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

2019-09-25 13:20吴小凤郑剑菁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3期
关键词:乳腺癌情绪护士

吴小凤 郑剑菁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于该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抽取66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双盲法分组,纳入实验组的33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纳入对照组的33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血糖控制结果均显著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

[关键词] 乳腺癌;2型糖尿病;心理护理;不良情绪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a)-0127-02

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中包括乳腺癌,是异质性疾病,发病部位主要是乳房腺上皮组织,致癌因子较多,患者乳房腺上皮细胞可发生异常增生及基因突变,发病率逐年增加,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分析获知,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常见,呈现为年轻化趋势[1],精神压力较大,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较为严重,可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多数情况下,患者预后较差,基于此,临床上提出了加强患者护理干预的要求,尤其是心理护理。该次研究2018年2月—2019年1月间纳入66例患者,研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该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66例,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33例,年龄28~75岁,中位年龄56.9歲,乳腺癌Ⅰ期、Ⅱ期、Ⅲ期分别是8例、18例、7例;对照组患者33例,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56.5岁,乳腺癌Ⅰ期、Ⅱ期、Ⅲ期分别是7例、17例、9例。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纳入对照组的33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护士应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及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及记录,做好患者并发症预防及用药护理,另外,护士应给予患者实施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等。

纳入实验组的33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处理:①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乳房对于女性来说较为重要,是第二性征,乳腺癌手术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后,往往改变患者胸部形态,对自身形象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尤其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担忧情绪、悲观情绪、恐惧情绪等均较为严重,因此,应给予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入院后,给予患者全面评估及了解,对患者心理状态、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等信息进行充分掌握[2],构建个性化护理方案。护士应关心患者,真诚对待,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积极沟通患者及其家属,态度亲切、热情,促进患者更加信任护士。②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不同的患者来说,生活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心理状态存在明显差异性,因此,开展心理护理期间,应针对患者实际心理状态进行对应护理干预。给予充满绝望情绪、恐惧情绪甚至拒绝配合治疗的患者及时沟通,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详细讲解,内容涉及疾病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手段、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等[3],告知患者预后,利用成功案例讲解来促使患者治疗疾病信心剧增,护理期间保证语气轻柔,利用良好沟通技巧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心理波动及护理需求,避免言语不当,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时,告知患者勇敢面对疾病的重要性,劝导患者尽量心态平和。给予充满悲观情绪、焦躁情绪及压抑情绪的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时,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应耐心回答[4],将患者担忧解除,尽量满足患者各项合理护理需求,告知患者通过听音乐来放松心情。③放疗、化疗期间心理护理干预。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术后应辅以放化疗,容易引发食欲减退、脱发掉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可加重患者心理压力,因此,护士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引导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促进患者不良情绪有效减轻。

1.3  效果研究

SAS评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数据测评,SDS评分利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数据测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利用该院自拟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测评[5]。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血糖控制结果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精神压力较大,不良情绪较为严重,可对患者疾病发生及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分析得出,负性情绪可对患者治疗及预后造成一定干扰,可升高患者血糖,分析原因,与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量增加存在一定关联,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应给予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护患关系和谐,护理期间,应给予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放化疗期间,为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可有效疏导患者紧张情绪、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医护人员应充满同情心[6],专业素养应不断提升,利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来改善患者预后,另外,护士应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问题,保证患者情绪稳定,促进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促进患者术后迅速恢复。

分析得出,组织含糖量增高,可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从而诱发皮肤创面感染。心理护理期间,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情况,针对患者不良情绪开展宣教,指导患者利用宣泄法来发泄不良情绪,利用升华法来转移患者矛盾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时,护士应利用通俗易懂语言来帮助患者调整不良心理,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护理服务及相应治疗,确保患者手术治疗、放化疗顺利开展。另外,护理期间,应加强患者饮食控制,告知患者严格控制糖分摄入。

相关文献报道,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矫正患者不良行为,可对患者错误认知进行有效纠正,可辅助患者构建健康行为模式,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转良,可促进患者疾病发展及转归有效好转。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秉持高度同情心进行护理,耐心、細心护理患者,密切监测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该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血糖控制结果均显著改善。结果证实,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行性较高。

综上,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疏导患者各项不良情绪,并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运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廷臻.46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3):104-105.

[2]  赵君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应用紫杉醇药物化疗的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50-151.

[3]  宋玫瑰,袁慧蓉,高泽君,等.基于心理评估的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8,25(5中旬刊):106-108.

[4]  颜倩.心理护理对乳腺癌切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6):280-281.

[5]  朱娟,陈小辉,刘芬.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校医,2016,30(1):19-20.

[6]  任玉芳,张婷,姚彩霞,等.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应用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1):165-168.

猜你喜欢
乳腺癌情绪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最美护士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