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式加班”该歇歇

2019-09-24 03:07文丨姚村社
遵义 2019年18期
关键词:摸鱼搜狗形式主义

文丨■ 姚村社

近日,网络上有人对一种“加班文化”作出总结:摸鱼式加班,意思就是领导没有下班,员工也不能提前离开。大多数企业都存在,“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据介绍,有些此现象突出的单位,下班不走的领导其实也在“摸鱼”,大家心照不宣。

一直以来,加班饱受争议。应该说没有多少员工想自愿加班,即使有人真的天天在加班,也有着一定目的,不消说免费加班了。搜狗员工今年上半年曾在职场社交APP上爆料:搜狗根据加班时长裁人,身边好多同事都是不得不坚持11个小时以上,但上班时间增加了,员工们则一起吃饭遛弯磨时间,容易流于形式主义。“摸鱼式加班”无疑将此种形式主义推向极致。

相信过来人都还记忆犹新。几十年前,曾流行着一句很响亮的口号:“一切听从组织安排!”许多铮铮志士,奔上被指定的战斗岗位时,用这句话向上级表态,这正是在战火纷飞和百废待兴的年代所需要的气魄!然而,如今的加班作为一种常见现象,身处职场的上班族几乎都无法回避。不少企业鼓励员工加班,渲染加班者的先进事迹,有的甚至将加班当作一种企业文化来宣示。这在创新成为最大生产力的今天,人作为创新的主体不该再被当作另一种机器看待。机械性加班带来的一些效率,是以牺牲员工的潜力和创造性为代价的,过度劳累则会把员工的加班效率迅速拉低到平均值以下。一些真正富有效率的企业,大力倡导的不是“加班文化”,而是“准时下班文化”。一个明显的佐证是,日本等一些传统加班大国,正在努力纠正过度加班问题。

“加班不可怕,就怕加班有文化。”如今企业的加班文化让劳动者的休假权得不到有效落实,休假难现象较为普遍,休假似乎成了奢侈品,以致于出现为休假报假警甚至辞职等奇葩现象。此种社会心理的急剧变化使得焦虑、浮躁、茫然等消极心态很易出现。

加班文化盛行,原因较多,从大面上讲,一来,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现象在社会经济处在转型时期更易发生,企业倡导加班与“市场环境”有关。二来,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具体执行中也不完全到位。三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奈和忍耐成为员工面对加班时的“理性选择”。还有一点,企业领导者的法制观念弱化,管理水平不高,整个工作效率较低。

人们应该看到的是,即便是世界范围内的顶尖企业在此方面也有差异。有自愿让员工加班的谷歌、Facebook,他们已经让员工以公司为家了。还有被评为美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金士顿,领导者尊重体谅员工,员工也能够“士为知己者死”,此乃一种良性的企业文化。但不是每个公司都能有这种实力,谁能把公司打造得与休闲场所无异?

回头再说“摸鱼式加班”,不管从哪个方面讲,此种在加班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没有任何意义的“表演”,连企业的领导者也参与其中,已经演变成一种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不仅损害员工的权益,更危害企业的整体利益。如此与市场经济和企业良性循环发展规律相悖的职场乱象,是应该避免并坚决摈弃的。

猜你喜欢
摸鱼搜狗形式主义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稻田摸鱼记
腾讯拟147亿元全资收购搜狗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搜狗:牵头成立AI创新联盟
Shirking 9 to 5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聪明的老板不会苛责摸鱼的人
搜狗二季度财报 表现不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