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研究*

2019-09-16 02:51左晓峰徐玉莲
中国药业 2019年18期
关键词:莫德泼尼松紫癜

周 平 ,左晓峰 ,徐玉莲 ,罗 鹏

(1.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400; 2.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过敏性紫癜(HSP)是侵犯皮肤及其他器官细小动脉、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是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以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之下,以出现紫癜症状为主要特征,常伴腹痛、关节肿痛、便血及蛋白尿等表现[1]。HSP发病机制复杂,以体液免疫异常为主,细胞因子、炎性递质、T淋巴细胞功能改变等共同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2]。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儿病情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泼尼松具有非特异性抗炎、拮抗炎性递质作用,可减轻小血管炎症,从而缓解HSP症状[3]。匹多莫德为免疫调节剂,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防治多种免疫功能异常疾病[4]。本研究中观察了匹多莫德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HSP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中HSP的诊断标准[5];初次发病;入院前3个月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年龄3~14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其他疾病所致血管炎症;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对本研究拟用药物存在禁忌证。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涟水县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抗过敏、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并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057,批号为20151109,规格为每片5 mg),1 mg/kg,每日1次;研究组患儿加服匹多莫德颗粒(天津金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25,批号为 20150618,规格为每袋 2 g ∶0.4 g),每次1袋,每日1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采集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各6 mL,分为2管,其中1管采用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 公司)分析 T 淋巴细胞(CD3+,CD4+,CD8+)比例,计算 CD4+/CD8+;另 1管 3 000 r/min离心 8 min,取上清液,置-7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15(IL-15)、白细胞介素 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试剂盒均购于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疗效判定标准[5]:治愈,临床症状缓解,紫癜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紫癜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紫癜现象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或有加重。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安全性: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4。对照组患儿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头痛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研究组患儿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3例,头痛、呕吐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χ2=0.101,P=0.751 >0.05)。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4同。

+组别CD3+(% ) CD4+(% ) CD4+/CD8对照组(n=48)研究组(n=49)t值P值治疗前52.15±5.26 52.46±6.41 0.260 0.795治疗后59.75±4.63*67.46±5.34*7.591 0.000治疗前31.48±2.18 30.93±3.68 0.893 0.374治疗后36.27±2.11*44.95±2.92*16.751 0.000治疗前1.25±0.33 1.28±0.26 0.498 0.620治疗后1.59±0.23*1.91±0.28*6.144 0.000

表4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比较(X ± s,pg/mL)

3 讨论

近年来,HSP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好发于儿童,若未及时诊治,可出现肾衰竭、穿孔、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6]。目前HSP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涉及遗传、感染、疫苗及药物等因素,上述致敏因素作用于敏感机体,产生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全身小血管壁,从而导致血管炎[7]。HSP为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参与的免疫反应性疾病[8-9]。HSP轻症患儿常可自行缓解,大多预后良好,但重症患儿约有15%会并发持续性肾病,且仍有高达8%的患儿发展至肾衰竭[10]。临床提倡根据HSP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进行个体化对症治疗,泼尼松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于腹痛、持续皮疹、炎症等疗效较好;匹多莫德颗粒是免疫刺激调节剂,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匹多莫德联合泼尼松治疗HSP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为匹多莫德颗粒的有效成分为焦谷氨酸及硫代脯氨酸,可有效促进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增殖,提高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有效抑制并杀灭致病菌,进而提高疗效[4]。两组患儿治疗后的 CD3+,CD4+,CD4+/CD8+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匹多莫德联合泼尼松可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CD3+和CD4+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机体易发生感染,而CD8+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则易产生免疫抑制,因此CD4+/CD8+的高水平表明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相对更强[12]。这主要是由于匹多莫德可从不同环节刺激机体,以改善免疫功能,其中早期可刺激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在免疫反应中期可刺激机体细胞免疫系统,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促进有丝分裂原引起的T淋巴细胞合成与释放,使CD3+和CD4+水平上升,CD4+/CD8+逐渐恢复正常,而在后期则可提高机体体液免疫,最终达到增强免疫反应的效果[13-14]。IL-15生物学作用广泛,可与其他细胞因子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TNF-α亦是常见的炎性细胞因子,共同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IL-23是常用于判断免疫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在多种疾病如HSP、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中均存在高表达。两组患儿治疗后炎性反应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可能与匹多莫德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激活,进而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同时,免疫功能增强、临床症状缓解、发作次数减少等均与炎性细胞浸润缓解有关[1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综上所述,匹多莫德颗粒联合泼尼松治疗HSP,可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莫德泼尼松紫癜
合理用药科普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和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