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9-25 13:20姜军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3期
关键词:手术时间脑出血糖尿病

姜军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纳入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n=86)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43,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n=43,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86例预后效果、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结果 预后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价值显著,可改善预后效果,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糖尿病;脑出血;手术时间

[中图分类号] R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a)-0064-02

临床对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疾病,对实施手术治疗,以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开颅手术对机体创伤性较大,且在改善预后效果方法无明显优势,为提高患者术后预后效果,故进行本次研究,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随机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选择86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其治疗后预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n=86)进行研究,分為2组(随机表),即每组样本数:43例。

实验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52~76平均:(64.0±12.0)岁;基底节区血肿患者18例,外囊区血肿患者11例,脑叶血肿患者14例;静息状态下发病患者10例,活动中发病患者33例;

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53~79平均:(64.0±12.0)岁;基底节区血肿患者17例,外囊区血肿患者10例,脑叶血肿患者16例;静息状态下发病患者11例,活动中发病患者32例。细致分析、对比两组(n=86)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①继发性脑出血患者;②颅脑手术史患者;③参与其他研究患者;④自愿退出研究患者;⑤手术及麻醉禁忌证患者。

纳入:①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患者;②自愿参加临床研究患者;③临床检查、诊断资料齐全患者;④初次发病患者;⑤出血量在20~40 mL之间患者;⑥家属知情患者。

1.2  方法

86例患者术前均禁止饮食,且术前均需服用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注射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提高术后恢复效率。

实验组: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前进行手术备皮,并借助CT扫描仪对病灶组织进行定位,根据CT扫描仪结果选取最大血肿层面,并对血肿中心点至穿刺点头皮垂直距离进行模拟测量,根据测量结果选择相应长度血肿穿刺针(万特福穿刺针)[1]。为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使用针钻一体穿刺针直接将颅骨钻穿,并使用穿刺针进行血肿组织穿刺,待穿刺结束将枕芯拔出,连接引流管进行引流[2]。术后医师需进行复查,以确保穿刺针位于血肿腔内。第一次抽吸低于1/2 的血肿量,待抽吸完毕注射尿激酶(剂量:3~5万U;方法:将其与5 mL生理盐水融合后注射),注射完毕,闭管2 h,后再次抽吸,2~3次/d,且在血肿抽吸过程中需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待冲洗液颜色变淡便可连接无菌引流袋,根据引流情况及CT检查结果拔针[3]。

对照组: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常规备皮、麻醉,于血肿最大处行一切口,切开皮层,后借助显微镜使用吸引器对血肿组织进行清除,后对血肿腔进行反复冲洗,待血肿腔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硬脑膜组织,放置引流管,进行头皮组织缝合[4]。

1.3  分析指标

1.3.1 预后效果评估  参考GOS量表评估,采用5级法对患者恢复情况评价,1分:死亡;2分:植物人;3分:重度残疾;4分:轻度残疾;5分:恢复[5]。

1.3.2 并发症发生率评估  常见感染、压疮、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1.3.3 临床指标评估  对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评估。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包括:临床指标)用t进行检验、(x±s)表示,计数资料(包括:预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以χ2进行检验、百分数(%)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实验组:住院时间(27.11±10.62)d、手术时间(43.51±11.52)min、出血量(26.32±12.52)mL、住院费用(3081±514)元;空腹血糖(6.41±1.59)mmol/L;餐后2 h血糖(8.52±3.35)mmol/L;对照组:住院时间(32.62±14.52)d、手术时间(91.33±10.08)min、出血量(227.35±12.38)mL、住院费用(12308±3504)元;空腹血糖(8.37±1.25)mmol/L;餐后2 h血糖(13.18±3.14)m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08 5,P=0.047 8;t2=20.485 3,P=0.000 0;t3=74.869 3,P=0.000 0;t4=17.084 7,P=0.000 0;t5=6.354 7,P=0.000 0;t6=6.655 2,P=0.000 0)。

2.2  预后效果

实验组:死亡1例(2.33%),植物生存2例(4.65%),重度残疾11例(25.58%),轻度残疾15例(34.88%),恢复良好14例(32.56%);预后92.02%(40/43);对照组:死亡4例(9.30%),植物生存6例(13.95%),重度残疾12例(27.91%),轻度残疾15例(34.88%),恢复良好6例(13.95%);预后76.74%(33/4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 5,P=0.351 0)。

2.3  并发症发生率

86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数据显示:(P<0.05),且实验组(13.95%)低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为自身代谢异常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且临床发病率逐渐升高,且临床血糖控制较为困难,随着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逐渐诱发血管病变出现脑出血[6]。脑出血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类型,且为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疾病,该項疾病具有较高死亡率、致残率,糖尿病、脑出血两种疾病一旦合并出现,患者病情较危急,需即刻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对颅脑组织损伤较小,故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脑出血治疗中。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多为老年患者,且机体各功能均呈现衰退现象,且自身基础性疾病较为严重,在实施开颅手术过程中,不仅手术风险较高,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微创手术实施仅需进行局部麻醉,可减少全身麻醉对机体功能的抑制,且微创血肿穿刺针为一次性血肿清除套装,该装置集针、钻一体,不仅操作较为简单,且该装置密封性较好,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且术后血肿清除完毕注射尿激酶,使血肿腔内血肿组织得到更加彻底清除,提高手术及预后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该次研究中,预后效果为92.02%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与彭跃军[7]相似性较高,彭跃军研究证实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应用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治疗中,不仅可提高血肿清除率,还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这与该次研究一致,故微创血肿清除术在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治疗中价值得到证实。

综合上述,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价值显著,既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又可改善预后效果,降低临床死亡率及血糖水平,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艳武.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23-24.

[2]  陈雄辉,张鹏杰,唐梅峰,等.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15(5):341-345.

[3]  丁俊,郭西良,徐旭东,等.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贵州医药,2018,42(6):701-703.

[4]  王学忠,周林,冯静,等.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8):58-59.

[5]  张秀彬.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在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1):83.

[6]  李格,沈铭.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22(2):160.

[7]  彭跃军.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7):131-132.

猜你喜欢
手术时间脑出血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研究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自制套筒在CO2激光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