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书体与书法艺术的探讨

2019-09-23 08:33李照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传统文化

李照

摘 要:书法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书法艺术形成于文字美学创作,文字作为实用性强的工具,在得到广泛使用的同时,其审美特性也得到发扬。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汉字书体的发展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研究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以期通过汉字书体传承,让书法艺术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让我国传统艺术得到传承。

关键词:汉字字体;书法艺术;传统文化

社会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汉字,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汉字字体逐渐发展成熟。社会生活和交流有赖于汉字,在书写汉字时产生了便捷性的要求,推动了汉字字体的改革,让汉字字体朝向多样化发展。因此,研究汉字书体以及书法艺术对于汉字艺术有着重要价值,有助于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推动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

一、汉字书体发展

(一)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与小篆相对,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等。

1.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较为成熟的字体,甲骨文也被称作殷墟文字、卜辞等,最早出现殷商时期,是一种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形式,文字内容多包括祭祀占卜等内容。如今甲骨文也成为我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从书法字体角度分析,甲骨文是一种自由、质朴且分布均匀的象形文字,字体线条刚柔、轻重以及粗细之变化,章法整齐,且疏落有致[1]。甲骨文作品风格有粗犷和紧密之分,有两种创作形式,一种是使用小刀刻,另一种是先写后刻。创作方法包括单刀和复刀法两种。

2.金文

金文也可称作铜器铭文和钟鼎文,是指在青铜器物上的铸文,最早出现在商代,在两周时期兴盛。金文字体的结构疏密均匀,布白重视均匀对称。金文是铸造形成,笔画讲究质朴端庄和厚重,具有古拙意味。

3.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全国后,对七国文字加以整理,秦国文字作为核心,经过改进后,推出的一种官方字体。小篆作为线条化字体,笔画是粗细均匀的线条,书写用笔较为藏头护尾,且中锋相对圆润。小篆字体大多大小趋同,排列整齐,具有端庄、严谨和整齐的艺术美[2]。

(二)隶书

隶书被称作八分书,根据资料可知,秦朝推出小篆以前,隶书便萌芽于民间。隶书起源于秦代民间,在两汉兴盛,是汉代官方的一种正式书体。隶书和小篆相似,类似于将小篆纵向取势,变为横向的形态,笔画上将小篆屈曲回环转变为点折,将小篆中锋改变为中侧锋。两汉时期是隶书成熟高峰期,隶书风格表现出多元化特点。从书法艺术角度界定隶书审美,可以划分成俊秀、奔放、古拙三大类。虽然隶书品类多,但是从审美角度,隶书有着共性特点,具有庙堂气象。

(三)草书

1.章草

章草来源于隶书,在隶书基础上便捷书写,带有率性之意。社会生活促使草书形成。章草书写有一定隶书特点,章草是对隶书有条理的书写,保留隶书体势,使用了大量汉字笔画约定俗成的顺序,对点、线书写进行整体连接。用笔使用中侧,字法取用隶书横势,章法使用直行纵势。

2.今草

在章草基础上吸收行书和楷书的用笔和体势,形成了和章草不同风格的草书——今草。今草的笔势相对连贯,根据字形的大小以及书写者的偏好,正斜相依,兼容粗细。字体体势格调远好过章草,具有更好的艺术表现力。章草是隶书的快捷写法,今草则是行书和楷书的快捷写法。今草起源于东晋,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有王羲之、王献之等。

3.狂草

狂草建立在今草基础上,保留今草本质特点,加强今草笔势线条的开合聚散以及无穷变化,更加重视气势的贯穿,表现出一种挥洒和奔放。草书用笔兼使笔中和笔侧,线条节奏十分清晰。草书融合了多种审美特点,具有丰富的意境,在各类书法字体中,草书的艺术表现更为强烈。

(四)楷书

楷书演变于汉隶变体,起源于汉末,在魏晋南北朝兴盛。小楷保留隶书的笔意,钟繇小楷是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楷书字体。东晋王羲之在此基础上,将隶书古朴特征转变为俊美秀雅的风格。到了隋唐时期,大盛楷法,各个风格得到确立。楷书笔法具有中侧锋,用笔法具有轻重、方圆等特点。楷书结体法具有聚散齐心、中和饱满、左紧右松、左低右高等特点,受到书法家风格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楷书章法可以分成有行无列和有行有列两种。

(五)行书

楷书快捷简易的速写需要促进了行书的形成,和楷书、草书不同,行书是一种楷草之间的字体。东晋时期行书盛行,晋人崇尚风韵,行书由于书写便捷的特点,受到历代书法家喜爱,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书法風格。行书受到楷书用笔影响,兼用中侧,兼使方圆,顺着笔势书写,用游丝牵连,藏锋少且露锋多,字体灵活多变。行书结体自然开合,没有楷书严谨约束的表现,更没有草书放纵姿肆的特点,具有自然雅意的艺术美感。总体而言,行书有行无列,在笔画之间使用牵带连接,松紧适中且自然有序。

