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班课的移动云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9-09-25 04:56王燕李建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信息化

王燕 李建民

[摘要]目前,基于云技术的移动智能手持教学辅助设备的应用已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蓝墨云班课APP平台的使用,探索高职中药学专业核心课《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移动云教学模式,反思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为更好地在高职专业课中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做基础。

[关键词]移动云教学;蓝墨云班课;中药鉴定;信息化;优劣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7(c)-0187-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intelligent handheld teaching aids based on clou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trend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Through the use of APP platform in blue ink cloud clas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bile cloud teaching mode of the core cour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pecialty TCM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reflect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process of the course,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better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ty courses.

[Key words] Mobile cloud teaching; Blue ink cloud cla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zation;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理念。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非常普遍,其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连接已经具备了移动学习的基础。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多数不缺乏学习的热情,但需要教师有效的调动;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能力,但应用能力低于本科大学生;对互联网接受度高,但用于手机购物、网络游戏现象较多,主动为职业学习规划较少;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不能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下去,需要教师的监督。目前,手机全方位进入生活,学生对手机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如何让高职学生的智能设备,尤其是移动设备成为学习的工具,创造学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条件,已成为教学关注的课题。

云教学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该活动结果将由活动过程的行为大数据全面呈现,并基于该大数据实施客观的科学管理[1]。移动云教学是云教学平台[2]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人工智能,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一项信息化技术[3]。蓝墨云班课作为目前国内可以提供课堂教学行为全数据并形成课堂教学大数据的移动云教学平台工具,把高职课堂与手机移动终端有效地连接起来,使手机变成了很好的辅助学习工具,为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其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大数据分析也为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经多门学科实践教学证明,移动教学平台对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课堂互动有着积极的作用[4-7]。

《中药鉴定技术》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开发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中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課程。该课程在传统教学中以实物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主要在课堂。但由于认药种类多,进度快,学生掌握知识往往不牢固,易混淆,再加上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强,一些学生产生了学不好就放弃的念头。采用蓝墨云班课软件学习中药鉴定课程,学生只需要手机下载APP,添加教师创建的班课号码,就可以进入本班平台实现课程的线上线下移动翻转课堂的学习。其利用手机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提高了师生的互动效率和教学效果,使教学变得轻松、有趣、简单、高效[8]。

1使用移动云教学的优势

1.1蓝墨云班课将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融入教学

蓝墨云班课是基于移动互联环境实现的移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主要包括五大模块,具体如下。①班课详情:如班课的邀请码、学习要求、学习进度、考试安排等;②班课的成员信息:在此模块可以实现课堂签到以及了解班课成员学习班课资源的进度和所获得的经验值;③班课的资源:包括上传到班课的各种学习素材,如教案、课件、视频等;④班课活动:包括测试、答疑/讨论、头脑风暴以及投票/问卷等;⑤通知模块:可以及时发布课程信息。云班课在技术上具有使用便利性、资源获取性、交流多样性、跟踪及时性、软件可扩展性的特点[9],教师可采取微课视频、头脑风暴、投票、测试等多种学习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1.2改变传统以课堂为主的教学环境,将教学内容充分融入课前、课后学习,拓展了学习时间

基于云班课平台中药鉴定课的教学模式设计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如表1所示。上课前,教师将课件提前发布于云班课学习资料中,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经验值,如有疑问教师可在线解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展示,学生小组学习知识,教师指导实践。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在课后登陆蓝墨云班课,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继续学习[10]。在中药鉴定课中,掌握药材饮片的性状特征、识别药材饮片为学生的主要技能目标,学生在实验室内观察中药时,在教师的指导下仔细观察药材饮片的形状、大小、颜色、断面、表面特征,通过手机、坐标尺等工具拍摄中药图片,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拍摄质量最佳的图片上传至云班课中,课下教师对拍摄的图片进行点评,学生可以再次识别中药,复习药材饮片特征,同时通过点赞点评学习其他小组作业,找到自己学习的不足,以争取下次取得好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1.3将行业知识及技能经验等课外知识融入线下学习,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对专业了解不深,兴趣不足。专业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云班课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教师可以将行业前沿、技术标准以及在校内实验室不能看到的实物通过网络资料分享给班课学生,如在中药鉴定课的云班课中,我在资源项目中分享了岗位中药显微粉末的实验规范操作视频,当学生在显微镜下找不到显微结构时,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制片过程,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找到自己操作的问题,继而进步。对于一些中药的伪品,由于学校实验室不多,教师可通过网络分享,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产生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对比正品药材,记住药材的鉴别特征。通过云班课资源的学习,学生不用走出校园,便可了解除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了学习的空间,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心,能够明确学习目标。

