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在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探析

2019-09-25 13:20刘子俊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列奈瑞格组间

刘子俊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中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该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作为分组方式,分别将奇数纳入参照组(38例),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而偶数患者纳入研究组(38例),予以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皮疹、腹泻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BG与2 hFPG水平、HbA1c与APN水平相对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4项指标水平均得呈下降趋势,但研究组降幅更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少(7.89%<28.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提升降糖效果,促使患者血糖处于稳定水平中,且联合应用安全性较高,故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 瑞格列奈;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a)-0075-0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常见类型之一,发病后以胰岛功能慢性损伤,并伴血糖升高为特点的[1]。同时,部分患者在发病后属于体内相对缺乏胰岛素的状态,需要服用降糖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进行刺激,以此调控血糖水平。目前,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常用降糖药物,患者服用后可虽然可通过降低小肠对糖分的吸收而发挥降糖的作用,但部分患者治疗后仍难以取得显著成效,而瑞格列奈作为短效胰岛素促泌剂,已有研究表明该药物与二甲双胍联合服用可提升降糖效果[2]。因此,該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以上两种药物,分析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作为分组方式,分别将奇数、偶数纳入参照组(38例)、研究组(38例),予以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相关检查明确病情,且符合《内科学》[3]中所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②患者签署该次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认识、精神障碍或糖尿病酮症患者;②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禁忌证者;③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参照组: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4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63±4.50)岁;病程范围在1~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31±1.50)年。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4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58±4.52)岁;病程范围在1~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5±1.44)年。对比两组上述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仅予以参照组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1)治疗,由小剂量开始服用,即初次服用0.5 g,2次/d。连续治疗3个月。

而研究组则联合应用瑞格列奈(注册证号H20130023)与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1)进行治疗,瑞格列奈0.5 g/次,3次/d。二甲双胍服用方法、剂量同于参照组。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其中血糖水平包括两个指标: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临床指标包括:HbA1c(糖化血红蛋白)与APN(血清脂联素)。

检验方法:取患者晨起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液5 mL,取3 mL应用迈瑞BS-6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FPG与2 hFPG水平进行测定,余下2 mL肘静脉血液经离心分离处理后取上层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对APN进行测定。应用H618型糖化血红蛋白仪通过微粒色谱法对HbA1c水平进行测定。

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皮疹、腹泻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FBG与2 hFPG水平相对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两项指标水平均得呈下降趋势,但研究组降幅更大,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bA1c与APN水平相对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两项指标水平均得呈下降趋势,但研究组降幅更大,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在治疗期间各有11例、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但比较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少(7.89%<28.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4],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等因素有着密切相关性,笔者分析是因为患者体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后可降低脂肪、肝脏等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肝脏无法正常的摄取葡萄糖,从而引发代谢紊乱的现象。同时,胰岛β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发挥代偿作用,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调控患者的血糖水平,但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发生功能缺陷的情况下,将会诱发2型糖尿病。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可从控制血糖,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等方面入手。

目前,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物,该药物可促进葡萄糖与肝脏组织与胰岛素敏感性的提升,以此发挥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与此同时,患者服用后有助于减少肝糖原的合成,对血糖进行控制,但部分患者反映单一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疗效起效慢,并且在长期服用后极易引发不良反应。经临床分析后认为,为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升降糖效果,可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瑞格列奈,以实现稳定患者血糖水平的治療目标[5]。瑞格列奈作为一种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服用后可同患者胰岛β细胞膜上受体有效进行结合,并关闭受体性钾离子通道,促使胰岛β细胞去极化,通过开放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促进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提高,促进胰岛素分泌后减少他肝糖成分的输出,已实现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的过程。该次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前,两组FBG与2 hFPG水平、HbA1c与APN水平相对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4项指标水平均得呈下降趋势,但研究组降幅更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少(7.89%<28.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说明,研究组联合用药的方式显著优于参照组,且联合用药能够共同发挥降糖效果,避免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皮疹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可为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供有力帮助,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青员,朱静和,蒋凤,等.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5):39-44.

[2]  胡志银.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9):64-65.

[3]  张丽坤,周晨虹.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6-7.

[4]  庞智鸿.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1-22.

[5]  王新芳.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34):136-137.

猜你喜欢
列奈瑞格组间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