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9-09-25 13:20田玉苑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3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田玉苑

摘要]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88例,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44例,对比分析葛根素与甲钴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经过该次观察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41/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18%(30/44),(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肌电图、红细胞山梨醇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空腹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较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a)-0183-02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为痛温觉缺失、肢体深部钝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加重[1]。神经病变具有慢性、远端、对称特性,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临床上目前采用的是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该文叙述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88例,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了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患者44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64±5.8)岁;对照组患者44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4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12±4.7)岁。88例患者糖尿病的病程为2~3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了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及精神障碍的情况,对比实验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年龄、病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经患者和家属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主要控制血糖,是血糖平稳达标,控制好血压、血脂,加强足部的护理,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要合理的安排患者的饮食,补充神经营养剂,如B族维生素、抗氧化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及时的对症治疗[2]。

1.2.1 对照组  在药物治疗上对照组患者选用的甲钴胺口服药,其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41003。3次/d,1片/次(0.5 mg),或根据医嘱进行酌情增减,连续服药8周[3]。

1.2.2 实验组  对于实验组患者用药采用的是葛根素注射液,批准文号为H20043657。静脉滴注:200~400 m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5 d为1个疗程,可连续使用3~4个疗程[4]。如果患者的年龄偏大,要根据医嘱用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对比分析患者神经肌电图、红细胞山梨醇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患者空腹的血糖值以及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血糖得到了控制,其临床症状消失正常为显效;患者在治疗后,血糖基本得到了控制,临床症状基本改善为有效;患者在治疗后,其血糖没有得到控制,其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的趋势为无效[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选取了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41例(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0例(68.18%),其对比结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经过该次治疗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神经肌电图、红细胞山梨醇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空腹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实验组患者的神经肌电图,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为(42.7±3.7)m/s和(38.6±3.2)m/s,治疗后为(51.8±3.8)m/s和(43.2±4.1)m/s;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42.6±3.8)m/s和(38.8±3.1)m/s,治疗后为(47.6±4.1)m/s和(40.8±3.4)m/s。对比结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逐渐增多,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的症状比上肢多见。其表现为肢体麻木、腹胀、疼痛出汗等。其发病的机制上不完全清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长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有着直接的关系,长期高血糖的状态以及胰岛素抵抗的状态,导致大动脉、小动脉病变,血液不能有效的供应对四肢的神经,因此神经就会病变,受到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6]。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严格控制血糖,阻断因高血糖状态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反应。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多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葛根素是从中药葛根中分离的,具有扩冠作用的异黄酮类衍生物。可以增加脑血流,降低血管的阻力。具有降糖的作用,可以改善糖耐量。进入人体后可以修复并保护胰岛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的同时,还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7]。葛根素在短时间活化患者的血管,软化血管壁,增加平滑肌的弹性,减少血管阻力增大血流速度,改善血液循环。有抑制蛋白子非酶糖基化的作用,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进而治疗患者的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

经过该次观察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41例(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0例(68.18%),对比结果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肌电图、红细胞山梨醇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空腹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對患者实施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良好,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流变学也得到了改善,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凌霄,温宏峰,才丽娜,等.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肌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8):1929-1932.

[2]  李俊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9):34,36.

[3]  王凌.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3):434-435.

[4]  张丽玮.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4):410-411.

[5]  杨云花.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效果评估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58-159.

[6]  董富宏.葛根素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114-115.

[7]  佟苏东,葛爱利.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3例[J].河南中医,2015,35(7):1698-1699.

[8]  朱建国.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1):232-233.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