1.4增强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云班课上,教师可以设置分组学习(依据学习能力、性别等)。在课堂上,小组完成当堂课认药任务后要上传中药图片,小组间可在课下互相点评点赞,教师给予优缺点点评和成绩评判,一方面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增进了同学间、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某个知识点的讨论话题,大家充分各抒己见,同时将微信评论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网络游戏的方法应用在课堂上,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了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扭转了课堂“睡一片”,课下“老师不见面”的现象,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1.5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诊断与分析,促进了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发展

教师通过云班课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中药鉴定课使用蓝墨云班课教学为例,当教师魅力值达到200以上时,云班课后台便会对教学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班课汇总/明细数据”和“班课教学报告”两部分,如图1。其中班课教学报告可为教师挖掘可视的数据模型,教师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就可以做基于课堂云教学数据的实证研究,如图2可查看课堂活动报告,如图3、图4、图5(见封三)可了解学生的学情报告。教师根据数据反映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对于经验值较低的同学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性学习建议,如图6(见封三)。

2移动云教学的不足与改进

2.1教学资源的积累不足

由于专业的多样性,云班课中虽有较大数量的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11],但专业的针对性还不强,只有大量与教学相关的有意义的信息做基础,如微课、图片、音频、视频等,课堂活动才能有效开展。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充分备课,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大量教学资源,制作微视频,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2强大的信息技术对校园网络技术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的云课堂是一种基于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高效、互动、有趣的新型课堂,云教学的使用要求在网络条件下进行,尤其是一些视频的观看,因此对校园网的硬件配套设施有较高的要求[12]。大部分同学不情愿使用的自己的移动流量,尤其对于住宿生,其使用流量更多,如不能提供经济甚至免费的网络条件,会对云教学的使用产生较大的阻力,因此,校园网络通畅才是顺利开展云班课的物质保障。

2.3云教学下的教学方法改变

云教学下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角色和思想的转变,作为学习的鼓励者及引导者角色的比重应逐渐增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教學、解决问题为导向等,引导、激发、鼓励、监督学生,不断学习、反思总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信息化资源的积累对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教师应成为新时代大数据分析型教师

在中药鉴定课中应用云班课的小样本实验显示,利用手机开展的云班课教学的学生参与度较好,在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上都有了一定提升,但在长期的教学实施中学习效果如何,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进行验证和探索。因此,在教学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应是自己课堂教学大数据的拥有者,教师应以课堂教学大数据为实证,综合应用各种云教学平台的优势[13],通过真实客观的数据挖掘出有规律、有价值的理论或者观点,继而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行动的有效性[14]。

云教学属于新时代的发展产物,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良和创新,其在高职药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云班课利用手机等智能移动互联终端设备展开移动学习,使得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和智能移动学习的有效整合、高职传统学习与移动学习的有效衔接。移动智慧教育和教学大数据服务必将成为教育时代发展的主流[15],职业教师应积极迎接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在教学中不断实践进步,积极打造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远程网络精品课程,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商桑,靳新.云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5.

[2]许文芝.基于大数据的云教学平台设计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10):119-121.

[3]颜珍平,颜谦和,刘志成.高职院校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信息技术教育,2017,(4):173.

[4]魏敬民,吴美玲.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APP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201-204.

[5]陈谦峰,蔡华珠,谢斌.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法在《内经选读》课程中的运用[J].光明中医,2019,34(2):330-332.

[6]张晓婷.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课堂管理探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1):51-54.

[7]陈梓珊.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17-18.

[8]王妍入.蓝墨云班课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49):341-342,355.

[9]殷红梅,俞国红.基于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的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研究[J].人才培养,2016,(12):85.

[10]山少男.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以《网络媒体应用》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37-139.

[11]尹磊,马质璞.大数据背景下推进课堂教学智能化诊改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9,18(1):56-60.

[12]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2016,(5):114.

[13]刘清昆.云教学平台下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创新[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5):31-35.

[14]刘清昆.“互联网+”时代教师培训的行动构想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8):24-29.

[15]邢伟.手机移动终端下高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职教通讯,2017,(3):70-73.

(收稿日期:2019-01-28  本文编辑:祁海文)

猜你喜欢
蓝墨云班课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蓝墨云班课手机平台在班会活动中的应用
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信息技术学科的合作学习应用
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