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中的效果及优势

2019-09-24 06:28林晓霞庞文英陆慧
智慧健康 2019年23期
关键词:微柱受血者悬液

林晓霞,庞文英,陆慧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检验科,广东 湛江 524001)

0 引言

输血检验就是指将健康的血液输入到病人体内,用以增加血量,改善病人体内血液循环的一种方式,但在输血之前,一定要将供血者与受血者各自的血液进行血型鉴定,经过交叉试验,无凝血现象,才可以进行输血[1-2]。本文将结合对微柱凝胶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所产生的效果以及所具有的优势进行研究与分析,详情见于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12 月于我院申请悬浮红细胞治疗的患者3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8 例,女性142 例,年龄为17~79 岁,平均(49.52±5.17)岁。用两种方法做交叉配血,同时做不规则抗体测定。卡氏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为观察组,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凝聚胺配血,将供血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放于生理盐水当中,制备细胞悬液;取试管2根,分别做主侧、次侧的标记,在主侧孔内加入受检者血清25 μL 以及供血者的2 %细胞悬液50 μL;在次侧孔内加入受检者血清25 μL 以及受血者的3 %细胞悬液50 μL;加0.6 mL 低离子介质溶液于管中,混匀静置1 min,加两滴凝聚胺于管中,混匀静置,离心1 min,只保留管底的0.1 mL 液体。

观察组患者采用卡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将供血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放于生理盐水当中,制备细胞悬液;取一个凝胶卡,记录患者姓名,并在凝胶卡写上主侧、次侧以及自身,填完资料之后撕开凝胶卡封条;在主侧孔内加入供血者的1 %细胞悬液50 μL,受检者血清25 μL;在次侧孔内加入受血者的1%细胞悬液50 μL,受检者血清25 μL;在自身对照孔内加入1 %细胞悬液50 μL,受检者血清25 μL,将相应物质放置于37 ℃的环境内孵育15 min;采用临床专用离心机离心9 min。

1.3 观察标准

凝聚胺配血观察有无红细胞凝块,其中1 min 内散开为凝聚胺引起的非免疫性凝集结果,实验结果匹配;1 min 内未散开的为异体抗体引起的免疫性凝集结果,实验结果不匹配。

卡氏微柱凝胶法其中阴性显示:100 %的红细胞在凝胶卡的底部;+/-显示:100 %的红细胞在凝胶卡的下1/3;+显示:80 %红细胞在凝胶卡的下2/3;++显示:80 %红细胞在凝胶卡的上2/3;+++显示:80 %红细胞在凝胶卡的上1/3;++++显示:全部红细胞都在凝胶卡的顶部。

DP:凝胶管顶部有部分红细胞,底部有部分沉淀;PH:凝胶管内液体透明,以及少量红细胞残留;H:凝胶管内液体透明,无红细胞残留。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不同交叉配血方法结果,卡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患者出现主侧凝集12 例,次侧凝集3 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患者出现主侧凝集8 例,次侧凝集3 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合的11 例患者用卡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也不合。做不规则抗体测定,12 例患者及3 例献血者有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与卡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结果相符,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种不同交叉配血方法对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较(n,%)

两种不同交叉配血方法对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微柱凝胶技术,是由1990 年法国最先提出以及介绍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即将抗原抗体反应与凝胶分子筛技术相结合的微柱凝胶免疫试验[3]。微柱凝胶的实质为血凝试验,即是红细胞抗原抗体,在微柱腔内的凝胶介质中发生的免疫凝集反应,是将液相技术与固相技术、凝胶过滤技术、离心技术、红细胞凝集试验技术进行结合,并通过对凝胶种类的选择以及浓度的调节来控制分子筛孔径大小,使分子筛只能允许游离红细胞通过,达到分辨凝集红细胞和非凝集红细胞的目的,同时也是目前最易大规模推广、最适用于常规试验的血型血清学试验技术[4-6]。

聚凝技术是能够用于交叉配血当中,同时可对免疫抗体IgG 的能力进行检测的技术,其应用原理即首先利用地理中介质降低溶液的例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从而促进血清中抗体以及红细胞相应的抗原结合,再加入聚凝胺溶液,从而起到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的作用,形成可逆的而非特性聚集现象,并使得IgG 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以及灵敏度较强的特点,还会用于对一些不完全抗体的检测,但结合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聚凝胺容易受到冷凝素以及肝素等的影响,且如果实验中所用的试管、滴管吸头以及玻片等未满足清洁干燥要求,也容易出现融血现象。同时还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Rh 血型存在漏检的情况,同时不同厂家以及不同批次的聚凝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7]。本研究结果显示,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对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只有73.3 %。容易漏检,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可用作对ABO 的血型检验,也能够用于Rh 血型抗原检测、HDN 检测、血小板抗体筛检与交叉配血,同时也可以用作于本次实验当中的不规则筛体检查与交叉配血[8]。结合本次实验结果,微柱凝胶技术在应用于临床检验时,具有简单易操作、无需洗涤、无需对阴性结果进行确证实验以及标本的用量少、结果留存时间长,敏感性和准确率高,不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结果更符合标准化要求易于判读以及操作更加安全可靠等的优点。本次实验结果卡氏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对不规则抗体检出率达100 %。但其不足之处就是对比传统输血检验方法,成本要更高一点,同时检验时间要稍长一点,因此当有紧急输血状况时,微柱凝胶技术相对传统方式而言不占优势[9]。

临床在对微柱凝胶技术应用时,一定要求严格按照规范化进行操作,以排除人为因素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准备采集标本一定要严格按照采集标准,避免溶血以及纤维蛋白等对结果造成影响[10-11]。交叉配血则是将供血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抗原作为主侧,供血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血清抗体作为次侧。而其中的不完全抗体,则要依据间接试验用以检测和观察其血凝结果,并且一定要采用标准化加样。正确的交叉配血结果一般会取决于血液样本的正确率,从而排除由于人为因素、操作失误以及供血者血液不合格等对于交叉配血的影响[12]。

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在微柱凝胶管内,当机体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相结合后,会形成红细胞凝集团块[13]。而在一定的离心力作用之下,红细胞凝集团块可位于凝胶的表面或者凝胶的上部或下部当中。但如果红细胞未能够与相应抗体相结合,仍旧是分散的红细胞,此时经历离心力作用,红细胞就会沉降至微胶管的底部[14]。

综上所述,将微柱凝胶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中具有良好的检查效果,也不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异性较高,因此可以用作临床进行输血检验的首选[15]。

猜你喜欢
微柱受血者悬液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基于空气紊流的中空底孔微柱阵列设计及强化散热数值研究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爸爸的血为何不宜输
直系亲属可以互相输血吗?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的集成微柱阵列的微流控芯片设计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