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某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2019-09-16 08:45林文利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7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林文利

摘  要:隔离病猪,给发病猪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C和庆大霉素,严重脱水的仔猪腹腔注射葡萄糖、地塞米松、阿托品、庆大霉素、黄芪免疫肽和维生素C,同时对患病仔猪使用护仔康1号和护仔安进行营养调理。用药7日后,10日龄仔猪死亡95头,死亡率47.5%;育肥猪病程相对较轻,死亡7头,死亡率4.3%。结果表明,10日龄仔猪死亡率较高,应通过强化生物安全、加强饲养管理、疫苗预防以及母猪“返饲”等预防措施减少本病的发生。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7-0048-04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介绍

2018年11月,海南省某猪场出现了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仔猪与育肥猪都有发生,其中10日龄仔猪发病200头,育肥猪发病160头。整个猪舍呈东西走向,猪舍光线严重不足,舍内饲养密度过大,通风设备不完善,舍内空气质量不佳,且地面潮湿,粪便污染极其严重。

1.2 器械与药品

1.2.1 试验器械

手术刀、镊子、光学显微镜、无菌手套、无菌注射器、切片、体温计、载玻片、福尔马林、20 mL注射器、针头(规格:12 mm×  38 mm)、防护服、脱脂棉、纱布和兽用体温计。

1.2.2 药品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购自武汉九州神农药业有限公司,兽药字(2014)170491534。維生素C注射液,2 mL∶0.5 g,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393。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 mL∶5 mg× 10支,购自辰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969。阿托品,购自上海全宇生物科技(驻马店)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兽药字(2016)163231511。黄芪免疫肽,购自江西创欣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兽药字(2006)140092712。硫酸庆大霉素,购自哈尔滨绿世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兽药字080151505。10%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50 g,购自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477。

1.3 诊断方法

1.3.1 基本临床诊断

通过对患病猪精神状况、体格发育、姿势、步态、运动和有无举止行为异常的观察,结合体温变化、被毛的光泽度和被毛状况以及患病猪排泄物的气味和性状等进行初步诊断。

1.3.2 病理诊断

对病死猪进行解剖,观察其外观特点以及小肠、胃和肺等部位。

1.4 治疗

1.4.1 补液

发生猪流行性腹泻后,病猪特别容易脱水,尤其在发病的后期,此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补液缓解症状。使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0 mL~  500 mL、维生素C 10 mL和庆大霉素8万单位2支,一日2次,连续用药3 d~5 d。

对病情较为严重的仔猪,可在腹腔注射补液。使用葡萄糖500 mL、地塞米松5 mg、阿托品1支、庆大霉素、黄芪免疫肽20 mL和维生素C 10 mL混合用药,一日2次,连续用药3 d~7 d。

1.4.2 营养调理

对10日龄仔猪同时进行营养调理,一般在饲料中拌入护仔康1号进行肠道调节,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用量控制在2%左右。对病情较为严重的仔猪,可以每头份取护仔安5 g加入生理盐水或冷开水6 mL,搅拌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或奶瓶进行饲喂,第一天饲喂3次,第二天可减少到2次,对还没有完全康复的仔猪第三天再饲喂1次。

2  结果

2.1 基本临床诊断

观察可见,病猪一般出现黄色水样腹泻、呕吐、精神不振和食欲废绝。同时发现,病猪粪便非常稀薄,并伴有恶臭气味,体温无明显变化,只有个别出现体温略微升高的现象。注射抗生素类药物对基本症状无明显的改善作用。

2.2 病理诊断

病猪病理剖检(图1)的主要症状有:病死猪通常体型消瘦和脱水严重,死猪的肛门部位有黄色水样粪便附着,部分猪表现为脱肛;小肠呈特征性病变,其肠管可观察到明显的膨胀,里面充满黄色的液体,肠壁变薄,死猪的小肠壁特别薄,且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胆囊肿大;仔猪胃部呈充气状态,胃内容物呈发酵的状态,且胃里出现许多黄白色凝乳块,或者在胃底部出现严重坏死;病死仔猪的肺部还会出现出血或坏死的情况。

2.3 治疗结果

2.3.1 10日龄仔猪的治疗

10日龄仔猪经过7 d的治疗,有95头死亡,死亡率47.5%,其余病猪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表1)。

2.3.2 育肥猪的治疗

经过7 d的治疗,育肥猪基本痊愈,仅有7头死亡,死亡率4.7%(表2)。

3  分析与讨论

3.1 分析

3.1.1 应激过大

仔猪断奶、更换生长环境以及饲料等刺激会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引起腹泻。此外,转群过程中的激烈运动也会产生应激,导致腹泻。

3.1.2 管理不善

一般来说,2月份比较寒冷,早晚温差较大,如猪舍的温度未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则容易导致猪发病。如果不及时针对病猪和弱猪进行调栏,就会引起猪群间相互感染。此外,本场养殖密度过大,通风不良,而过分的拥挤以及严重污浊的空气都会导致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3.1.3 卫生条件差

消毒是防治该病最好的方法。如果在猪转入之前,圈舍消毒工作不彻底,那么猪舍里残留的病毒就可能导致猪群发病。平时圈舍的清理不彻底和不规范,容易导致腹泻猪的粪便等排泄物经过饲料进入到健康猪的体内,也会导致猪出现腹泻的情况。

3.2 讨论

3.2.1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平时要重视生物安全,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做好消毒防护工作。同时加强饲养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保持猪舍的卫生状况,及时清理粪便。

3.2.2 加强饲养管理

由于猪流行性腹泻在冬季容易发病,这一时期尤其要加强猪的饲养管理,不但要加强猪的能量补充,还应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药物来增强猪的抵抗力。同时保持猪舍内温度的适宜,特别是对于仔猪和繁育母猪来说,猪舍的温差不宜过大。

3.2.3 做好免疫措施

引起猪腹泻的一般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以及轮状病毒,因此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疫苗,如注射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疫苗或者三联疫苗,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3.2.4 母猪“返饲法”

在没有进行免疫或者免疫失败导致猪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的情况下,为了有效降低哺乳仔猪的死亡,可对那些临产前半个月以上的母猪或者一些空怀母猪进行强毒人工感染。也就是采集一些带毒病猪的粪便或采集2~5日龄发病仔猪的小肠,将其处理后拌在饲料中饲喂给怀孕母猪。母猪经感染后15 d便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和乳汁免疫力,并通过初乳传递给哺乳仔猪,仔猪经被动免疫后可持续到断奶而不发病,可缩短该病的流行时间。

4  结论

通过对发病猪的诊断和治疗发现,该病对育肥猪的影响不大,患病猪一般可自行康復,而对10日龄断奶仔猪影响较大。要控制该病对养殖业造成的危害,养殖管理者应采取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提高猪自身抵抗病原的能力。由于断奶仔猪极易感染该病,所以对于刚断奶的仔猪,更要增强其自身的抵抗力,平时在饲料中可加入抗生素以达到增强抗病力的目的。

猪流行性腹泻由于流行广泛,感染和传播迅速,并且还可以混合感染,因此该病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猪流行性腹泻存在潜伏期,对养殖管理者的要求较高,管理人员不但要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更要注重生物安全。对患病猪及时隔离,且对症治疗可以防止该病感染其他健康猪,同时也能降低死亡率。在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养殖管理者要应用“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策略,预防该病的发生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避免该病对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才能推动养殖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