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角模糊AHP的共享单车价值共创研究

2019-09-16 08:09中国矿业大学工业工程系黄思珠
中国商论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共创单车价值

中国矿业大学工业工程系 黄思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共享单车发展潜力巨大,但发展过程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到2017年7月份注册的70家共享单车品牌截至目前为止只剩下几家企业。因此,本文基于三角模糊AHP对共享单车的价值共创能力进行评价,为共享单车企业的创新转型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共享单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定性分析。葛文静以摩拜和OFO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为研究对象从价值创造、传递、获取、实现角度构建了共享单车的“价值网”模型,对共享单车企业的各个发展期提出了有效的发展盈利模式[1]。杨学成等学者从共享经济的角度结合价值共创理论研究提出了“社会化共创”的概念,确定了社会化价值共创的三个特性,即依托企业平台、用户与用户的水平互动、创造双重价值[2]。Shah等学者提出公共自行车网点数、提供实时网点公共自行车数量信息、公共自行车维护情况和延长运营时间是影响自行车使用者满意度的重要表现[3]。对共享单车产品服务活动分析研究,多是从企业和顾客两个主体利益方面分析[4~5],鲜少有分析多主体的价值共创系统研究。本文将重点从企业、顾客、政府三个利益主体的角度分析评价。

1 研究过程

1.1 动因指标体系构建

图1 共享单车价值共创实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从产品属性维度可以将共享单车的价值共创划分为资源协同整合、资源创新、交易成本和融资渠道四种动因,促进产品增值,实现价值共创。基于帕累托租金理论,对资源属性的多样化进行分析,异质性资源有利于增强产品的竞争优势,其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交易性和难以模仿性四种特质。依赖于这种资源的异质性极大增加收获的共享单车价值创造的可能性。

基于“熊彼特租”创新理论(Schumpeterian i nnovation,SI)逻辑,认为“开发现有资源的新组合”是价值创新的核心[6],是在原有的“价值网”体系中新增资源要素与资源条件的新组合。例如共享单车企业调整组织架构、开拓新的市场、发展新客户以及新需求、加盟新的合作伙伴、采用新的技术资源、提供共享单车新的产品服务等。综合来说,新组织方式、新市场、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新生产方式的创新促进熊彼特租,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有利于共享单车的价值共创。

基于交易成本逻辑[7],降低共享单车产品服务系统相关利益主体的企业运营成本、政府管理成本与用户消费成本,有利于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资源的共享,有效预防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而拓宽融资渠道可以促进价值共创的资金保障,产业链的稳定,提高共享单车PSS的运营效率,进而促进价值共创。从服务属性增值维度可以将共享单车的价值共创动因划分为互动连接、信息透明、运营效率、市场占有度和组织架构五种动因,促进服务增值,实现价值共创。基于互动理论逻辑,用户参与、政府的公共基础设施及管理服务、以及企业“合作生产,共同创造”,最后作用于用户满意度,政府管理效用和企业效益,促进共享单车价值共创的实现[8]。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在共享单车运营过程中,用户群体通过企业线上线下积极参与互动,促进产品与服务质量提升与创新,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在共享单车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共创情景下,主要通过信息透明、人际交互两种方式,来实现互动连接的价值共创驱动。

基于平台经济学理论[9],在共享单车运营过程中,市场规模的扩大、系统组织结构的优化以及系统运营效率的提升都有助于促进系统“价值网+”的网络规模效益,从而促使价值增值,价值共创。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促使用户量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政府服务范围的扩大,从而导致企业、政府、用户之间的合作更加频繁,促使系统效率的加快,才能完成系统的正常运作。基于社会网络逻辑理论,系统的组织结构的简化、优化,促使利益主体之间的价值流动更加快速、交流更加容易,合作机会越多。

因此,对于共享单车的运营过程中,通过共享单车企业效益、用户满意、政府效用的价值共创驱动机理,构建共享单车价值共创实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1.2 三角模糊AHP评价步骤

