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历史的记录者与见证者

2019-09-24 10:29文图丨谭冰
遵义 2019年18期
关键词:年鉴单位工作

文图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谭冰

不久前,吴国庆的办公室搬到了遵义市新蒲新区奥体路145号遵义档案馆新馆。和吴国庆一起搬家的,有一本本厚厚的《遵义年鉴》,从1999年卷到2018年卷,正好20卷。

这些厚厚的年鉴是吴国庆的心血和宝贝,也见证着遵义20年来的沧桑巨变,描绘了一幅壮丽、精彩的历史画卷,讲述了遵义故事,唱响了遵义声音,为传承遵义历史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质量与速递并重

1979年底,邓小平在接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人时指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此后,新中国的年鉴事业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获得飞速发展。

1999年,《遵义年鉴》应运而编,顺势而为,作为地方综合年鉴,它坚持记录前一年全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反映出遵义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的发展步伐,20个春秋寒暑,从未间断!

记者走进吴国庆的办公室,看到的是他伏案改稿的身影,厚厚的一摞书稿上,是他用红笔密密麻麻签出的修改意见:“2019年卷的《遵义年鉴》记录的是2018年全年的各项重大事件,现已经进入交叉校对阶段,预计能在今年10份印刷出版!”作为遵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调研员、《遵义年鉴》的执行主编,吴国庆向记者介绍道:“多年来,《遵义年鉴》的编辑,一直坚持一年一卷,当年编辑当年印刷出版,一般在当年8月到10月出版,就出版时间出版速度而言,在省内是排第一的,在全国也是较早发行的。”

“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遵义年鉴》最根本的领导体制,并加以强化和固化,把年鉴工作作为政府经常性的政务工作来抓。

2018年卷《遵义年鉴》

每年,以市委办、市政府办(两办)名义向各单位印发关于年鉴编纂的文件,每年年鉴出版后均要召开全市年鉴工作会,均由市委、市政府分管秘书长主持和讲话;文件方案均由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制定印发;会上要布置下年工作任务培训撰稿人员,发放稿费,表彰优秀撰稿单位及个人,发行年鉴,并布置下一年度年鉴编纂工作。

每年年初公布当年《〈遵义年鉴〉编纂方案》,对原有栏目名称要进行调整、重组、优化,增加撰稿单位。在方案中明确框架设计及类目设置、撰稿单位构成、任务安排、责任制、催稿要求、改稿要求、审稿要求、文字录入要求、交叉重复处理、校对要求、稿件来源、稿件管理、彩页征集编辑要求、时间进度安排、各类目设置及内容安排等。事无巨细,让参加单位一目了然!

在吴国庆的记忆里,2006年刚刚开始编纂年鉴时,需要收集全市金融系统40多家单位的信息资料,他带着相关文件和介绍信,一家家单位走访。由于很多单位对《遵义年鉴》工作不太了解,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一遍不行多跑几遍”,通过吴国庆反复耐心地做工作,加之市里的通报督察,各单位才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吴国庆和同事们多年的细致、耐心地工作,才让《遵义年鉴》这项全市重要的政务工程、文化工程、系统工程的编纂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收录单位从最初的几十家到2018年的400多家,文字量也从1999年的84万字增加到2018年的168万字,组稿范围不断扩大,包含面与所得内容数据,更加全面、客观,实现了全部市直单位、国有企业、相当规模经济体编入年鉴。

在具体编纂工作中,每年年鉴编纂方案讨论通过后,按年鉴部类,编辑部会大致均分编辑人员稿件,通过抽签方式分配改稿、文字录入、校对等任务,实行栏目编辑责任制。

据了解,为保持《遵义年鉴》文体的客观性、严肃性,一律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用第三人称记述。内容记述不能空洞无物,着重记述事物发生的结果,文稿、标点符号的使用、计量单位、数字用法等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在编辑过程中,为确保信息来源安全、可靠、完整,大多数使用官方发布信息,对于非官方信息,编辑则会与相关单位联系,反复确认。最后付印前再实行交叉校对、三校一读,由年鉴科长统审。

为保证各环节工作实效,对成书后发生的差错实行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由年鉴科统一制定改稿、审稿、校对要求,建立改稿登记、校对登记、审稿登记等制度。

同时,每年市方志办都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业务人员培训、学习。在编纂过程中,业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注意吸纳优秀年鉴的精华,经常研讨业务问题,提高编纂业务能力。

在创新中不断提高年鉴品位

年鉴编纂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历史性、现实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能够及时总结、记载过去,把珍贵史料留给后人,而且能够借助年鉴分析事物发展规律,科学预测未来,指导今后工作。

吴国庆说:“《遵义年鉴》在取材标准上反映出‘大、特、新、要’的特征,内容更加趋于贴近现实、贴近民生。年鉴不仅是一本工具书,近年来,我们还坚持在内容上创新,不断增加其品位与可读性!”

为增强《遵义年鉴》的创新力和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体现年度特色,在类目设置上,编纂人员尽量按照事物的属性进行科学分类,封面上的设计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以2018年卷为例,该卷年鉴增设了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等类目,对遵义优势特色产业茶产业及酒业内容进行了更新。并增设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撤地设市20周年纪念活动、新时代讲习所等特色内容,使该卷更加凸显了年度重大特色事项。

此外,商贸流通·服务业、社会·生活等类目内容更丰富,先进城市·先进单位·人物收录了全国表彰的先进县(市、区),先进单位和全国、省、市表彰的先进个人,及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等名单。全书收录资料比上卷更具适用性,分类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

为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在2018卷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内容中,部分行业的统计资料就是由市方志办招募遵义师范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学生志愿者,走访各大城区调查获取的,然后通过绘制表格的形式进行表现,购物广场、物流公司的地址,图文广告店、家政服务公司的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样一来,年鉴涵盖的范围更广泛,内容更丰富,信息量更大,各方面的数据都能够查阅得到,更好地体现了综合性这一特点。

此外,2018年卷的封面、封底整体设计主题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融入了遵义会议会址、“市花”映山红、“市树”桂花树的元素;2017年卷的封面,则着重体现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主题;2016年卷以“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为主题;2015年卷是红军突破乌江的雕塑;2014年卷的封面以“海龙屯”为主题……每年凸显一个重点主题,让读者从细节处看到编者的用心!

每年,中国出版协会年鉴研究会、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都会开展针对年鉴的相关评奖工作。在抽查当中,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就意味不合格,会失去参评机会。

吴国庆说:“通过各行各业的支持,在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遵义年鉴》以高质量的编纂、编校工作,从2009年卷开始,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在‘综合质量’‘框架设计’‘条目编写’‘装帧设计’等方面连续获得表彰。”

“一本年鉴可以读懂整个遵义!年鉴是人们了解遵义的窗口,也是一本重要的工具书,同时,年鉴的编辑出版还为遵义地方志的编纂积累资料。”吴国庆说。

年鉴是昨天的史实,今天的镜子,明天的见证,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重要功能。《遵义年鉴》的编辑队伍,一直秉承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时代担当的精神,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全市人民呈现出了一本又一本高品质的良鉴佳作。

据了解,目前《遵义年鉴》(2019年卷)正在校对稿件,同时,遵义正在积极组织沙滩村申报“中国方志之乡”,《遵义红军街志》《沙滩村志》《花茂村志》《茅台酒志》入选中国系列名志文化工程,现正处于编纂工作中。此外,各县(市、区)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地方志、年鉴编纂,地情资料编辑,地方志信息化等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格局。

近十年的《遵义年鉴》

猜你喜欢
年鉴单位工作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填单位 要推敲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8)》征订单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