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产妇护理质量、降低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

2019-09-25 04:56洪丽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产妇应用价值

洪丽霞

[摘要]目的 探讨多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产妇护理质量、降低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产妇围生期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3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多方位护理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产妇的护理质量及跌倒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多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产妇的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减少产妇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对于保障产妇围生期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产妇;护理质量;跌倒发生率;多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7(c)-024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dimens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improving maternal nursing quality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fall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aternal perinatal life. Methods A total of 388 wome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May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wome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9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 routine care model,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 multidimensional care management model.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the two nursing mod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 of maternal nursing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fall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y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to maternal nursing has higher clinical valu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aternal fall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erinatal period, and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 Maternal; Quality of care; Incidence of falls; Multidimensional care management model; Application value

女性在分娩过程中会引发强烈的应激源,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显著的影响,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障产妇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2]。在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常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对产妇开展护理,效果不佳[3]。多方位护理管理是根据患者的护理危险因素,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多方位、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4-5]。本研究选取3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多方位护理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中,在提高产妇护理质量、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3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94例。對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6.43±2.17)岁;孕龄37~41周,平均(39.14±1.34)周;孕次1~3次,平均(1.53±0.31)次;职业:个体67例,职员73例,农民44例,其他10例;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45例,中专及高中124例,初中及以下25例。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27.12±2.24)岁;孕龄37~42周,平均(39.22±1.54)周;孕次1~3次,平均(1.47±0.25)次;职业:个体71例,职员82例,农民31例,其他10例;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62例,中专及高中116例,初中及以下16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监督批准。

纳入标准:①单胎;②分娩前1周入院;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传染病史;②凝血功能障碍;③内科合并症;④精神障碍;⑤合并心肝肾肺等器质性疾病与造血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⑥死胎、新生儿畸形。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开展护理工作,给予产妇必要的产前健康知识宣教,对产妇的身体状况及胎儿胎心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若产妇合并其他疾病,则给予对症治疗;将可能发生的分娩情况向产妇进行告知,以使其做好生理及心理准备。产妇分娩时指导其正确掌握适当体位及呼吸方法,保证产程的顺利;产后对产妇并发症征兆进行密切观察,并给予相应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方位护理管理,主要包括分析产妇护理风险发生因素、开展培训考核、落实岗位职责、实施连续双班排班、加强环境管理、强化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6个方面,具体实施如下。①护理因素、管理因素、产妇自身及家属因素、护理环境因素及药物因素等均可增加产妇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其中护理不规范为发生护理风险的重要原因,产妇出现异常征兆时未能被及时发现,年轻护士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护理责任心不强,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护理工作,产科相关制度规定不完善,造成产妇护理安全隐患增加。产妇极易发生负面情绪,尤其是在第一、第二产程时由于疼痛坐卧难安,行走不稳;产后由于体力消耗过大,产后体虚、低位性低血压等,加上若病房地面潮湿、照明不佳、可活动区域有障碍物,产妇服用某些药物易致跌倒,若护理人员及家属未能给予密切观察,则极易造成产妇跌倒。②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后即对其实施分娩相关健康教育,主动与孕产妇进行交流,从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及受教育水平出发进行宣教,灵活运用发放健康知识手册、集体授课、视频讲解等方式,以增加产妇对分娩的了解,指导其放松心态;嘱咐产妇着宽松舒适的衣服,选择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子。③定期对产科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通过查房、书面测试等方式进行考核,将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的适应证、用法及观察要点纳入考核范围,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帮助护理人员对产科防跌倒风险评分系统的熟练应用;制定孕产妇跌倒应急预案,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产妇跌倒风险的认知。④建立产科护理责任小组,明确分工,将相应岗位职责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对跌倒高危产妇进行个性化护理,可通过搀扶下床及如厕等,必要时给予轮椅辅助等方式降低跌倒风险。⑤对产妇实施24 h连续不间断护理,将工作时间分为早班(08:00~17:00)、下午班(17:00~00:30)及晚班(00:30~08:00),实施高年资与低年资护理人员搭配,每班提前半小时接班,交接的內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各项治疗情况、可能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等;采用一对一的方式陪伴分娩,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分娩后及时鼓励产妇进食,以及时补充能量。⑥加强工勤人员的培训,要求湿式打扫后及时将地面拖干,发现地面有水时随时擦干;利用可移动病床转运产妇,注意拉好床栏杆;在卫生间、走廊等容易引起跌倒的环境做好防跌倒警示,保持光线充足。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产妇的护理质量及跌倒的发生情况,其中护理质量从护理环境、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护理记录、设备与药品管理5个方面进行评价,各方面赋分20分,量表满分100分,护理质量与量表得分成正相关[6-7]。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环境、护理记录、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设备与药品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产妇跌倒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中无跌倒事件发生,对照组产妇中共发生5例跌倒事件,发生率为2.58%(5/44),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2)。

3讨论

产科护理安全与母婴生命安全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常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产妇及家属的需求,加上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繁多且复杂,一不小心将极易引发产妇跌倒等护理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对产科护理工作不断进行细化,兼顾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的院内安全[8-9]。多方位护理管理模式通常对科室过往护理中的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进行总结与分析,然后从多方位实施针对性护理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护理质量[10-11]。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实施多方位护理管理,在保障产妇生理与心理健康的同时,对过往护理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多方位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将护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12-13];通过连续排班全面落实护理措施,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避免发生交接班遗漏等;通过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水平,使产妇得到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提高护理人员对跌倒风险的认知,并严格实施一系列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了产妇跌倒的发生率[10]。

综上所述,将多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产妇的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减少产妇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对于保障产妇围产期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宝英.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7):1087-1088.

[2]白润芳,张雅,田飞娟,等.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在无痛分娩待产中体位管理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 32(7):520-522.

[3]吴娅琴,吴琴,杨芳.层级护理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6,44(1):133-136.

[4]崔萍,郭娜菲,吴文燕.美国小组照护模式在孕产妇保健中实施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573-576.

[5]张鸿,李鑫.多方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3,10.

[6]谭晓玲.100例初产妇分娩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S2):208-209.

[7]孙赵娜,李云云,吴兰君,等.亲情化干预对产妇自我保健能力及新生儿照护技能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7,24(3):65-67.

[8]张家银.妇产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B12):74-75.

[9]庞贵凤,贺润莲,赵璐.护理质量重点监测指标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1):1321-1324.

[10]张鸿,李鑫.多方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3.

[11]程龙霞.多方位延续护理对提高癌痛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研究[J].河北医学,2018,24(4):697-701.

[12]徐曉娟,褚佩君.孕期体重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7,39(4):420-421.

[13]王晓茹,夏玲,靳静,等.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4):358-361.

[14]卢荔婕.1例产妇死胎的哀伤辅导护理个案管理[J].护理学报,2017,24(17):75-77.

[15]陈亚岚,吴羽楠,王珊珊,等.胎儿异常引产孕产妇应对策略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6,23(20):72-75.

(收稿日期:2018-12-24  本文编辑:闫  佩)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产妇应用价值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