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分析

2019-09-18 00:00赵秋银
对外经贸 2019年6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国际贸易

[摘 要]基于贸易有害论、贸易有益论及贸易中性论观点,实证识别我国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分别采用一般线性回归、空间自回归和空间杜宾回归分析影响的异质性。分析得出:污染在地区间存在正向外部性;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回归结果显著为负,即贸易程度的提升有利于污染排放地减少,支持贸易有益论观点;技术、规模及其环境规制效应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影响及空间影响;我国经济现状符合EKC曲线。

[关键词]国际贸易; 环境污染; 空间模型; 空间外溢

[中图分类号]F752;X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06-0029-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de harmful theory, trade benefit theory and trade neutrality viewpoint,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dentifies the impac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ts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effects was analyzed by general linear regression, spatial autoregression and spatial Dubin regressio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1) there is positive externality between pollutions; (2) 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that is, the increase in trade level is conducive to the reduction of pollution discharge and support the trade-beneficial view; (3) Technology, scale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ffect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and spatial impact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4) Chinas economic status is in line with the EKC curve.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patial Model; Space Spillover

[作者简介]赵秋银(1994-),女,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环境污染。

[基金项目]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效益分析——以海南为例”(项目编号:Hys2018-132)。

一、引言

随着人们环境诉求增强,环境问题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于是就有研究把矛头指向了国际贸易。他们认为:国际贸易带来的商品国际间交换,会导致商品携带的污染的转移;国际贸易中偏向于生产和出口污染密集型产品,导致世界范围内兴盛污染产品,从而影响全球环境质量;国际贸易同样带来了企业的转移,污染型企业更愿意迁址于环境规制较为宽松的欠发达或落后地区和国家,导致污染源的区域性转移。国际贸易究竟给环境带来何种影响,本文以中国为例,探究在中国境内国际贸易带给环境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贸易有益论、贸易有害论和贸易中性论。贸易有益论(污染光环假说)认为贸易引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部性,促进国际环保标准以及国别标准的传播,有利于贸易进口国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贸易进口国来说是有益的。Bhagwati(1993)、Grossman 和Krueger(1995)通过对影响环境污染的结构、技术及规模效应进行博弈分析,得到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总和将超过规模效应带来的影响,即国际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和产业集聚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贸易有害论(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会恶化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原因在于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拥有更低的环保标准( Ang,2009),从而使大量污染类产品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地区进行生产,从而降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国内学者杨万平和袁晓玲(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外贸易确实恶化了环境,证实了“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的存在性。贸易中性论则认为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将取决于国家的类型,并且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即贸易对国家或地区环境的影响是多种要素博弈的结果,影响要素包括规模、结构、技术和规制等,其博弈的结果有可能是贸易开放有利于污染减少,也有可能是会导致更严重的污染,虽然这个理论独立于贸易有益论与贸易有害论,但是其结果又不能完全跳出有益或有害的范畴。

基于以上对相关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文献分析,发现各种说法均有其合理性。本文借助贸易中性论相关具体理论,把影响污染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贸易效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制效应,通过引入空间计量进行实证研究,其中重点分析贸易对环境的空间影响。

三、数据及变量

(一)被解释变量

综合加权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三个单一指标,构造综合污染指数如下:

其中,so2表示二氧化硫(sulfur ioxide)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是大气主要的污染物之一,燃烧煤和石油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极易溶于水,与雨水相溶形成酸雨,对建筑、植物、道路造成极大的损害。water表示人均废水排放量。solid表示人均固体污染物排放量。对三态的污染排放简单加权后,得到人均综合污染排放量,在对这一指标取对数处理,得到综合污染排放量(lnPA)指标。

(二)解释变量

借鉴Grossman(1995)的研究,影响环境的因素可以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gdp)用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结构效应(structure)用第二产业比重衡量,技术效应(technology)采用永续盘存法(张军,2001)计算2011—2016年的资本存量,再与资本存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作为资本贡献率的衡量标准。

H-O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存在资源禀赋异质性的国家间,一个国家会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在环境污染这一分析框架下,具有较低环保标准的地区拥有较为丰裕的生产污染产品(dirty product)的禀赋优势,所以为了争取污染产品的国际贸易资源,地区间会竞相降低环保标准,确保自身在国际贸易中拥有禀赋优势。除此之外,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政府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于是环境的规制效应同样是影响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于是对Grossman的分解模型进行修正,具体修正模型如下:

模型中,空间权重矩阵与模型Ⅱ中设定形式一致,同样采用空间引力矩阵。与模型Ⅱ不同的是,模型Ⅲ中对影响环境污染强度的每一个解释变量都赋予了空间权重,以便分析不同因素的空间依赖性。

本文回归部分,基于以上三个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单独回归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线性回归、空间自回归和空间杜宾回归的结果。线性回归不考虑变量的空间性,以其作为参照,通过与空间回归结果的比较,凸显空间相关性分析的重要意义。而自回归模型与杜宾模型的区别在于是否会解释变量赋予空间权重,两者的比较在凸显空间性的同时,也可说明贸易、技术等分解要素对污染排放的空间效益,重点分析贸易要素对污染的空间影响。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以下是采用2011—2016年全国29个省市区的数据进行的回归结果:

