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2019-09-25 13:20郑静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3期
关键词:雌二醇黄体骨质疏松症

郑静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280例纳入实验组,而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正常骨密度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身高年龄、病程、体重指数、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具有可对比性。结果 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低水平雌二醇。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因素很多,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年纪大、病程长、体重不达标、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升高以及雌二醇分泌降低,都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相关。临床上采取有效针对这一类患者。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骨密度;微量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a)-0052-02

通過实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非糖尿病患者则不宜发生,这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降低且骨吸收明显增加,导致椎体和非椎体容易骨折,给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易骨折的危害[1-2]。因此,临床上研究根据患者形成因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在实验中精准分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根据总结出的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该次研究2014年5月—2018年5月探讨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对该院接诊的28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发病时间、人群进行研究,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试验选取该院在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280例归为实验组,而选取该院收治的正常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280例,实验组男性为140例,女性140例,年龄为65~80岁;对照组选男性130例,女性150例;年龄为60~75岁。

1.2  方法

测定患者空腹,餐后1 h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测定患者空腹胰岛素、餐后1 h及2 h的胰岛素、和患者体内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的分泌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血糖和胰岛素的情况。实验中主要运用测定方法:氧化酶化测定放免法测定。

1.3  统计方法

借助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发现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因素主要与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体重指数以及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低水平雌二醇有关。除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外,两组患者其他基础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研究显示,实验组年龄相大于对照组年龄,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高龄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状的因素之一。两组患者男女比例中,实验组女性大于对比组,证明了女性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较大。实验组中病程高于对照组,糖尿病长短同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呈现正相关,长期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实验组体重普遍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偏瘦易发生骨质疏松,体重对于机体骨骼系统的相关作用。促卵泡生成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水平值越高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实验组中雌二醇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较高的雌二醇的含量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原因可能为雌激素通过同雌二醇结合使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增强,通过白介素促破骨细胞的活性[3-4]。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因素很多,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年纪大、病程长、体重不达标、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偏多以及雌二醇分泌偏低,都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相关。临床上采取有效针对这一类患者。骨质疏松分为特发性也称(原发性)多好发于儿童,中年,绝经的妇女。继发性相对发病率较高,有由多种因素造成,该研究将发病原因归结为11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妊娠、哺乳期妇女更是高发。老年人营养性缺乏:常见的是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肝病。肾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老年人使用过多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都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常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人群都可能导致老年时期的骨质疏松;局部性的骨质疏松:常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胃肠性骨质疏松:常见于吸收不良胃切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相关性骨质疏松: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还有Mast-Cell病等。其他原因: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5-6]等。

当前糖尿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而骨质疏松属于一种代谢骨骼疾病,在疾病的早期难以被发现,因此致残率非常高。因此临床上找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预防具有非常要研究意义[7]。糖尿病患者具有高渗性利尿,导致机体的钙、磷和镁大量流失,引起骨量减少,而胰岛素不足影响机体蛋白质合成,引起骨基质合成减少,最终使骨密度降低,形成骨质疏松症状[8]。在生活中2型糖尿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迈开腿,多运动,有效控制血糖,血糖得到控制就能控制骨量流失,从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适当的负重锻炼、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饮食可以强健骨骼,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症。除了饮食和运动之外,戒烟限酒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也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也极为重要。

综上所述,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女性、年龄大、病程长、体重偏低、高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分泌、低雌二醇分泌。在临床治疗上应根据这些相应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兰芳,王玉洁,王友强,等.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3):196-198.

[2]  赵向东,卢海龙.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15(11):1143-1144.

[3]  孙丽莎,刘润萍,陈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山东医药,2012,55(17):92-95.

[4]  俞琳.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147-148.

[5]  曾晓燕,杨慧英.细胞因子与糖尿病骨质疏松[J].医学综述,2012,9(3):424-426.

[6]  Liang H.Analysis on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Clinical Medicine & Engineering,2017,24(9):1324-1325.

[7]  尤文,刘瑞,孙菲,等.性激素对老年男性T2DM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6):1587-1589.

[8]  Luo Y, Mao XM,Zhang LL,et al.Clinic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Practical Geriatrics,2012,26(5):380-382.

猜你喜欢
雌二醇黄体骨质疏松症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微雌二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18~F-雌二醇的质量控制研究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观察
戊酸雌二醇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