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贴心人”

2019-09-24 10:30文丨任婧婧
遵义 2019年18期
关键词:贴心人花椒江湖

文丨■ 任婧婧 周 丽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湄江湖村村民,实实在在的农民书记,将与大家并肩战斗,为实现同步小康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省委老干部局派驻湄潭县复兴镇湄江湖村第一书记余平到村报到时的一番表态。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余平走村入户,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勤走访、深调研,积极为村里兴产业、做实事,详细了解了湄江湖村的自然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切切实实扮演好“农民书记”的角色,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

2018年初,湄潭县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余平欣然接受组织安排,离开了年迈多病的母亲,来到偏僻贫困的湄江湖村,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中。

湄江湖村党支部书记伍鸿和村干部们都称余平为“串寨书记”,伍鸿说,他来了之后,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村情民意,帮助村里制定了实施 “七项行动计划”和打好“八个攻坚战”的工作方案,成为湄江湖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体规划。不仅如此,余平还通过多次组织村民召开群众会,和群众交心谈心,用接地气的故事扭转了大部分人的等靠要思想,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湄江湖村属省级三类贫困村,交通落后,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针对这一难题,余平着力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分片区成立党小组,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基层组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了解贫困群众所需所想,帮助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在余平的带领下,湄江湖村共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危旧房303户,实施道路硬化50余公里,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目前,湄江湖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夯实,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显著,谈起如今的变化,67岁的老党员罗成贵激动地说:“自从脱贫攻坚工作组进来以后,帮我们修路、改房,研究发展项目,争取发展资金,真是帮到我们的心坎里了。”

路修好了,房屋整治了,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村民富起来?成了余平的另一个“心病”。

由于湄江湖村人们思想比较传统守旧,已经严重制约着群众发展致富,而很多青年外出务工,许多土地无人耕种,为盘活土地资源,余平与支部一班人经过反复讨论后毅然决定实施“三变”改革,推动产业发展,建立了“支部主导、合作社主抓、农户参与、外力支援”的发展模式,由单打独斗转为抱团发展,由传统产业转为特色产业。

在巩固原有产业发展基地的基础上,余平争取10万元启动资金,新建成200亩花椒基地,预计投产后每亩纯收入可达5000元;发展中蜂养殖200桶,预计每年可创收10余万元;争取投资200万元建设落石板100亩藕鱼共生基地;新增油茶种植290亩,进一步提升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强了群众“造血功能”。湄江湖村村民田景文说,余书记虽然是省城来的,但他完全没有官架子,经常下乡来看望关心我们,指导我们养蜜蜂、种花椒,为我们想了很多发展产业的办法。

村民田景强将10多亩土地流转到村合作社发展花椒,并按时到花椒基地工作,每天工资100块钱,不仅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近段时间,花椒地的杂草长势正旺,田景强和其他几位村民正在进行除草、修枝,干劲十足,他告诉我们,以前看到其他村发展产业,十分羡慕,如今村里的花椒越长越旺,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发展产业也有了信心。

有了产业基础,村民致富自然就有了希望。如今的湄江湖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一条条弯弯曲曲白晃晃的水泥路,形如画卷中的银色飘带,一栋栋黑白相间的黔北民居点缀着这幅美丽画卷,这些都凝聚着像余平这样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干部们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在湄江湖村会议室,余平和村干部职工们一起,又在安排近期脱贫攻坚双清零工作,“根据当前的目标任务,我们村支间三委班子成员要深入摸清底数,找准原因,研究对策,切实把我们脱贫攻坚双清零工作的短板补齐,使我们双清零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

这些日子,余平从一名省城干部到基层农村当第一书记,他不仅完成了角色的转变,还赢得了群众的赞誉。而对于他来说,脱贫攻坚工作没有结束,战斗仍在继续。

猜你喜欢
贴心人花椒江湖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国内花椒产业进入低谷期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爱的江湖
花椒泡脚好处多
韩城大红袍花椒
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创业青年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