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合联党建看海宁

2019-09-18 01:30凌姝燕
浙江共产党员 2019年9期
关键词:农合镇级海宁市

凌姝燕

今年以来,海宁市探索出了一套基层农合联“党建带社建”的方案,有力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农民增收、产业兴旺。

农合联“党建八条”

2018年,海宁市南方梨产业农合联在袁花镇梨园村正式成立。该产业农合联以农民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整合海宁南方梨专业合作社、梨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兴盛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及梨园村村委会,袁花、马桥供销合作社等资源力量,为广大梨农搭建了一个产销对接的新平台和新载体。

海宁市南方梨产业农合联成立后,协助海宁袁花镇梨园村梨农销售产品70 万斤,其中首批1 万斤进入了上海国际农产品销售中心销售,“海昌”蜜梨品牌获得市场好评,带动了农民增收,集聚优势资源“抱团”发展的效果立竿见影。

为了筑强基层农合联实体化运作的“红色堡垒”,海宁市农合联依托覆盖全市的12个镇级农合联,分别成立镇级农合联综合党委,由镇(街道)分管党建工作的副书记任书记,党委、政府党员分管领导或农合联理事会党员秘书长任副书记,行政村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若干理事单位党员负责人兼任委员,全面统筹推进“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基层农合联党建工作。

海宁市南方梨特色支部志愿者帮助果农套袋

“NI+菜园子”

“农户来得早,我们也不能拖后腿。”自从建起了“NI+菜园子”,海宁市袁花镇夹山村村部每天清晨都很热闹。早上6 时半左右,村里的党员干部就早早到场,帮忙分拣农户刚刚送来的新鲜蔬菜。夹山村党委副书记、村民委主任陈小英说,为了确保新鲜度,农户送来的蔬菜都是当天采摘当天发货,从蔬菜的分拣、装袋、贴二维码,到装车、发货,全由党员干部负责。

“NI+菜园子”项目由海宁市供销社党委与袁花镇农合联综合党委、夹山村党委共同实施,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的自留地、空闲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农户进行小规模露天蔬菜种植,由夹山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安排品种、供应苗种、配送肥药和品牌销售,蔬菜销售后的收入,在扣除基本成本后全部归农户所有。“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党员干部成了农户最亲密的‘服务员’。”陈小英说。

要想更好地为农服务,必须把现有的资源整合起来,让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用,为此,海宁市农合联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下的新型农村服务体系。

依托镇级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整合打造集党建指导、农资销售、专家指导等于一体的基层农合联党群服务阵地,同时依托合作社,同步建立一批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帮扶低收入群体的党群创业实践帮扶基地。目前,海宁全市已设立5个镇级区域化农合联综合党群服务中心、105个村级农业服务窗口等阵地,并培育创建“红船先锋号”党群创业实践基地14个。

猜你喜欢
农合镇级海宁市
“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嵌入式发展及其调适
——基于浙江的实践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探讨
浙农与嘉兴多市县农合联签署服务协议
浙江海宁市(古盐官县)的盐业史料及相关遗存
海宁市老年人劳动参与、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聚力农合 扬帆起航浙江农合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开业典礼
基层治理呼唤“镇级改革”——汉中市破解镇级“虚化”问题的调查
浦东:率先出台镇级预算审查监督指导意见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海宁市
海宁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