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辅助通气治疗的影响

2019-09-25 04:56刘光月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血气指标呼吸衰竭

刘光月

[摘要]目的 探析呼吸衰竭患者行輔助通气治疗中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辅助通气治疗的64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ICU入住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总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再插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PaO2、SaO2、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PaO2、SaO2、pH值均高于干预前,PaCO2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PaO2、S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总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衰竭患者行辅助通气治疗中施以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并缩短通气治疗时间,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衰竭;辅助通气治疗;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血气指标

[中图分类号] R473.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7(c)-021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care team intervention on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undergoing assisted ventilation therapy. Methods Sixty-four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ho were treated with assisted ventil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he intensive care team intervention. The blood gas indexes ([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PaO2],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aO2],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PaCO2], pH valu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CU stay time, invasive ventilation time, total ventilation time, total satisfa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reintubation an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fec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O2, SaO2, PaCO2 and pH valu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The PaO2, SaO2 and pH valu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PaCO2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aO2, SaO2 and pH value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CO2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CU stay time, invasive ventilation time and total ventil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with assisted ventilation, the use of intensive care team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lood gas indexes,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ventilation treatmen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elated adverse events, and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Respiratory failure; Assisted ventilation therapy; Intensive care team; Blood gas index

呼吸衰竭症状主要因患者机体严重受创或由肺部、呼吸道等疾病导致肺部换气、通气功能发生障碍,使得机体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滞留等,若不及时治疗将危及患者的性命安全[1-2]。目前治疗呼吸衰竭常采用辅助通气治疗,通过辅助通氣治疗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通气、换气功能,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但该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在人工气道建立、撤机过程中,患者生理、心理上易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使得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较差,继而可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3-4]。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辅助通气治疗的64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辅助通气治疗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辅助通气治疗的64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全部患者经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关于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5],并符合机械通气治疗的指征,并已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者或患有精神类疾病者;②合并严重恶性肿瘤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4~76岁,平均(62.52±3.85)岁;基础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支气管哮喘10例,重症肺结核6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53~77岁,平均(63.52±3.15)岁;基础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支气管哮喘12例,重症肺结核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气道通畅、营养支持、抗感染及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施以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该小组成员由临床经验丰富、技能考核优秀的专科护士、护士长组成,小组定期组织学习呼吸道、呼吸机的科学管理知识;呼吸机相关通气模式的参数设置调节;拔管或撤机的标准;肺部感染的评估标准;有创与无创过渡时机;插管注意事项;或是临床护理交流沟通等技巧。

(2)呼吸机使用干预。①根据患者耐受情况为其施以合适的插管方法,病情严重需长期住院者可予以经鼻气管插管,并以管径较大为宜,便于患者后期吸痰、纤支镜治疗等工作开展;②注意每隔1~1.5 h对患者进行体位更换,床头抬高角度可在30°~45°,以促进患者气管内分泌物排出,并避免发生胃食管反流;③每日定时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根据患者口腔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如0.05%氯已定液(深圳南粤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104),3次/d,以避免口腔感染影响呼吸道;④定期对患者进行吸痰,在吸痰时应负压吸引气管插管分泌物,以便于分泌物有效吸出。

(3)饮食、协助护理。在饮食干预中,应观察患者排出量等情况,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则予以鼻饲营养供给,其摄入量由其排出量情况而定,主要以优质蛋白、多纤维为主,严格控制脂肪、钠盐的摄入,并注意喂食速度。在早期协助活动中,每日对患者进行2次被动或主动肢体、躯干活动,主要在患者后背、局部进行叩打、震荡等,时间为15 min/d,震荡频率为200次/min,并指导患者抬臀运行,50~100次/d。

(4)心理护理。每日查房巡视时主动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并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情况;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为其讲解患者基础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法等,并侧重为其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增强其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发病时的心理状态,并详细了解导致其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因素,通过专业的心理技巧暗示、引导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

(5)并发症护理。①据研究,该类治疗患者可能有应激性溃疡发生,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6]。为此,临床上除了予该类患者质子泵抑制剂药物防治外,在护理时还需应用留置胃管,将药物注入胃部并作相关保护胃黏膜等干预,以防止溃疡发生;②该类患长时间卧床还需对其皮肤进行管理,每日为患者更换清洁干净的床上用品,并每隔2 h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还在患者腋窝、会阴等部位涂抹痱子粉等;在患者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会阴,并擦干保持干燥,均可避免压疮等发生。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干预后予患者放发自制的护理服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满分为100分,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89分)、较满意(80~89分)、满意(70~<80分)及不满意(<70分)4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7]。

在干预前后利用血气分析仪(美国麦迪卡MEDICA,型号:EasyBloodGas)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记录两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观察两组的再插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8]。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PaO2、SaO2、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PaO2、SaO2、pH值均高于干预前,PaCO2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PaO2、S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总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的比较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再次插管,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其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25%(2/32);對照组患者中有3例再次插管,5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其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5.00%(8/32)。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呼吸衰竭患者因长时间缺氧状态,可能影响其血液循环,进而导致一系列生理指标发生絮乱,严重影响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危及患者安全[9]。为此,临床常予该类患者辅助通气治疗,通过建立人工气道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进而缓解诸多临床症状。但该治疗手段存在诸多不良事件,如呼吸机依赖、撤机失败或需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0-11]。据分析,在辅助通气治疗期间施以有效、科学及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诸多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与传统常规护理干预不同,更注重护理干预的专科性、科学性、系统性及针对性,在护理过程中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不仅取得患者及其家属信任、满意度,还可整体上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12]。研究组建立专科护理小组,并重点学习关于呼吸机、呼吸道管理的相关知识,可提升护理人员专科技能水平,可有效提高辅助通气护理干预的质量、效率。危重症专职小组在呼吸机使用干预中,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等特殊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插管方法,并注重患者口腔卫生,定时更换体位及吸痰等,均可促使通气治疗效果最优化,并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风险[13]。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PaO2、S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还予以患者饮食、早期协助活动等干预,从多方面、多途径对患者机体状态进行改善,可有效地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同时,在治疗期间还注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密切观察影响患者不良情绪的因素,通过诸多方法积极引导患者建立健康的治疗心态,可有效减轻患者对呼吸机治疗的依赖性,利于患者预后治疗[14-15]。本研究结果还提示,研究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总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呼吸衰竭患者行辅助通气治疗时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可助于临床治疗,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丁岚,周立涛.专职化小组护理模式对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1):25-26,31.

[2]徐玲.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饮食保健,2016,3(15):133-134.

[3]刘仙岭,韩文秀.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2):8216.

[4]周辉.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医药前沿,2017,7(9):273-274.

[5]周娆娆,巩晓娜,李钦浩.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8,31(2):118-121.

[6]魏立民.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8):90-91.

[7]林桂,陈鑫鑫,陈飞燕.舒适护理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通气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 23(10):161-162.

[8]张玉红.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6):199-201.

[9]周静,肖娜.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提高COPD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7,32(13):9-11.

[10]么颖,陈琪,祝鹏英,等.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析及循证干预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7):994-997.

[11]刘敏.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86-889.

[12]郭爱香,崔雪玲.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1):2410-2414.

[13]周春香,唐静华,叶惠芳,等.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舒适化心理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32(1):72-74.

[14]罗解萍,沈爱娟,董燕萍,等.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6):176-179.

[15]梁淑玲,史红波.COPD并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专职护理的作用[J].齐鲁医学杂志,2016,31(1):85-86,90.

(收稿日期:2019-01-21  本文编辑:任秀兰)

猜你喜欢
血气指标呼吸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
慢阻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参附注射液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气指标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