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2019-09-25 04:56王娟程冲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推拿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王娟 程冲

[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针灸联合推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5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予以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使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康复时间、治疗总满意度、血液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治疗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时间平均流速(TMF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均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其康复时间,减轻其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颈椎病;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7(c)-023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patients. Methods All of 50 cervical spondylopathy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cupunctur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habilitation time,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reatment and hemodynamic indexes were compared in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habilitation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After treatment, the time mean flow velocity (TMFV) and 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PSV)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istance index (RI) and pulsation index (PI)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reduce their pain,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Cervical spondylosis;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linical observation

頸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好发于长期坐姿不良、伏案工作、中老年人群[1]。因长期颈椎劳损、颈椎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颈椎椎动脉、神经根、脊髓受压,出现四肢乏力、颈背疼痛、视物模糊、头晕、手指发麻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2]。近年来,颈椎病发病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医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临床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包括镇痛药物、牵引疗法、运动疗法、理疗、手术、中医疗法等。由于颈椎病恢复时间较长,单一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常常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颈椎病患者的预后水平,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探讨了针灸联合推拿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中,年龄28~84岁,平均(50.4±1.2)岁;病程0.7~3.4年,平均病程(1.7±0.3)年。对照组中,年龄27~85岁,平均(50.4±1.4)岁;病程0.6~3.5年,平均(1.6±0.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颈性眩晕或猝倒史患者;②旋颈性阳性患者;③经X线、CT以及TCD检查确诊;④所有患者均已知晓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智力障碍患者;②精神类疾病患者;③近1个月接受其他影响观察结果方案治疗者。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①将患者的颈椎病病变阶段的两棘突左右作为针刺点,同时在针刺过程中询问患者针刺的感觉,若得气,便应当立即出针,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禁止留针。②在治疗过程中,若发现患者的病变位置较多时,应当多次针灸。针灸穴位:行间穴、天宗穴、手三里穴、三阴交穴、悬钟穴以及外关穴等穴位,平补平泻,同时留针。③在对患者进行行针时应当注意,行针间隔为1 d,4周为1个疗程。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正直坐位,同时主治医师应当告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身体放松,同时由专人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推拿按摩。②推拿医师在对患者进行头部按摩时,主治医师应当使用食指以及拇指对患者头部的足少阳胆经以及督脉经同时进行按摩推拿,推拿时间不应过长,应当以5 min左右为宜。③在对患者进行按摩的过程中,应当从下往上进行按摩,在按摩推拿过程中应当以患者的颈部肌肉以及颈部韧带作为重点进行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应当将患者的头部保持为前倾状态,然后缓慢对其进行拨伸。④集中在患者的头部上端进行按摩,但是在按摩过程中还应对患者的肩井穴以及风池穴同时进行揉捏,推拿频率应当以每2天进行1次为宜,且每次的推拿时间应当以20~30 min为宜,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康复治疗时间、治疗总满意度、血流动力学指标[时间平均流速(TM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变化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显效:临床体征完全消失或者基本消失,能够正常进行工作以及日常生活;有效:临床体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以进行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无效:患者的临床体征无变化且工作生活不能正常进行。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本院自制的治疗工作满意度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分范围0~100分。非常满意:>80分;相对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治疗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相对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使用德国的DWL-BOS型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测仪(上海涵飞实业有限公司)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康复时间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为(19.85±5.20)d,对照组为(36.51±10.25)d,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75,P=0.0001)。

2.3两组治疗总满意度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MFV、PSV、PI、R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TMFV、PSV值均高于治疗前,PI、RI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的TMFV值高于治疗前,PI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SV、R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TMFV、PSV值均高于对照组,PI、RI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骨科常见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及工作压力增加,颈椎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多[4]。患者主要有颈部疼痛、四肢乏力、手指麻木、恶心呕吐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较多,手术创伤性强,部分患者不耐受[5]。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研究历史深远,治法多样,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取得了满意成效。

针灸、推拿是中医特色治疗方案,针灸疗法操作简单,主穴包括手三里、行间,行间穴具有生风化湿、调节水运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疼痛、头晕、中风、颈肩部病变。天宗穴属于手太阳小肠腧穴,生发阳气,主要治疗颈肩部疼痛。手三里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具有清肠利腑、疏经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上肢不遂、颊肿、手臂无力等疾病[6]。三阴交穴具有疏经通络、健脾和胃、行气活血、调补肝肾的功效,针刺悬钟穴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主要治疗下肢痿痹、颈项强痛、胸胁胀痛等疾病。针刺外关穴具有通经活络、解痉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7]。在针刺后进行艾灸通过针体传导热力作用,激发穴位传导功能,从而发挥调整阴阳、活血化瘀、舒经通络、行气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针灸疗法操作简单,平补平泻手法能够达到理想的补虚泻实效果,加快机体血液循环、代谢速度,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气血充沛,有效改善颈椎疼痛症状[8-9]。在针灸时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注意防止艾灸烫伤。本研究中,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00%,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为76.00%,单一针灸治疗不能起到彻底治愈的效果。推拿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直接对颈肩部、头部进行按摩直接作用于病灶,具有活血散瘀、调和气血、消肿止痛、舒经通络的功效,能够改善局部组织粘连现象,促进炎性因子吸收,促进颈椎病变关节复位[10-11]。同时加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降低血流RI,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学指标,缓解颈部肌肉僵直、痉挛症状,修复受损组织。由于不同患者的病情、体质不同,在推拿期间力量要柔和均匀,以患者耐受度为度,避免用力过猛引起组织损伤[12-14]。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推拿手法,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15]。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独采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6.00%,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总满意度达到100.00%,患者康复时间短(P<0.05),提示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针灸治疗,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减轻了其痛苦。

颈椎病临床发病率高,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能产生协同作用,增强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功效。长期治疗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化整体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高,康复时间短,是临床治疗颈椎病的理想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马婷婷.针灸联合推拿对颈椎病康复治疗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8,5(4):98.

[2]旦增卓嘎.针灸推拿联合在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饮食保健,2018,5(18):91-92.

[3]蒋泽飞.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20(21):129.

[4]王史健,冯玲.针灸联合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6(20):3080-3084.

[5]孙敬艳.针灸联合推拿与单纯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对比[J].养生保健指南,2018,23(12):297.

[6]苏永来.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8,17(20):153.

[7]胡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125-127.

[8]胡文杰,王涛,李阳,等.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11(9):1303-1305.

[9]黄蓬辉,颜景,陈燕雪.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22(12):3114-3116,3120.

[10]张帆.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3(2):29-30.

[11]黄思聪,刘学东,陈玉芳,等.小针刀配合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4):526-531.

[12]杨星月,王雷.颈椎病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案[J].中国针灸,2018,38(12):1266,1271.

[13]樊文朝,沈衛东.沈氏“项八针”从阳论治颈椎病理论浅析[J].陕西中医,2019,40(2):253-256.

[14]孟祥龙,海涌,杨晋才,等.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回顾性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124-128.

[15]杨镇源,赵道洲,邓强,等.赵道洲主任医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J].西部中医药,2018,31(11):44-45.

(收稿日期:2018-09-17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推拿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