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外括约肌皮下部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9-24 06:28陈冬凤朱文
智慧健康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外口橡皮筋肛管

陈冬凤,朱文

(江苏兴化市中医院,江苏 泰州 225700)

0 引言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外科疾病,多数都是因为隐窝腺受到感染引起的[1]。以往对于肛瘘的治疗都是采用传统的切开挂线或切开引流术,该种手术方式容易操作,患者的术中出血少,但伤口愈合期较长,部分患者会出现大便失禁等[2]。为了探寻更加高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本文就保留外括约肌皮下部手术在治疗肛瘘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到我院肛肠外科进行治疗的46 例肛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使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都已进行医院的系统检查,所有患者都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在术前1 d 均将肛门周围的毛发剃净,使患者在术前一晚服用泻药并在手术当天早晨禁食,或直接于手术当天早上进行灌肠清洁患者的肠道。若患者能够自行排便,则不需要进行灌肠。医师在麻醉前需对患者进行麻醉风险评估,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麻醉的风险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术前充分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对手术的流程及作用有较为充分的了解,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给予患者0.5 %盐酸利多卡因20 mL 肛周局部浸润麻醉,肛管松弛,予0.5 %碘伏消毒肛管直肠下段。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切开挂线术,予银丝探针自瘘管外口延瘘管探查到内口,将探针头自内口引出2~3 cm 后将橡皮筋系于探针的尾端后从内口拉出,将橡皮筋引入患者的瘘管中,从内口将橡皮筋引出[4]。将患者瘘管的内口与外口间的表皮切开后,将瘘管内的炎性组织清除干净,将患者外口切除[5]。切除患者外口后将橡皮筋适当张力拉紧合并7 号慕斯线结扎固定进行挂线治疗,在术后10~14 d 保持橡皮筋处于适当张力紧拉的状态,术后将患者的创口处覆盖上止血纱布,将无菌纱布用于加压包扎。术后第2 天鼓励患者自主排便,大便干结者予聚乙二醇4000 散软化大便,腹泻患者忌食油腻之品,予中药煎剂辨证施治,患者术后常规采用抗生素预防创口感染。患者每天要对创面进行消毒清洁,予创面双氧水及碘伏清创后,用生肌玉红膏或龙珠软膏油纱引流换药[6]。如橡皮筋出现松动,于第10~14 天再次拉紧后,7 号慕斯线固定后脱落。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保留外括约肌皮下部手术。此术式前部同对照组,即采用银丝探针和亚甲蓝溶液以及双氧水寻找患者的内口,予银丝探针自瘘管外口延瘘管探查到内口,将探针头自内口引出2~3 cm 后将橡皮筋系于探针的尾端后从内口拉出,将橡皮筋引入患者的瘘管中,从内口将橡皮筋引出[4]。将患者瘘管的内口与外口间的表皮切开后,将瘘管内的炎性组织清除干净,将患者外口切除,将橡皮筋适当张力牵拉合并后,7 号慕斯线固定后,将橡皮筋向创口外方向轻牵引后宽胶布固定在同位肛缘外皮肤,密切观察,待橡皮筋牵拉至括约肌皮下部上缘后将橡皮筋剪除抽出,将皮下部下方瘘管充分引流换药治疗便于患者引流,注意每日清除患者的炎性组织,若患者有分支瘘管,则为患者进行松引流性挂线,支管期间皮肤及皮下组织予以旷置,注意引流,待引流1 周后将橡皮筋拆除,腔道两端引流纱条松置,渐渐粘连[7]。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包括肛缘水肿、术后肛门疼痛。

1.4 统计学标准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方式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治愈率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治愈率均为100 %,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不明显,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n(%)]

3 讨论

在对肛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很多高位复杂性的肛瘘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损伤患者的括约肌功能,可能造成患者肛门不完全失禁等,且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肛瘘术后患者肛管功能达到最佳保护成为了肛肠外科医生的共同追求[8]。传统的切割挂线术虽然也能达到与保留括约肌皮下部术相同的治愈率,但与保留括约肌皮下部术相比,传统的切割挂线术在患者的后期康复中,时间较长,且容易引发患者的不良反应[9]。保留外括约肌皮下部术能够在保证患者的治愈率的同时,减少对患者肛管功能的伤害,使患者肛门的正常功能得到最大保护[10]。该手术的优点在于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率也较低,同时也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采用保留外括约肌皮下部术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保留外括约肌皮下部术在肛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不仅能保证治愈率,且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该种方式更加高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口橡皮筋肛管
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尿道外口狭窄9例治疗分析
生活中的小魔术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前列腺增生合并尿道外口狭窄在临床中的治疗体会
橡皮筋
曲安奈德联合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外口狭窄的临床报道
橡皮筋小妙用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双钳固定宫颈用于宫颈外口粘连探宫
肛瘘手术发现肛管非典型黑色素痣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