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古镇的三棵树

2019-09-25 06:38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三纲三棵树禅院

溱潼古镇最令人神往、最令人流连的是三棵树。

一棵是唐朝的国槐。老槐深褐色的主干向禅院院墙的右侧倾斜,在靠近约两米高墙头的位置,分为两股主杈,左侧的主杈在上,右侧的主杈在下,倚过墙头,又略往下伸展到禅院外面的古街上。两股主杈上又分了许多细小的杈,郁郁葱葱的枝叶生机勃勃,让一树浓荫覆盖了禅院和禅院外的石板老街,古树、古寺、古街跨越千年却依然鲜活,不由让人的心为之一动。“山中多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树木不言,人有话说”。

传说,当年董永路遇七仙女,就是这棵老槐树做的媒。只是如今,它老于世故,不再开口说话。许多青年情侣结伴而来,把山盟海誓的话写在红布条上,密密麻麻地系在它脚下的栏杆上。

第二棵是宋代的山茶树。山茶树倚墙而生,说明当年它生长环境的局促,说明它一定不是在富贵人家的庭院中长大,说明它原本布衣,靠着不屈不挠的意志,一不小心长成了“世界茶花王”。树旁有一口井,名叫浇花井。山茶花盛开的夜晚,来井边可以领略到“井中月、水中花”的意趣。

相传,南宋末年,离此不远的寺院有位凡心未脱的了缘小和尚,他与村女小花姑娘常在此幽会。后来,走漏了风声,小花投井而死,死前与小和尚相约,来世与他仍在井边相会,第二年井边就长出一棵山茶树,被赶出山门的了缘小和尚就在井边搭起茅棚养护这棵茶花。如今,山茶花盛开的月夜,俯身石栏,从井底晃动的茶花中还能看到了缘小和尚和小花的身影呢。我听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再看这棵树就觉得一树都是多情的色彩。

第三棵树不是明代的黄杨、皂荚,也不是清代的木槿,而是那出了“一门三院士,祖上是状元”的李氏谱系。这棵树比唐国槐、比宋山茶长得更茁壮、更葳蕤。李氏始祖李承霖、曾祖父李贞发是这棵树的根。“百年家训”是这棵树的根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里汲取的精华。“爱我中华、兴我家邦、少小勤学、车胤孙康、弦歌雅乐、翰墨传香、尊师益友、孝德永彰、和亲睦邻、扶幼尊长、敬德修业、发愤图强、女红针黹、娴淑贤良、诗书共读、兰桂齐芳、扶贫济困、造福一方、克勤克俭、家道隆昌。”这段李氏家训由曾祖父李贞发手书于1890年,80个字告诉后人要懂得诗书礼仪,要勤学上进,要有社会责任,要有担当情怀……这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源源不斷地滋养着溱潼李氏这棵树。现在,这树已长成参天的大树,它比唐国槐、宋山茶更高大、更生气勃勃、更吸引人们的目光。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记忆,一棵古树就是一段依然鲜活的历史。溱潼古镇有三棵古树。

(作者俞胜,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7月4日,有删改)

国学大展台

【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是用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义”者,事之宜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智”者,知也。“信”者,诚实也。五常也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即木、火、土、金、水的正常运动。《伤寒论》序中说:“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三纲的观念源自法家《韩非子》:“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西汉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根据“天尊地卑”思想,建立了三纲五常,又以“阴用五行说”,确立了“割常”理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后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正式定“三纲”之说。

猜你喜欢
三纲三棵树禅院
三棵树防水举办新客户线上总裁班
三棵树:危险的应收与消失的经销商
试论董仲舒三纲思想的正义悖论
试论董仲舒三纲思想的正义悖论
遍能法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峨眉山大佛禅院纪念馆雨中揭幕
三纲
儒家领导哲学“三纲”新解
完美
方朝晖教授“三纲”本义说新辨*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情·三棵树杯”全国诗词大赛隆重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