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校”合作模式下学生税务技能提升的实践探索

2019-09-20 04:59吴颂华
时代经贸 2019年18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

吴颂华

【摘要】会计专业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学生的业务能力必须通过真正的实际操作才能得到有效提升,面向基层岗位的高职院校学生尤其如此。江阴学院经济管理系财经教研室针对学生税收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实行了旨在提升学生税收实践能力的“政校企”合作模式。本文就江阴学院与税务局、企业三方共同合作的“政校企”模式探索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梳理。

【关键词】财税改革;政校企合作;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是未来财务人员的主力军,他们对税收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毕业后能否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因此如何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税收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是会计专业教学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为此,江阴学院经济管理系财经教研室对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校内夯实理论基础,推行教学改革;在校外大力发展维护实习合作单位,推行“政校企”合作。

政校企合作是一种基于理实一体化模式的真实场景教学方式,江阴学院与税务局、实习企业通力合作,以教师为主导,三方共同参与开发课程。教师主要讲授税法理论,并在学院实训室对学生进行税收缴纳实践的初步训练:税务官员为学生讲解纳税程序、最新税法等相关教学内容,税务部门为学生提供协税员等真实的工作岗位,学生真正参与税收征收等相关活动: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报税员等岗位,在会计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纳税申报等相关业务活动。此方式克服了以往就理论而理论、实训室仅提供模拟的“不真实”实践的弊端,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真实的经济业务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在政校企合作模式下,三方共同合作完成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共同商定改革课程体系

在2017年以前,江阴学院会计专业从四个层次构建课程体系,第一层次是专业平台课,相关课程有:《统计学原理》《会计基础与实务》《出纳理论与实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层次是第一梯队的专业模块课,相关课程有:《初级會计实务》《税收与实务》《成本会计》《经济法》《会计电算化”:第三层次是第二梯队的专业模块课程《财务管理》《审计》《经济法基础》等:第四层次是专业实训课程,相关课程为:

《会计综合实训》《电算化实训》等。由于国家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将初级会计证作为学生双证毕业的要求之一,初级会计证考试中其中一门课程是《初级经济法》,为了体现“课证”融通的特点,取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与《税收与实务》,增加《初级经济法》。同时鉴于税收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政、校、企三方共同商定在第四层次的专业实训课程中增加《企业纳税实务》。《初级经济法》重视税收理论知识教学,《企业纳税实务》重视纳税申报等实践操作。通过这样的课程组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税收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

二、合作建设《企业纳税实务》精品课程资源

(一)按照纳税实务工作重新制订《企业纳税实务》教学大纲

以往《企业纳税实务》的教学内容仅是各个税种的计算及填列相关申报表。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胜任财务工作岗位,学校与税务局、合作企业将根据税务工作流程共同拟定课程教学内容及实践内容,教学内容将与税务工作完全融合。在原有税种计算填报的基础上增加新办企业套餐业务、发票认证、发票管理等业务,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更加相符。

(二)制作《企业纳税实务》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

由于税收理论知识点多、琐碎繁杂、更新快的特点,学生对所学的税收理论知识极易忘记。虽然在大一的下学期已经学过《初级经济法》,但是到大二上学期学《企业纳税实务》时,很多同学已经将税收理论知识基本忘却,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将税法知识重新再讲解一遍。由于《企业纳税实务》课程只有64学时,教师反映课时紧迫,学生学习效果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课程组将《企业纳税实务》中涉及各税种的理论知识点制作成课件并录制成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有效提升学生听课效率。

(三)建设课程题库

将税收理论知识的题目包含正确答案和解析上传到平台,形成题库。教师根据上课内容将相应题目发送给学生,方便随时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做题后也可以检查答题正确率,查看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练习大量题目,巩固知识点,掌握各税种的计算。

(四)建设在线讨论区

财税政策变化日新月异,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时刻关注国家财税政策的变化。教师把国家税务局官网和国家财政部官网链接到课程资源网站,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学习。同时教师把新的财税政策转发到讨论区,要求学生学习并回复,起到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

(五)建设校内纳税申报实训实验室

为了提升学生纳税申报技能,学校实训室配备了税友税务实训平台V3.8的纳税申报系统,该软件是高仿真的教学软件,能够进行开票、抄报税、认证及各税种申报,跟企业与税务局正在使用的涉税软件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学生根据案例反复练习以上涉税事项的系统操作,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毕业后就能快速胜任开票、抄报税、发票认证等工作。

三、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外实训基地成为财税理论学习的重要场所

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并时刻关注财税政策的变化,并将其运用到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中。自从税、院合作以来,江阴税务局成为师生了解税收政策变化的重要基地。一是税务局为学校提供财税报刊杂志。为了巩固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江阴税务局向师生赠送了大量税收报刊杂志。例如,《中国税务报》内容丰富详实,既有会计实务研究,又有税收政策解读,成为师生眼中的明星读物。二是税务局为师生提供税务培训。会计专业师生参加江阴税务局为纳税人开展的理论培训,如股权转让涉税事项、环境保护税、个人所得税专项培训等。通过一系列培训,师生了解、掌握了最新税收政策,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经济业务处理中。三是税务干部为教师提供业务指导。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疑惑,税务局专业人员会向教师提供专业指导,为教师解答疑难,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校外实训基地成为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1、教师率先参与实践锻炼

会计专业的大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缺少一线实践操作经验。上课只重视理论的讲解,缺少实际操作案例分析。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学院分批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轮岗实习,如出纳、成本、总账、主管。另外,教师到合作单位一江阴税务局实践锻炼,通过税务工作人员的讲解,详细了解金税三期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容易出错的项目。通过实践锻炼,教师能发现实际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重点讲解。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实际案例可以随手拈来,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升教学效果。

2、“真操实练”训练学生技能

(1)企业接纳学生轮岗实训。虽然学生学过会计理论,接触过会计模拟实训,但是与实际工作依然存在很大差异。为了真实地接触实际业务,实训基地分批接纳学生实习,采用“真操实练”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轮岗实训。如出纳岗位,会计带领学生办理银行业务,让学生亲自填写相关单据,让学生核对银行对账单,整理出未达账项,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会计带领学生办理报销业务,让学生了解企业报销流程,帮助核对员工报销是否符合企业规章制度,报销金额是否正确。如成本岗位,会计带领学生处理月末计提折旧摊销等业务,核算职工薪酬,整理发料单,核算原材料发出成本等。

(2)税务局接纳学生在自助办税区实习。税务局根据开办企业的流程专门为学生定制了实习内容:在电子税务局设立新办企业套餐、发票申领、专用发票认证、网上申报等常见业务。学生熟悉了以上业务后,在自助办税区提供“志愿者”服务,和税务官员一起帮助纳税人办理相关业务。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纳税意识,提升了学生业务处理能力,还让他们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学生们尽心的服务得到了纳税人的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民俗文化传承与中专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