表1显示了一般线性回归、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结果。其中在变量前面添加空间权重W表示该变量的空间滞后项,表示其他地区该变量发生变化时,对本地区污染排放的影响。通过对表1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2011—2016年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态势显著满足EKC曲线。在线性回归和空间回归模型中,gdp的一次项与其二次项回归系数显著一正一负,显著性水平达到了5%及以上。而规模效应的空间滞后项系数为负,说明相邻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本地区污染排放的减少,也就是说规模效应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正的空间外部性。

第二,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回归结果显示满足贸易有益论假说,即贸易开放会促进污染排放减少,改善环境質量。SAC与SDM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对外开放程度与环境污染强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在没有解释变量的空间外部性稀释贸易效应对污染排放的空间自回归模型中,其系数值显著大于空间杜宾模型中的系数值,说明贸易效应的空间性会影响到本地区贸易开放度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就具体的影响而言,为负的系数值表示,对外开放度增加会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而线性回归结果则显示两者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不考虑空间外溢效应的分析,会导致不同的分析结果,而空间性是现实条件下必须考虑的,则说明空间分析更为准确。

第三,对外贸易存在显著负向的空间外溢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贸易效应的空间滞后项系数显著为负,对于污染排放量而言,贸易效应有显著的空间负的外部性,即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存在正的空间外溢效应。即空间相邻的j地区外贸贸易程度的增加,会导致i地区环境污染强度的降低,从这一层面理解,整个区域的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区域环境质量的提升。

第四,污染程度在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rho值即表示λ0的值,rho绝对值越大说明区域间污染政策的相关性越大,当rho大于0时,区域间环境污染强度是正向相关的,反之负相关。SDM回归结果显示rho值显著为正,说明在环境污染分析框架下,区域间竞争是正向的模仿竞争,即一个地区增加污染排放强度,空间相邻地区同样会增加污染排放强度,这个行为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高地”,出现政府间行为的“逐底 竞争”现象。

第五,在空间分析框架下,结构效应与污染排放负相关,其空间影响同样为负,但是并不显著。说明第二产业比重的提升能够减少地区污染排放,在空间杜宾模型中,两者弹性值为-0.470,在1%水平显著,而其空间外溢效应同样为负,但是结果并不显著。规制效用对污染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SAC模型中,弹性值为279.8,显著性水平为1%。在空间杜宾模型中,规制效应具有正向的空间外溢效应,空间滞后项与污染排放量之间的弹性值为0.000917。技术效应的提高会显著提高污染排放量,两者的弹性值为48.25,这与预期结果相左,原因可能是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环境改善的门槛值,相信技术的持续提升会带来污染情况的改善。同时,空间滞后项系数显示,技术效应具有正的空间外部性,会显著增加本地区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

五、结论

将影响污染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规模、贸易、结构和技术,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和空间回归的方式,对回归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重点探究对外贸易的变化对污染排放的影响,进而分析国际贸易是否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区域化的自由贸易产生的正向外部效应会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实证结果显示,对外开放度的提升能显著降低地方污染排放量,有效地提升环境质量。其空间滞后项系数同样显著为负,说明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存在空间负的外部性,经济或空间相邻的区域内提升对外贸易程度,有利于整个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

第二,区域间经济存在联动性,空间关联性在行为分析中必不可少。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技术、规模等因素对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在实证分析过程中,不可忽视这些空间因素。

第三,不同区域间为了競争有限的外贸资源,在环境污染层面的竞争有可能导致污染“高地”。空间自相关系数显著为正,地方政府间为了赢得稀缺的资源,会竞相采取措施放松本地区污染管制,最终形成片区式的污染排放“高地”,可能会导致污染排放的“逐底竞争”。

第四,规模效应的污染排放的倒“U”型趋势变化显著,符合EKC曲线,其空间影响显著为负。结构效应在空间回归中显著为负,其空间滞后项同样为负,说明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不仅会显著增加本地区污染的排放,还会增加经济和空间相邻地区的污染排放,没有改善环境的作用。规制效应与污染排放在SAC模型中显著正相关,其空间滞后项在SDM中与污染排放同样是正相关,即工业治理投资额的增加会增加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污染排放,规制呈现不仅没有改善环境,还恶化了环境。技术效应回归结果同样显示为正,其空间滞后项因为为正,说明技术不能提供有利于环境改善的支撑。以上分析说明,各分解因素对污染排放都存在显著的非空间的和空间的影响。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M.,Krueger A.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2):353-377.

[2]Grossman,Gene M.,Alan B. Krug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D]. NBER Working Paper,1991,No. 3914.

[3]Antweiler, Copeland B. and S.Taylor. 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D].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Brithish Columbia, Canada Discussion Paper, 1998,No.98-11,

[4]曹翔,余升国.外资与内资对我国大气污染影响的比较分析——基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9).

[5]李怀政.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溯源及其研究进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9(4).

[6]陆旸.从开放宏观的视角看环境污染问题: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12(2).

[7]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责任编辑:郭丽春)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江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缘何“一枝独秀”?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