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防止脱贫农民返贫的根本之策

2019-09-23 01:48谭仕荣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合作社产业发展机制

谭仕荣

摘   要:防止脱贫农民返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就农村而言,农业是主打产业,只有从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着手,才能增加农民收入,防止脱贫农民返贫,才能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产业发展;机制;合作社;特色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9.04.009

文章编号:1009-6922(2019)04-50-05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打赢脱贫攻坚战,防止返贫是重要环节。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他强调,“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要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防止脱贫农民返贫的治本措施来抓。只有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才能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才能防止脱贫农民返贫。要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手段,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项目扶持,策划增收项目;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发展特色产业,并通过示范带动做大做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健全农业产业发展机制

防止脱贫农民返贫,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一盘棋”思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从制度机制层面管根本、管长远,既治标又治本,防止脱贫农民返贫。

(一)政府引领机制

加大农业产业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地方政府要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策划产业增收项目,争取相关部门扶持,加大产业资金投入。要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把支持脱贫农民产业发展列入信贷扶持重点,简化贷款审批手续。积极整合中央和地方资源,把扶贫后续资金与农业开发、水利建设、林业发展和其它相关资金捆绑使用,提高利用效益。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畅通产业发展“路子”。 乡镇政府要主动与扶贫部门加强沟通衔接,争取各方支持,鼓励群众投工投劳,提高农村交通、水利、电力和通信保障水平,夯实脱贫群众加快发展的基础。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围绕农村功能定位,发挥各地优势,坚持走生态、循环、清洁、低碳的绿色发展之路,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二)商品流通机制

发挥基层供销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作用,畅通商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直供直销模式,增加农民在农产品流通价值链条中的利益份额。一方面,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升“小农户”抵御“大市场”风险的能力。当前,农产品“产、供、销”的信息不畅通,农民容易受到外来个人或组织的左右,成为市场风险的直接受害者。通过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来组织农民共同对抗市场风险,能够节约农民获取信息的成本,增加农民的收益。多组织贫困地区的供销社和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参加相关洽谈会、博览会等活动,举办扶贫专场,促进产销对接,带动品牌提升。另一方面,重视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在大宗的、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地和集散地建设一批辐射范围广、交易量大、有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扶持一批农产品运销大户,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同时,加大现代物流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力度,解决广大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间的联结环节,使农民的产品卖得掉、卖得好。

(三)人才保障机制

吸引人才下乡。坚持以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搭建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和市民下乡平台,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引领人才创业。加大各方资源支持本地大学生、退伍军人和返乡农民工兴业创业力度,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創办特色种养、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农商直供、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乡村产业新模式。注重人才培育。建立农村创业创新人员培训、实训、见习、实习和孵化基地,实施农村创新创业“百县千乡万名带头人”培育行动,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乡村旅游人才和电商人才,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还要建立思想文化、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和自主创业等培训机制,充分激发脱贫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他们依靠志气、智慧和科技发家致富。

(四)利益共享机制

坚持农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创新水能、电能、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和规范水电、矿产等企业参与防止脱贫农民返贫的社会责任,帮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农民对本村的种养殖业、旅游业和土地资源的优先分享机制。探索利用市场机制用好用活后续扶贫资金带动农民安稳致富的有效措施,开展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做到阳光惠农、廉洁惠农,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受益。

(五)授人以“渔”机制

脱贫攻坚,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动力是关键,脱贫致富终究要靠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不愿脱贫”“争当贫困户”等思想,唤醒他们的“我要脱贫”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育他们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来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多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教会脱贫农民致富方法,健全授人以“渔”机制,加大培训和帮扶力度,持续增强他们的“造血”能力。

二、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

习总书记指出:“以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联合而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是目前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一种新的形式,是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一个新生事物。”“要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合作与联合”的主体,是提高农民组织化、专业化程度的中坚力量,也是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纽带。要坚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把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作为防止脱贫农民返贫的有效抓手,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一)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强政府引领合作社发展力度。基层政府要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支持发展行政区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引领合作社以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经营为融合点,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元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脱贫农户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要在财政、土地等政策方面扶持专业合作社,培育出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经营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合作社,提高农业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强科技引导合作社发展。引导合作社在农产品生产、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储运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密切合作,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并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逐步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产业发展的数字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引导专业合作社的装备“鸟枪换炮”、生产流程“机器换人”、营销渠道“电商换市”,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强龙头企业协助合作社发展。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发挥其开拓市场、引领生产和带动、辐射作用,引导它们与专业合作社协作,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打造知名企业品牌。组建要素优化配置、生产专业分工、收益共同分享和原料基地优、加工能力强、产品质量高、品牌效应大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并依托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做大做强产业,带动脱贫农民致富。

