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亚运会中国男篮快攻战术特点的研究

2019-09-16 09:37赵晓宁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快攻强队中国男篮

赵晓宁

1 前言

现代篮球正向着快、准、灵的方向发展,快攻也成为各队争先使用的进攻战术之一。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队以最快的速度,力争在对方未形成有效的防守阵型之前,造成人数上和位置上的优势与主动,快速、合理、果断进行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其特点是速战速决,攻其不备。若快攻没能有效发动而转换为阵地进攻时,由于防守人员回防到位,对进攻空间造成一定的拥挤而进攻方不能获得轻松的进攻机会。因此快攻成为了现代篮球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最重要的反击得分形式。快攻类型主要有长传快攻、短传快攻和运球突破快攻三种类型。各种类型主要由发起、推进、结束三个阶段所构成。

在以往的研究中一致认为快攻在比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术地位,哪个球队在比赛中能够抢先使用快攻战术往往就能较好的占据比赛的主动权。我通过对中国男篮比赛时不同的快攻发起形式以及快攻的不同阶段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其在比赛中的快攻特点以及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通过不断地分析学习而有效的提高中国男篮的快攻能力。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2018亚运会中国男篮在比赛中快攻战术的特点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2018亚运会篮球比赛的录像,观察中国男篮在比赛中快攻战术的特点。

2.2.2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关于中国男篮快攻的相关文献,通过相关理论书籍的查阅和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的检索,为本文提供研究根据。

2.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检索出对本文研究有意义的数据作为本文研究的科学依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形式发起快攻的分析

3.2.1 抢获后场篮板球后发动快攻的比较与分析

从表1可知,中国男篮在每场比赛场均抢获26.8个后场篮板,而对手场均抢获21.4个篮板,这较好的体现出了中国男篮内线的高度优势和良好的拼抢篮板的意识。在抢到防守篮板转换为快攻方面,中国男篮场均发动快攻10.6次,标准差为1.52。虽然标准差较小,在发动快攻方面数据较稳定。但P=0.055>0.05,这说明中国男篮和对手在抢获后场篮板球后发动快攻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也是因为亚洲篮球队整体实力不强的原因,这方面这与世界强队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3.2.2 抢断球后发动快攻的比较与分析

由表2可知,中国男篮在这届亚运会压迫式防守很成功,往往给对手造成运球或传球失误,场均抢断8次。但是抢断后场均发动快攻4.6次,标准差为2.30,这说明中国男篮在抢断后发动快攻很不稳定,特别是在面临较强队时,在抢断成功后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快攻。虽然抢断对手较多,但是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快攻从而浪费较好的进攻机会。这都是接下来我国球员需要不断学习进步的地方,通过多和世界强队交流学习,从而获得经验,取得进步,争取抓住对方的失误而迅速转换为有效的快攻得分。P=0.866>0.05,这说明中国男篮和对手在抢断后发动快攻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1 中国男篮与对手抢获后场篮板球发动快攻统计表

表2 中国男篮与对手抢断球发动快攻统计表

3.2.3 掷界外球时发动快攻的比较与分析

从表3可知,中国男篮场均发46次界外球,但能够有效发动起快攻的次数很少,虽然标准差1.30,离散程度较小,这是由于是无论面临强队还是弱队场均仅仅发动1.8次界外球快攻,与世界强队之间有较大的差距。说明整体的快攻意识还不够强,处理球时间过长,导致对手回防到位。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要趁对方立足未稳之时快速发动快攻,令对手防不胜防。P=0.143>0.05这说明中国男篮和对手在掷界外球后发动快攻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3 中国男篮与对手发界外球发动快攻统计表

由以上得出表4,由数据统计可知中国队在和对手比赛中一共发动了85次快攻,比所有对手发起的快攻多了37次。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和亚洲球队相比,发起快攻的能力处于领先的地位。说明中国男篮正处于转型期,由过去的以阵地战、内线为核心打法向着炮轰打法转变。这也符合当今世界篮球小、快、灵打法的趋势。而在快攻失误方面,也足以看出中国男篮的在快攻方面的进步,在多发起37此快攻中,失误仅仅比对方多四次。说明中国男篮在快攻得分能力确实得到提高,这也是能够夺得亚运会冠军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和世界强队在快攻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仍需要不断学习世界强队打法,才能把中国男篮打造成一支善战之师,在世界篮坛占据一席之地。

