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2019-09-25 13:20王征琼谢宇红江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3期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腹腔镜手术糖尿病

王征琼 谢宇红 江平

[摘要] 目的 研究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及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于该院2018年1—10月收治的高龄结直肠癌患者中抽取62例,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组,糖尿病组31例患者,非糖尿病组31例患者,均开展腹腔镜手术及围术期护理。结果 对比非糖尿病组患者,糖尿病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及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对患者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 高龄结直肠癌;糖尿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a)-0137-02

高龄标准是>75岁,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均较为特殊,容易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常见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析得出,外科手术中危险因素诸多,糖尿病是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高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研究发现,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较高[1],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不良预后。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处理较难。因此,临床上对如何有效护理围术期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该文对该院2018年1—10月间收治的62例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及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如下研究及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随机抽取62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研究对象,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成糖尿病组31例、非糖尿病组31例。糖尿病组男女比20:11,年龄76~92岁,中位年龄80.3岁;非糖尿病组男女比21:10,年龄77~93岁,中位年龄80.5岁。对比两组患者入组数据后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均开展腹腔镜手术及围术期护理,严格依据腹腔镜手术规程操作,同时辅以以下护理干预:①术前。对患者血糖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人员是糖尿病小组成员,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营养摄入合理,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变化,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护士应告知患者对高脂肪、高糖及高盐食物摄入进行严格控制,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及低糖流食。指导患者在餐后0.5 h开始适量运动,促使患者糖利用有效加强。另外,护士应指导并监督患者合理使用降糖药,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遵医嘱开展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术前血糖、空腹血糖标准是<13.9 mmpl/L、5.6~8.3 mmol/L。②术中。护士应保证患者所处病房温湿度合理,分别是22℃~25℃、55%~60%,对患者外露身体进行适当遮盖以避免患者着凉、感冒。护士应对患者心电图进行严密监护并补充平衡液,监测患者血糖水平间隔时间是1 h,使用血糖检测仪完成该项操作,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进行葡萄糖及胰岛素适度补充,比例是2~4:1,若患者血糖含量过高,护士应停止加注葡萄糖[2]。若患者心电图监护显示心肌缺血,护士应在术后将患者送至重症监护室,监护2 d后再酌情处理。③术后。护士应监测患者术后3 d后血糖水平,每天监测4~6次,术后第4天至出院期间,护士应每天监测患者1~2次血糖,血糖浓度范围7~10 mmol/L,每天为患者输液2 000~2 500 mL,确保供给150 g葡萄糖至250 g葡萄糖。另外,护士应为患者主要补充蛋白质及氨基酸、钾,促进患者抵抗力有效提升、伤口快速愈合。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患者输液速度,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对输液顺序进行科学调整[3],术后禁食期间,护士应根据患者血糖及尿糖水平对葡萄糖、胰岛素比例进行严格控制。术后,护士应使用身体松弛治疗法或者注意力转移法来发挥止痛作用,必要时,护士可遵医嘱为患者提供止痛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疼痛。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对比非糖尿病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来说,抵抗力下降,各项生理机能呈现为衰退状态,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可显著增加患者组织愈合不良、心血管意外、酮症酸中毒、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可增加外科治疗风险性[4],因此,临床上提出了围术期护理,目的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控制患者血糖变化。护理期间,护士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指导,对患者血糖进行合理控制,确保血糖波动处于正常范围内,另外,护士应给予患者开展放松护理,利用头部放松法、四肢放松法促进患者身心放松[5]。头部放松法实施过程中,护士应指导患者闭目并集中注意力于头部,将嘴唇紧闭,将舌头压紧,至患者感到两侧面颊紧张为宜,然后指导患者将牙关松开,重复动作。四肢放松法实施过程中,护士应指导患者将手腕弯曲并将两手握拳,将肱二头肌绷紧,然后耸肩,脚趾朝上,将双腿轻抬,抬起后,指导患者将脚尖勾起下翻,然后逐渐松开,至正常位置,将双腿下方,重复动作,每次锻炼30 min,每天锻炼1次。

相关性文獻报道,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及围术期护理期间,护士应给予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内出血观察、切口护理、造瘘口护理、术后运动指导等,若患者疼痛剧烈,可采用止痛药物治疗。术后,护士应确保患者使用的引流管及减压管通畅,对患者引流液量、性质及颜色进行细致观察,对是否发生内出血进行判断,若患者引出血性液体、脉搏加快、口渴、烦躁、心慌等症状,伴随血压下降症状,应及时通知临床医生,提示患者出现内出血。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运用频繁,切口裂开、感染发生率均较低,但是,护士也要定时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情况,若患者发生切口疼痛、发热、红肿或者发现硬结存在,应给予患者开展红外线局部照射[6],每天治疗2次,每次治疗0.5 h。给予切口出血、渗出患者实施安抚、解释等护理,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叮嘱患者不必惊慌,护士应立即上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另外,护士应保证患者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在患者每次排便后,使用温和生理盐水对其进行清洗,给予周围皮肤出现糜烂患者涂抹氧化锌油膏,术后2周,每日使用指套对患者造瘘口进行定时扩张,可有效避免出口狭窄。临床实践证实,术后早期活动可对患者胃肠蠕动起到促进作用,可促使患者呼吸系统功能、胃肠功能有效改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该组结果:对比非糖尿病组患者,糖尿病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略高,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及围术期护理,可行性较高,可促使患者手术耐受性增强,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出院。

综上,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及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水俐,胡海峰.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98-99.

[2]  宋朋.高龄糖尿病患者经阴道全腔镜直肠癌根治术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106-107.

[3]  帅敏,周纯,陆凤英,等.护理干预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7):67-68.

[4]  樊雪芹,于浩.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2016,24(1中旬刊):32-33.

[5]  俞文娟.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围术期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1):97-99.

[6]  王立春.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处理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11):1721.

猜你喜欢
围术期护理腹腔镜手术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腹主动脉瘤75例围术期护理思路构建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