学、心理学、教育学)出发,不断深化体育理论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加强跨学科建设和跨学科融合,使之具备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终身体育意识”建设。从上述理论基础分析,一、独立开设体育理论课程,加快学生体育科学知识向系统化和科学化建构;二、开设体育主题讲座和网络知识测评,深入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自信和内涵;三、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拓宽理论课程的时空选择;四、结合体育活动和竞赛,呈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获得感。

图二 终身体育理念下的体育理论课程逆向构建关系

3.3 积极转变体育教学组织结构

教学组织活动的开展,是体育课程具体化实践形式,是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根据教学计划开展并完成的具体教学过程,是体育课程的实质组织者和参与者。在以往教学组织中,体育课程更加关注体育技能的习得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致使体育课程长期陷入单一、单纯化体育运动,竞技运动教学表征明显。因此,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需要对课程结构、课程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对教学主体、客体和载体进行新时代定位,以期满足新时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多要素需求。一、调整课程结构,高校体育课程过于追求全面化发展,在内容选择上、课时结构上、学习组织形式上的设置,难以满足课程系统化深入学习,如在体育项目修学时限上,以学期或学年为运动项目修学时限讨论,以学期为修学时限增加了学习者了解广泛的运动项目,以学年为修学时限提升了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学习,规范和促使学习者掌握良好的学习能力,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实践基础;二、优化课程项目结构,避免盲目开设集中或过剩的体育项目,配置资源合理;三、教学主体角色转换,在智能化发展的时代,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得到拓展,转变教学主体角色,强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学习体育课程,构建科学化“终身体育思想”。

3.4 构建多元化、科学化、个体性、精细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检验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尺,是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考评标准,是教师的重要反馈信息来源,是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评价体系改革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匹配特征,徐焰认为:“目前全国多数大学依然采取技能考核加学习态度的基本评定模式,评价体系改革严重滞后于教学改革思想的发展”,因此在以学习态度加技能考核评定基准上,构建具有开源性和多元化要素的综合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从“终身体育意识”目标设置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一、减少运动技能评价的量化关卡,增加身体素质考核达标的量化要求和过程性激励机制评价;二、充分挖掘运动技能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从项群理论出发,建构具有项目特征和长期锻炼规划的评价要求,增加运动的参与性,提升运动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三、加强课外锻炼体系的建设和监督,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全覆盖的便捷性、时效性,充分采集个体锻炼信息,挖掘信息的可视化要素,进行运动反馈和锻炼规划制定;四、加强体育理论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推动跨学科融合,提供多样化的体育知识获取途径,开设具有独立化的体育理论课程建设,增加理论知识考核以及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的测评;五、在评价的方式上强化基础素质量化和激励评价机制,在运动技能评价上要求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弱化技能评价的量化要求,在课外锻炼中增加监督和进退过程的评价机制,理论课程评价中以理论考试、知识测评为量化,以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作为发展评价;六、在评价的过程中和结果运用中,充分运用互联网智能化信息采集和分析,挖掘评价结果的可视化信息,使学生、教师、学校、监护人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信息反馈,从而建构以身体素质为基础、运动技能为导向、课外锻炼为升华、理论知识为指导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结果具有可视化运用,而非单纯的优良评定结果。

图三 基于开源性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3.5 协调“基本统筹”与“区域实际”共生的发展路径

我国区域辽阔,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相距甚远,气候、经济、人文特征差异明显,而在体育课程开展要素中,气候影响因素位居首位,北方的极寒气候奠定了冰雪项目盛行的基础,南方的暖湿气流培育了水上项目兴盛的环境,以及多民族繁荣发展历程上催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同是“区域实际”的重要组成要素。海南省气候炎热,适宜于游泳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在对琼南地区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的访谈中,80%的课程主任认为游泳课程最应该得到普及,而在学生的调查中,同样有34.3%的学生认为游泳课程应该得到普及,所占百分比位列第一,因此协调“基本统筹”和“区域实际”共生发展的路径,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统筹下,结合区域的发展特色进行区域自我体育文化价值构建,充分挖掘区域内的体育特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建构区域实际中的体育文化符号,规范特色体育项目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健身功能和社会效应,在保持民族传统项目核心文化要素的环境下,向体育项目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化发展。

4 结论

通过对琼南地区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调查,琼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特征,1)在开设的体育项目上,以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足球为主要项目,同时以区域气候特征为基础,开设水上项目、新兴项目、传统体育项目,区域特色明显,如游泳、皮划艇、瑜伽、健身健美、木球、高尔夫、舞龙舞狮、竹竿舞、黎族健身操等;2)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由于气候的炎热性,课程的开设分布于室内场馆或早晚课次,区域自主性明显;3)在课程的评价体系上以平时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为基准,部分学校增加了体能成绩和期中测评成绩,但在评价的多元化和开源性上相对缺乏;4)根据学生问卷调查,“健康第一”的思想,已经深入大学生体育意识,初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我身心健康发展的效用价值,但随着新时代的社会转变,多元化体育价值诉求不断增长;5)同时,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特征、当代大学生身心素质特征、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大学生体育课程诉求,探索了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研究路径。

猜你喜欢
体育评价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