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代:喜悦

2019-09-24 03:06文丨
遵义 2019年18期
关键词:城乡农业农村

文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陈 涛

金黄的麦穗中,农民们脸上的喜悦,摇曳在整个秋天。

从杂乱无序到风景如画,从贫穷落后到“金山银山”……时光带来了潮涌,也带来了土地上的收获。

焕然一新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向来是国家兴盛的重要标志。

就遵义而言,尽管农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10%,但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打好脱贫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是农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80年代,余庆县白泥镇罗家坡是出了名的穷地方。为了改变乡村的贫穷面貌,村民们求新求变意识觉醒,大力发展致富产业。

“当时,我们请来外地专家,带领大家发展柑橘产业。因为我们的橘子品种好,种出来好卖得很。”当地村民周大爷回忆,那时候我们很快就买上了自行车,其他村都羡慕得不得了。

仅仅10年时间,罗家坡贫穷落后的面貌焕然一新,“富、学、乐、美”成为标注。

2001年,“四在农家”建设在黔北大地迅速铺开,广大农村呈现出环境生态化、产业特色化、村庄景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亦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

如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这场农村革命,不仅书写了遵义大扶贫的生动实践,还为当下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更成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典型。

2005年,存在几千年的“皇粮国税”一朝减免!国家免征农业税,其中还有遵义的贡献——

基层百姓选村官

同时,湄潭试验区以“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为主要课题,开始了第二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

2001年,湄潭试验区提出并实施的“均衡减负、户户减负”改革措施,与国务院强调的“村村减负,户户受益”政策相一致,为贵州和全国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一成果,被“国发〔2002〕12号”文件吸纳,推动了全国减免农业税。

农业税的减免让农民甩开了“包袱”轻装上阵,意气风发地走上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路。

走在桐梓县娄山关街道杉坪村,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早已淹没了昔日荒山坡的痕迹。

2014年前,杉坪村还戴着“国家扶贫开发二类重点村”帽子。2016年,便创造了整村脱贫的“杉坪经验”,通过打造国家4A级景区——杉坪景区,解决就业、发展产业。

“以前,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生活用水都成问题。”村民熊安伦满心感慨,现在不仅完善了基础设施,还风景美如画,吸引了很多人来游玩。我们吃起了旅游饭,收入也增多了。

这些年,遵义推动农业生产由种养单一功能向“优势产地+原产地加工+观光农业”转变,打造了桐梓杉坪、播州区枫香花茂九丰农业公园、湄潭县翠芽27°景区、凤冈县田坝茶海之心……

仡佬族三幺台(胡志刚/摄)

农村小学生免费营养午餐(田东摄)

幸福乡村是什么模样?而今,村庄里的欢声笑语给出了答案。

绿色共享

重农是中华民族融入血液的历史传统,几千年文明主要还是农业文明。

从“人民公社”式的乡村建设阶段,到市场化发展阶段,再到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直至今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

遵义乡村从告别传统农业到迈向现代产业的探索中,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重点,“黔北粮仓”变成“黔北钱仓”。

在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的内包车间,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这条生产线的辣椒制品已拥有油辣椒、泡椒、胡辣椒等1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卖场、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等。

随着乡村的发展,城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实现了“大包干”到城乡统筹、城乡融合的转变。

播州区的“前世”遵义县,既是千年古县,也是农业大县,更是遵义城市格局“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力军”,现已由以农村为主的县域发展向以城市为主的市域发展转变。

新蒲新区新蒲镇中桥村失地农民郑仁刚,在他的承包地没有被征用之前,他与其他村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被征用后,他被一个单位聘为驾驶员,妻子也有公益性岗位就业,小两口都成了“上班族”。

让郑仁刚更加高兴的是:遵义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目前,遵义建立并全面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从制度上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的全面覆盖。

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基本建立;覆盖城镇职工的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普遍实施;在高风险行业探索建立了以工伤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补充相结合的工伤保障制度……

为了让老百姓的社会保障网层层加厚、织密,全市覆盖范围逐步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单位职工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越来越多的人享有了基本社会保障。

同时,社会保障统筹层次逐步提高,养老、工伤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

岁月更迭,遵义城乡的社会保障层次日渐丰富,拥有了更多可能。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在绿色共享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综合变革。

如今,人们脸上流露出对未来的喜悦,是对遵义建立健全“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制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农村城市一起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肯定。

放眼望去,遵义民生之路正在向着更深、更广处延伸……

猜你喜欢
城乡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