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术患者麻醉方式对术后感染与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评价

2019-09-25 13:20叶孝银郑咏坤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3期
关键词:术后感染血流动力学血糖

叶孝银 郑咏坤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手术患者麻醉方式对术后感染、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实验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外阻滞麻醉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血糖指标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方案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此种麻醉方案对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糖指标的影响较小,麻醉方案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 糖尿病手术;术后感染;血流动力学;血糖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a)-0043-02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所处的高血糖状态不仅会影响眼部、肝部等组织其观点功能,也会为细菌提供生存条件,故而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相对较高[1]。在临床医学领域,手术患者麻醉方式也被看做是术后感染、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与血糖水平的影响因素。该研究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意在分析88例糖尿病手术患者麻醉方式对术后感染、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医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44~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1.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4~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1.1)岁。经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手術开始之前,两组患者均接受阿托品联合苯巴比妥肌肉注射。阿托品的用药量为0.02 mg/kg,苯巴比妥的用药量为0.15 mg/kg。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理、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体征。

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麻醉方式为常规全身麻醉方式。麻醉工作开始以后,麻醉医师需要为患者注射芬太尼-4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以完成麻醉诱导。前述药物的注射方式为静脉注射。在麻醉诱导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呼吸机的参数为氧气吸入浓度98%,通气频率需控制在12~16次/min之间,CO2分压变化需控制在35~40 mmHg之间。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硬外阻滞麻醉。麻醉实施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第9胸椎与第4腰椎之间的间隙作为穿刺点,开展穿刺,随后注入2%利多卡因与0.33%丁卡因。在硬膜外阻滞麻醉起效以后开展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的全身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在手术实施期间,医护人员会让患者吸入七氟烷,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与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血糖指标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统计,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感染情况

实验组2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症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4.5%,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症状,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8.2%。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

2.2  术后血流动力学情况

该研究所使用的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为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血流动力学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术后血糖状况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值在(6.8±1.2)mmol/L之间,对照组患者的血糖值在(7.3±1.1)mmol/L之间,实验组的血糖值优于更接近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2,P<0.05)。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患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仍会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特点。受并发症与自身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需要借助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由于患者体内血糖水平与皮肤组织的含糖量相对较高,故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外科治疗方案易导致术后感染的出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应激反应也会导致患者血糖上升,进而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如糖尿病患者在手术麻醉后易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皮质醇和儿茶酚胺等应激性激素分泌的增加,会让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有所上升[2]。患者内环境稳态的改变,易导致患者出现血糖上升等症状。

根据该研究的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糖指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不同的全身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患者血糖值较高的情况下,患者内环境稳态的变化会给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导致的免疫细胞功能受限问题会让细胞的杀菌能力与吞噬能力有所下降,抗体数量的降低,会让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概率有所增加。就本研究而言,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方式有助于减少穿刺部位与外界皮肤组织的联通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病毒及细菌的不良影响,也可以避免穿刺区域感染症状的出现。同此种麻醉方式相比,常规全身麻醉手段并不能对手术过程中的伤害性信号的传导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方式也可以在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度的基础上,控制儿茶酚胺等应急性激素的分泌,故而此种手术方式可以在保持患者心理稳定、血压稳定与血糖稳定的基础上,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有研究者认为,长期的血压控制方案与血糖控制方案在组织糖尿病并发症发作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在硬膜外麻醉方式应用于患者全身麻醉以后,医护人员在围术期仍然可以借助胰岛素治疗等方式,控制患者血糖指标[3]。硬膜外麻醉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方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以后,相关人员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手术方案,如患者存在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确定麻醉方案,并要及时开展麻醉监测工作。一般情况下,麻醉监测工作主要涉及到了BP检测与ECG检测等多方面因素,与循环动力学变化有关的内容也可以纳入到麻醉监测内容之中。为降低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医护人员也需要对患者的尿量进行检测,以便在判定患者肾功能状态的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根据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案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肯定,如有研究者认为,此种全身麻醉方式有助于维持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血糖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4]。该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之相似。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方案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此种麻醉方案对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糖指标的影响较小,麻醉方案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  占芳琴.糖尿病手术患者麻醉方式对术后感染与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8):12-13.

[2]  陈丽君.糖尿病手术患者麻醉方式对术后感染与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8):34-35.

[3]  阮雁捷,郭冠军,冯玉,等.糖尿病手术患者麻醉方式对术后感染与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7):3933-3935,3939.

[4]  胡红侠,王熙.老年糖尿病手术麻醉管理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9):42-43.

[5]  谢秋红.右美托咪定对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糖水平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65(20):65-66,69.

猜你喜欢
术后感染血流动力学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椎管内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变化研究
剖宫产术后感染因素分析报告
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