针对不确定性问题,Wang[10]结合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理论加以补充修正,提出改进的三角模糊算法。本文采用三角模糊AHP确定共享单车中创造企业价值的权重。三角模糊AHP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动因要素与评语集合。基于上文共享单车价值共创评价三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将一级指标要素集合表示为A,其中A=(A1,A2),A1=(B1,B2,B3,B4),A2=(B5,B6,B7,B8,B9),将二级评价子指标归纳为B,其中B=(B1,B2,B3,B4,B5,B6,B7,B8,B9),B1=(C1,C2),B1=(C1,C2),B2=(C1,C2),B3=(C1,C2),…,B9=(C18,C19,C20)。专家以极差、较差、一般、较好、优秀五个等级进行语义评价,构成评语集Vh=(V1,V2,V3,V4,V5)。

图2 三角模糊数语义取值范围

表1 评价语义变量与三角模糊数转化

步骤2:构造模糊判断矩阵。邀请专家及学者对指标要素的重要性两两比较,给出重要性结果。依据三角模糊数语义值(如图2所示)和表1中语义变量与三角模糊数转化情况表。本文取评判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作为综合三角模糊数,获得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设Mε=(mvj)(l×l),(v=1,2,···,l;j=1,2,···,l)为三角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三角模糊程度值为mvj=(avj,bvj,cvj),其中a,b,c分别表示最小可能值、最可能值、最大可能值。

步骤3:计算动因要素的指标权重。首先,计算三角模糊程度合成值Sv。

其次,通过改进的三角模糊数两两之间的重要度定义分析,计算指标权重。

如 图3所 示,d 是x 轴 上M1和M2交 于点D。如 图4 所 示,。

图3 M1和M2交于点D

图4 M1交M2为空集而且b1≥b2

若定义d(Av)minj,j≠m)(Sv≥Sj),则权重向量为:

最后,对权重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4:构造三角模糊评价矩阵。邀请N名专家,依据评语集Vh={V1,V2,V3,V4,V5},对指标进行评价。若有n专家认为第k级的第i个指标评价等级为Vh,则该指标隶属度为ri×h=n/N,由此可得指标的三角模糊评价矩阵:

步骤5: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依据指标权重与模糊评价矩阵,计算隶属度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本文依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判断共享单车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共创实现能力。

2 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构建的指标体系,邀请50位专家学者,对OFO共享单车的价值共创能力进行打分,收集数据,采用三角模糊语义评价方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表明,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共享单车产品服务系统的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总评价最大隶属度为0.249,评价结果较差,与目前共享单车现状基本吻合,说明共享单车产品服务系统处于起步阶段,共享单车产品服务系统企业价值共创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具体分析如下。

产品增值能力在一级指标中所占权重较大,但是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其最大隶属度为0.236,评价结果较差。其下二级指标资源的资源创新权重最大(其下三级指标企业的重大战略布局权重为0.89),最大隶属度为0.263,评价结果较好,但是其他项指标评价结果都较差。说明对于共享单车产品服务系统具备一定的新颖性,获得了较好的价值驱动动力。

表2 共享单车价值共创能力评价结果

服务增值能力在一级指标中占比0.43,其模糊评价的最大隶属度为0.283,评价结果仍然较差。其下二级指信息透明的最大隶属度分别为0.300,评价结果最差,说明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和征信机制不完善,没有起到价值增值的目的。

因此,综合结果分析,共享单车自2016年兴起,目前至少由上百家企业倒闭或濒临倒闭。表明我国共享经济之共享单车产品服务系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共享单车的价值共创需要从资源创新、交易成本、资源协同整合、互动连接、信息透明和运营效率六个关键驱动要素出发,分析共享单车价值共创路径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共创价值。

3 结语

随着共享单车企业的频繁破产,共享单车运营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采用三角模糊AHP评价方法,对共享单车的价值共创能力分析评价,提出了共享单车价值共创的评价指标及权重度,为共享单车企业、用户、政府三方共同价值创造提供良好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
共创单车价值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共享丰收喜悦 共创美好生活
共创美好生活
飞吧,单车
创新与坚持 共创黔茶辉煌明天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与时俱进 开阔视野 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