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达标理论在高职高专《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24 06:28蒋佩谭严吴文君张显碧冯莉苹陈杰
智慧健康 2019年23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护患情景

蒋佩,谭严,吴文君,张显碧,冯莉苹,陈杰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00)

0 引言

达标理论由美国护理博士Imogene M.King 提出,护患互动过程模式是该理论的核心,强调在护理活动中护士与患者互动、沟通、交流、共同参与,促进预期护理目标的达成[1]。该理论凸显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了行动指南[2-3]。《基础护理技术》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要求护生熟练掌握护理操作基本技能,培养护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目前,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多以案例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教学为主,但仍存在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护生参与度不高,操作中缺乏与患者有效互动等问题[4]。本研究于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 月对2017 级大专护生开展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 级三年制护理大专一年级护生2 个班分别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8)。观察组男生5 人,女生50 人,年龄(19.8±0.94)岁;对照组男生6 人,女生52 人,年龄(20.1±0.23)岁。两组均为高考统招生,年龄、性别以及已教授的基础课程平均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两组均于第2,3 学期进行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共110 学时,平均分配于两个学期授课,授课教师完全相同。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结合案例集中讲授操作要点—教师演示操作—护生回示操作/护生听教师口令集体操作—护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师点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King 达标理论的护患互动过程模式为框架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课中开展教学,具体如下。

1.2.1 教学准备环节

(1)设计情景案例:根据我院制定的《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大纲,课题组于2017 年1-2 月到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病房收集临床典型案例各3 个,进行情景案例研讨,最后设计符合本研究实训教学的情景案例8 个,包括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输液、鼻饲法、留置导尿术、灌肠法和鼻导管吸氧法。(2)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护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每5 人一组,共11 组,每组设指导教师1 名。(3)分析情景案例:教师在课前1 周将情景案例发给护生,并指导护生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检索文献、查阅相关资料。护生分工合作,通过头脑风暴设计脚本、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目标、护理计划及措施。(4)角色分配:根据不同学习主题的情景需要,护生自主选定角色。(5)模拟演练:我院实行《实训室开放练习制度》,护生通过“护理实训联盟”提前预约实训室,利用课余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到实训室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实训室配有录播系统,全程录制护生的操作过程,护生可反复观看自己的操作过程。

1.2.2 教学实施环节

课中教师先以King 达标理论的护患互动过程模式为框架[5],护理程序为主线,灌输护患互动理念和思想。通过讲授操作要点教师演示操作护生模拟练习(见图1)护生自评模拟患者评价教师点评和小结环节完成实训教学。

图1 护生情景模拟护患互动过程模式示意图

1.3 评价方法

(1)操作考核成绩:操作成绩由平时操作考核(40%)、平时自主练习(20%)和学期期末操作考核(40%)组成。每学期分别对两组采用我院编制的操作考核评分表进行操作考核(满分100 分,包括操作技能80 分、人文关怀能力10 分、沟通能力5 分和应变能力5 分)。期末操作考核指每学期结束后随机抽取1 项护理操作项目进行考核,两学期操作成绩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2)护理行为目标达成度评价:采用闫丽娟[6]等修订的中文版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评价量表。该量表包括自主决策、个性化护理、共情及共同参与等7 个维度41 个条目,计分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总分为41~205 分,>190 分为行为目标达成度较高,163~190 分为行为目标达成度中等,<163 分为行为目标达成度较低,说明行为质量较低。(3)教学效果评价:自行设计的问卷,设计5 个条目,包括“是否激发了学习兴趣”、“感受到了学习压力”等,每个条目设“是”和“否”两个选项。课程结束后调查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操作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操作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操作考试成绩比较(±s,分)

2.2 两组护理行为目标达成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行为目标达成度比较[n(%)]

2.3 两组对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效果评价,见表3

表3 两组对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效果评价[n(%)]

3 讨论

3.1 基于King 达标理论的实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是反映护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护士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7]。本研究中课前护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结合情景案例,应用King 达标理论模拟练习操作并启动实训室的录播系统,录制护生练习的全过程。护生通过反复回看操作视频,利用视频产生的“镜像效应”[8],能从第三者的立场评价自己的实际操作过程,发现自己在操作技能、人文关怀、应变能力及护患沟通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教师引导护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改进操作过程。课中,护生通过现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展示操作过程,反馈学习效果并从护生自身、模拟患者和教师三个层面对展示环节进行评价,形成“护生反馈—多方评价—护生改进”的良性循环,护生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将King 达标理论融入到实训教学中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操作考试成绩。

3.2 基于King 达标理论的实训教学促进“正迁移效应”,提高了护生的护理行为目标达成度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护理行为目标达成度是衡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依据[9]。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King 达标理论的实训教学,强化了护生的理论的应用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行为目标达成度。通过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进行护理操作技能演练,促进了King 达标理论应用和护理技能学习的正迁移效应,即护生将课中已学到的理论应用能力和护理操作技能迁移到以后的临床实际工作当中,为护生未来适应临床护理岗位、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护理行为目标达成度水平与护士核心能力密切相关,要想实现高水平的目标,需要护生具备较强的核心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仅靠在校期间课程教学是很难实现的,护生需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提高核心能力。

3.3 基于King 达标理论的实训教学有效培养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是护士核心能力之一[10]。King 达标理论的优势在于重点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强调护患互动过程。本研究在实训操作中融入King达标理论,以护理程序为主线,指导护生以护患互动模式完成护理操作,在与模拟患者互动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建立和谐关系,通过互动收集患者的信息,强化和巩固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全面提升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本研究显示,基于King 达标理论的实训教学能有效的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与郭玲玲等研究结果一致[11]。

3.4 对护生学习情绪体验和自我效能感的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教学实施初期,63.6%的护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出现了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自我效能感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为king 达标理论应用本身要求护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加之课堂护生需要角色扮演,模拟临床真实场景,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但随着课程的开展,护生逐渐由“舒适区”过度到“学习区”,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逐渐增强。

总之,我院将King 达标理论应用于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护生未来胜任临床护理岗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了基础,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如何优化情景案例、脚本设计和提高护生安全意识及应变能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护患情景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情景交际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