二、汉字书体书法的艺术美学研究

(一)书法艺术

我国书法艺术起始于汉字的初始阶段,书法艺术最初并不是文字,而是一种象形文字,得到广泛的传播。我国民族文字可以分成表形文字、表音文字以及表意文字。汉字来源于表意文字,象形造字方法通过刻画外形来展示,通过抽象化图形传递出一定的意义。随着汉字逐渐发展,这些象形文字成为我国珍贵的财富,成为传统文化以及民族艺术的重要构成。今天,我们也应该重视书法艺术的传播,扩大书法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书法经过多年发展,在汉字书写实践中形成了造型艺术之美,成为一种艺术领域的特殊形式,书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定形式和技法。书法艺术的创作形式是利用汉字的书写,书法创作讲究书写技法和形式。汉字本身是将不同形式点、线加以组合,汉字字体偏旁结构是固定的,但是在造型上有着无穷的艺术变化。汉字应用在词句或诗文上,有着浓厚的情感表达,带有文学价值的汉字内容也影响着书法作品的意境表达。总而言之,书法艺术融合了书法家情感和汉字线条结构的丰富变化,表现出书法独特的美感。书法独特的文学思想,可以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

书法艺术作为艺术创作,对材料和工具有特殊要求。笔墨纸砚是书法艺术的恒定工具,由于工具的固定性,让书法艺术创作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技法体系,有着丰富表现形式[3]。相比于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并不是具体物象的表达,而是对物象具备的抽象美进行表达,呈现抽象美的韵律和造型。如展现线条、点画和结构,通过多变的形式,展现出创作者的情感和情怀。书法艺术使用造型美表现创作者的内在精神世界,这是书法艺术表现情境的功能。书法艺术是将汉字书写作为表现对象,利用线条结构变化作为表现手法,用来展示创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性情。

(二)书法美学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艺术形式,在书法发展过程中,充分表现了我国传统哲学美学。如两汉时期书法艺术注重质朴恢弘之势,从秦朝到汉代,书法艺术极大地汇总了儒家文化的审美,在这一时期,书法具有质朴、宏大以及高昂的气格,让秦篆汉隶表现出审美共性。但因受到宗教观念影响,书法艺术缺少了人性和自然的抒发。到了魏晋时期,由于哲学思想的历史性转变,书法艺术进入到自觉化时代。魏晋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正是儒道释融合共存的发展阶段,汉朝老庄兴盛,后佛学渐起,西晋大兴玄学,统领儒家。这一时期书法艺术更加重视表达个人情感,重视展示自我,成为表达自然人性的形式。

两汉书法审美更重视质朴,这一标志性特征逐渐延伸到汉朝末年以及三国时期。到了曹魏时期兴起玄学,但是在书法艺术的表现上并没有体现。书法艺术本身是一种渐进式的形态规律。三国曹魏时期直到西晋的初期,是书法艺术从质朴到风韵的过渡阶段,书法艺术发展具有自身规律,东晋后,书法艺术进入到崇尚风韵的审美新时期。书法、绘画和诗文逐渐同步发展,书法艺术逐渐发展为自觉化。后来,书法艺术逐渐出现峻拔、苍茫、洒脱、典雅、质朴等特点,形成了书法美学艺术的全新美感。如秦代的小篆,常使用锥画沙的笔法,让小篆书写柔中带刚,具有明显的遒劲之美。书写小篆遵循中锋用笔方法,遒劲之美主要体现在笔画转折位置。字体注重线条圆通之美,表现出曲径通幽风韵。小篆融合了婉通和遒劲,其结构有着曲折蜿蜒的美感,字体匀称。秦代的标准小篆重心在于字体上半段,向脚端延伸。汉代篆书融入圆弧之美,让字体更加匀称。篆书的刚健和饱满的美感,让书法艺术美学得以呈现。

(三)书法艺术的发展

书法艺术的发展源于社会的变化,由于我国社会生活越来越多样和丰富,汉字应用价值逐渐变化,人们审美偏好逐渐改变了书法创作的手法和结构,让汉字艺术逐渐发展。五种书法形式逐渐形成全新的表现技巧,让书法创作更加完善,书法艺术得以发展。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书法艺术逐渐形成了不同特征,其审美特点也具有时代特征,不能一言概之。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最具标志性的艺术,也是中国人参与最多的艺术,书法艺术美学特征是对书法艺术的概括,更是反应书法生命力的创新。历史上的书法家不断创新尝试新的书写风格,让书法艺术呈现出多变的风格发展。书法家不断尝试,改进前人的书法写法,满足书法艺术发展的需要。例如,中國历史上著名的云书、蛇书等,对事物进行写实描画,少了一种笔情墨趣,并不包含书法价值,只能算作装饰文字。书法家的不断试错和不断尝试,推动了书法艺术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年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汉字艺术。研究书法的艺术美学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书法艺术、书法美学,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可为推广书法艺术提供启示。书法艺术将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载体,得到深远传承。

参考文献:

[1]宁浩.探究书法艺术中的“写意”与“写法”[J].艺术评鉴,2019(8):19-20.

[2]孙琳.不合楷法  不拘一格:龚自珍书法艺术探析[J].中国书法,2019(8):147-150.

[3]王正林.场域化的图像形态、叙事与意义生成:《传统汉字图像艺术》评析[J].传媒,2016(22):95-96.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传统文化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生命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