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基因联合检测在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19-09-24 06:28苏哲
智慧健康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个体化胃癌化疗

苏哲

(江阴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江苏 江阴 214400)

0 引言

胃癌在我国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属于消化系统恶性疾病,我国胃癌发病人群较高,胃癌发病初期临床表现症状并不显著,主要以恶心、反胃、嗳气为主要症状,与普通消化系统病症状极为相似,往往不被患者重视,随着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发现时,胃癌大多数已到了中晚期。目前标准的姑息化疗法是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手段,大多数晚期胃癌患者经历过多次化疗而化疗,过程中可导致患者机体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效果并不理[1]。随着医疗手段飞速发展,药物相关基因指导下实施个体化疗是治疗晚期胃癌的重要手段,化疗药物通常与细胞DNA 复制和代谢相关的关键酶类或因子等产生作用,以达到治疗的效果,每个化疗方案大多获益人群在20%左右,化疗的疗效与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以及药物本身毒性存在密切联系,经过大量临床时间证明,每一种化疗药物其对应的评估疗效相关的基因与其表达水平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多基因检测使用合理的化疗药物,对提高化疗药物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2]。因此,本文主要对多基因联合检测在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实验分析,探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间分别为2016 年1 月和2019 年7 月,研究对象为80 例晚期胃癌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各4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0 例,女性20 例,患者的年龄为45-75 岁,平均(60.28±3.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 例,女性21 例,患者的年龄为44-76 岁,平均(60.82±3.65)岁,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法:DCF:多西紫杉醇(D)[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国药准字H20063662],顺铂(C)[德州德药制药,国药准字H20023236],5-氟尿嘧啶(F)[上海旭东海普药业,国药准字H31020593],药物使用剂量为60 mg/m2,给药时间为化疗第1 天,60 mg/m2,给药时间为化疗第1-4 天,600 mg/m2,给药时间为化疗第1-4 天。

实验组患者实施多基因联合检测在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患者均采集静脉血液10 mL 进行多基因检查,检测使用肿瘤相关基因mRNA 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试剂盒,全部操作符合试剂盒相关操作标准,对患者机体的TUBB3、ERCC1、TOPOIIa 基因的mRNA 表达量,根据基因的表达情况选择恰当的化疗方案。ERCC1 低表达,患者选择药物为C,TUBB3 低表达,患者选择药物为D,TOPOIIa 高表达选择表阿霉素(E)[辉瑞制药,国药准字H20093251],若未筛选到3 个基因的敏感药物,可选择F 单药;选择FC、DF、EF 双药治疗;选择DCF、ECF、DEF 三联药物治疗,E:60 mg/m2,给药时间为化疗第1 天,其余给药剂量、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定: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病情稳定,PD:病情进展,治疗有效率为PR %+CR %。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选择为SPSS 17.0,用率(%)表示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行χ2检验,当P<0.05 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效果[n(%)]

2.2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胃癌在全球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我国发病率居世界首位,已经给我国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随着胃镜等多种检查手段的普及,胃癌早期诊断率有所提升,但胃癌极易出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使大多数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均已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只能采用化疗手段进行治疗,由于胃癌病理结构的特点,异质性较大,病因较为复杂,晚期胃癌目前仍无较为标准的化疗方案[3]。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化疗相关基因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晚期胃癌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基因组在在临床中得以应用。ERCCI 是与铂类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基因,TUBB3 是与紫衫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基因,TOPOIIa 是与蒽环类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基因[4-6通过对相关基因进行检测,能够了解患者机体对各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从本文的探究中可以发现,经过基因检测,实施个体化化疗方案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并且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7-8]。

综上所述,多基因联合检测在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降低患者发生恶心、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胃癌化疗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跟踪导练(二)(3)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