从表5中可分析到,在所有比赛里中国男篮总共发起了85次快攻,而对手发起了48次的快攻。而在发动阶段失误的次数分别为3与1次,计算出我们失误率为3.5%和对手的失误率为2.1%。这说明,中国男篮要在一传传接球这一环节需要多下功夫,增强运球能力和一传的精准性。在快攻推进阶段,中国队和对手在失误方面分别为7次和2次,在这个环节失误多于对手4个百分点,这说明后卫和前锋运球快速推进时运球能力和传球水平有待提高。而在快攻结束阶段,中国队比对方少失误了3次,这说明中国男篮在快攻终结能力已经有所提高。以后要加强在发起和推进阶段快攻的训练,减少失误,防止被对方打出防守反击。

表4 中国男篮与比赛对手快攻中失误次数占快攻次数的百分比

表5 中国男篮与对手在快攻不同阶段失误率统计表

3.3 快攻发动阶段失误原因的分析

快攻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有效的发起。因此对于一传的技术要求不但要快,还要准确。而且持球推进的球员的技术要老练,速度快,冲击力强。因为没有了速度那么就不能称之为快攻,若传球不准确,那么快攻也就无效。若传球队员传球基本功不扎实或是不能及时将球传给队友都可能就会导致传球出界、球被抢断、带球撞人、走步违例等。接球队员也可能出现接球后走步违例等失误。

3.4 快攻推进阶段失误原因的分析

快攻推进阶段完成的质量将很大程度将影响到快攻结完成的质量。这个阶段不仅快速推进同时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着瞬息万变的赛场形式。推进阶段不成功有几种情况:

(1)在快速推进中控球球员运球技术不扎实,容易运球失误或被抢断。

(2)传球基本功不扎实,容易被识破抢断。

(3)跑位不默契,未形成颇具威胁的三件快攻阵型或者进攻队员位置重叠。

3.5 快攻结束阶段失误原因的分析

快攻结束阶段完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这次快攻的成败。而这一阶段存在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快速运动中强行上篮时,防守球员及时站位,不能较好的控制身体,而被造成进攻犯规。

(2)在上篮时遭到防守队员奋力封盖时,慌忙回传失误。

(3)身体对抗能力不足,在比赛中不能较好的利用速度、力量、弹跳来对抗对方防守来进行强攻。

(4)配合不默契,在传给篮下球员时被抢断或传球出界。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中国男篮在这届亚运会中之所以能够夺冠与其加快进攻节奏,增加快速反击的打法有很大原因。在所有比赛中快攻的发起数要比对手高出将近两倍。这说明多运用快攻战术能够获得比赛胜利。但这方面和世界强队相比还有很多不足。

2.中国男篮在快攻的发起阶段和推进阶段失误比率高于对手,今后重点要放在快攻的发起和推进的训练,降低其失误而有效的打出防守反击。

3.中国男篮在快攻结束阶段失误的比率低于对手,这和对方内线身高较低和回防速度较慢有一定关系,仍需要加强在身体对抗情况下的投篮和上篮能力,以便能够和世界强队相抗衡。

4.2 建议

1.中国男篮要注重内外线均衡发展。要处理好身高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找到平衡点,认识到速度在比赛中的重要性,要注重同时培养内外线的优秀球员。

2.对较为先进的快攻训练方法手段进行比较分析学习,再结合中国男篮的人员配置和技术特点找到最佳的快攻训练方案,使训练方法更加科学系统。

3.加强快攻专项训练,提高球员接困难球的能力。模拟演练各种会在比赛中发生的失误,并一一进行强化训练,以便在正式比赛里减少失误。

4.中国男篮在提高自己快攻得分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防守对方快速反击的能力,注重攻守平衡。

5.经常参加世界大型比赛,可以磨练年轻球员,积累比赛经验,为中国男篮不断储备优秀年轻运动员。

6.提高球员的抗压能力,使球员的心理素质加强,积极鼓励在比赛中克服不良情绪,保持昂扬的拼搏精神,提高球员投篮或上篮的质量,增加快攻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快攻强队中国男篮
第18届篮球世界杯视角下的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审视
中国男篮再胜巴林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攻防对比分析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参赛对手快攻战术运用的对比与分析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2017年男篮亚洲杯快攻战术运用特征研究
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快攻战术对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