(二)发挥合作社生产服务作用

鼓励和引领脱贫农民通过特惠贷、现金、闲置资源、土地经营权等方式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带动脱贫农民跟着干,为他们的利益提供保底和全方位的农业产销服务。组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新型专业合作示范社,完善组织架构,实行公司化、企业化运行,实施订单农业,发展观光农业。要从测土配方、提供种子(种苗)和各环节技术指导等方面加快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和供给链。基层政府要支持合作社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加销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乡村产业园,为脱贫农户生产服务提供有效载体。

(三)强化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脱贫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股份合作、生产合作、服务合作等多种形式提高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鼓励合作社与农户加强资金、产权、人才、服务等方面合作,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实行抱团发展,完善合作社联农带农机制,把脱贫农民发展成社员、股民。强化利益融合机制。要平衡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利益联结和利益分配问题,强化利益融合,建立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实现共建项目、共做产业、共享成果的合作目标。扩大利益联结范围。进一步扩大合作社促产业发展的试点范围,建立土地、山林、山塘水库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利益共建共享机制,用“三位一体”融合的资源与平台带动产业发展,保证脱贫农民增收。

三、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习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特色产业发展是脱贫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自身造血”的关键。广大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巨大绿色动能。我们要在农村山高沟深的劣势中找到优势,将自身的区位劣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地方政府要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引领农户发展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编织、特色制造和特色手工业等乡土产业,创响特色农产品品牌,帮助农民增收,切实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防止脱贫农民返贫的“保险阀”。

(一)加快特色种养业发展

种养要有特色。要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特征和前期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当前各产业的市场行情,引进高新技术,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药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积极发展多样化特色粮、油、薯、果、菜、茶、菌、中药材、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特色种养,开发有独特优势的特色产品。种养要有差异。要对特色种养业发展进行初步规划,发挥村镇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比较优势,发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稀有资源,开展差异化竞争,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并推进整村开发、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要着重扶持能让脱贫农民直接受益的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种养要可持续。加快建设绿色循环种植基地,推行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的乡村绿色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建立乡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和利用网络体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多次增值、节能减排。

(二)加快特色旅游业发展

乡村旅游要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农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强化规划设计和创新创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手段,提升农家乐、农事体验等传统业态水平。发展高端民宿、康养基地、摄影基地等高端业态,探索农业主题公园、教育农园、创意农业、深度体验、新型疗养等新型业态。还要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基地,培育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休闲乡村,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乡村旅游要突出内涵。积极开发乡土特色文化产业和创意产品,挖掘村落历史,保护传统技艺,传承乡村文化根脉。要充分发挥乡村景观和农村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传统文化、特色產业、森林景观及慢生活节奏等优势,在山水、生态、文化、乡情上找看点,在布局、特色、农味、细节、内涵上下功夫,在赏花、采果、节庆、民俗、饮食上做文章,推出“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活动,增加旅游资源附加值,努力把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成为脱贫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旅游要突出融合。挖掘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景观优势和文化底蕴,把红色旅游(红军足迹)、蓝色旅游(水利工程)、绿色旅游(自然生态)、白色旅游(特色文化)等联接融合,互补齐动,组成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旅游精品,

(三)加快特色林业发展

农村森林资源丰富,要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契机,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在做好生态保护,留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乡镇的木浆造纸、板材加工、家具制造、木(竹)雕艺术等产业,还可推进规模种植与林牧渔融合,发展林下种养、稻渔共生等业态,发展林产经济、林下经济、林牧经济,以此带动脱贫农民致富。

四、结语

防止脱贫农民返贫是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和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我们要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领会、准确把握这些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化思想武装,凝聚起防止脱贫农民返贫的强大合力,以更加明确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更加精准有力的综合性举措、更加有效的扶贫助农行动,保证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用政策、体制和机制组合拳防止脱贫农民返贫,进而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的短板,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李永红,张娟娟.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N].陕西日报,2019-06-10.

[3]区小兰.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边境地区旅游产业扶贫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6).

[4]文曦.产业扶贫拔掉“穷根”[N].新乡日报,2019-05-24

[5]徐宁.抓好产业扶贫确保稳定脱贫[N].兰州日报,2019-03-26.

[6]李士强.预防返贫确保稳定脱贫[J].中国经贸导刊,2018(10).

[7]左停.致力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J].人民论坛,2017(18).

责任编辑:杨   静

猜你喜欢
合作社产业发展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皮革机制
艺术需要公共环境参与的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