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神—以天津博物馆“其命维新
——傅抱石的艺术世界”之人物画为例

2019-09-26 01:26/潘
艺术品 2019年8期
关键词:方印抱石南京博物院

文 /潘 恒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新余人。早年留学日本,师从金原省吾研究中国美术史。1935年回国,于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中国美术史、书法及篆刻课程。1939年5月,因日军侵华,傅抱石转徙至四川重庆金刚坡。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重庆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傅抱石基于魏晋历史的研究,创作了大量历史人物画,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图式和个人风格。其人物画往往围绕同一个主题,多次创作,反复经营,人物形象高古、气度博雅,将魏晋风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精品。傅抱石的人物画来源于中国古典人物画传统,整体形象及用笔均深受顾恺之、张萱、周昉的影响。其创作的人物形象以高士、仕女为主,线条则多用高古游丝描,但笔的水分较少,用笔迅捷,线条流畅略显干涩,超然古雅,极富历史感。在线的布置上,傅抱石特别注重复线的运用,与西方速写的用笔方法相类似,也是其山水画的“散锋开花笔”的另一种表现。1954年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确定“中国画写生”的创作取向,并迅速演变成一个时代的潮流。傅抱石提出“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的主张,使其后期的人物画从魏晋高古气质的审美观念中游离出来,加入现实元素,融入时代气息,创作的形象更加接近真实的人物。在线条的运用上也较为紧致、收敛。天津博物馆书画厅“其命维新——傅抱石的艺术世界”展览中,“上古衣冠”单元集中呈现了傅抱石的人物画造诣。其中,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金刚坡时期的创作为主,同时包括了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少量作品,现择其一二赏析之。

傅抱石 擘阮图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傅抱石 杜甫《佳人》诗意图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傅抱石 白居易《琵琶行》诗意图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屈原图

屈原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代表。他忧国忧民,秦国攻破楚国首都郢都时,在长沙附近汨罗江自尽。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国泰戏院公演,以此宣扬屈原的爱国情怀。不久,傅抱石即创作《屈原像》表达对郭沫若的支持。此图选取“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情境构图创作,描绘了一位心怀国家命运却极度绝望的诗人缓缓走向江边,江水浩渺,层层草叶风中摇曳,这是屈原生命的最后时刻。作者对于屈原的头部刻画十分精心,面部颜色灰暗,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忧国忧民、披发行吟的诗人气质极为生动。

题识:屈原。壬午夏月,新喻傅抱石造像。

钤印:“抱石长年”白文方印、“抱石入蜀后作”朱文方印、“抱石斋”朱文方印。

杜甫《佳人》诗意图

此图绘杜甫《佳人》诗意,一位端庄的女子站立于竹林之间,面容姣好,身材高挑,当是取“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情境入画。作者以高古游丝描造型,与其后创作的仕女画典型面貌相比,此幅线条严谨流畅,但人物的眉眼尚未完全舒展。以竹林为背景,更显意境的清冷和幽静。

题识:甲申正月写工部佳人,抱石。

钤印:“傅”朱文方印、“其命维新”朱文方印。

白居易《琵琶行》诗意图

傅抱石 山鬼图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傅抱石 山阴道上图 绢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傅抱石 怀素醉书图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傅抱石 水阁围棋图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琵琶行》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写元和十一年(816)秋,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送别客人时,忽闻江面传来琵琶声,询问后得知是一位曾红极一时,后颜色褪去嫁与商人为妻的歌女所奏,琵琶女的遭遇使白居易想到自己的境遇,故作诗感怀。画家据琵琶行诗意构图创作,描绘月色之下,歌女奏响琵琶,轻拢慢捻,船上诗人与友人凝神静听,岸上一人驻足倾听。确有“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画中人物用线简练、概括,歌女的衣服线条布置极为精彩,流畅、干涩的线条飘逸灵动,层层叠叠又不失整体秩序,画出了衣服的质感。树木枝叶以破笔点染,背景用淡墨渲染,增添了浓浓夜色的氛围。

题识:甲申暮春,重庆西郊金刚坡下,新喻傅抱石。

钤印:“傅”朱文方印、“抱石大利”白文方印、“其命维新”朱文方印、“抱石斋”朱文方印、“踪迹大化”朱文方印。

怀素醉书图

怀素是唐代的草书大家,兴之所至,解衣般礴,醉态而书。曾言:“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此图绘怀素和尚松下饮酒,他坐于石台之上,一手执杯,一手执纸,似要书写。一旁侍立一童,怀抱酒壶。松枝上挂着的酒葫芦,地上歪躺着的酒瓢,都表明怀素已至微醺。傅抱石笔下的怀素和尚极得其精神。宽大的衣袖,微微耸起的肩膀,半睁的眼睛,略松弛的面部肌肉,极为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醉僧形象。背景以粗笔散锋写松针,大笔挥写芭蕉叶,墨色淋漓,甚为洒脱。

题识:甲申端午日,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山斋,新喻傅抱石。

钤印:“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

擘阮图

此一题材亦为傅抱石反复绘制的题材之一。傅抱石的仕女画深受中国古典仕女样式的影响,此作为其仕女画的典型风格。图绘三位仕女团坐,右边一位拨动阮咸,最前一位极其专注,侧耳倾听。后边仕女手执蕉叶,红唇微启,似在浅吟低唱。阮咸、酒壶点明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趣味。仕女以游丝描造型,用笔疏放概括。头部形象雷同,头发用墨肯定自然,墨色灵动,有蓬松之感。眉眼舒展,占用面部较大空间,两颊晕以淡淡的红色。画面不着背景,意境清幽,表现出飘逸、高古的魏晋风度。

(2)医务工作者不仅承担着医疗任务,还需要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压力很大。因工作异常繁忙,职工之间缺少时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在价值观上出现比较大的分歧,不少职工过于看重物质方面的获得感,忽视了精神方面的追求,导致消极、冷漠、自私等负能量常有表现,做事情互相推诿,不愿承担责任,科室内部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团结,不和谐的情况。

傅抱石 高士醉琴图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题识:乙酉正月,东川金刚坡下山斋作,抱石。

钤印:“傅”朱文方印、“抱石之印”白文方印、“其命维新”朱文方印、“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上古衣冠”白文方印。

水阁围棋图

水阁围棋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傅抱石以此为题创作多幅,尤以此幅最佳。图绘树木掩映下,木阁架于溪流之上,两位长者聚精会神对弈,另一位则凭栏远望,若有所思。树木枝干、叶片的用笔似乱还整,快而利落的笔触,飞动的笔势,绘出树木风动的姿态。大片深浅绿色的渲染含蓄、清雅。

题识:乙酉小寒前一日,重庆西郊写。新喻傅抱石。

钤印:“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

山鬼图

《山鬼》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为祭祀山神之歌。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山鬼表现为古典仕女的形象,回眸之姿以及游丝描都深受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影响。图绘女神立于山巅,遗世独立,回首顾盼,画面用大笔挥扫出疾风骤雨,表现“靁填填兮雨冥冥”“风飒飒兮木萧萧”的句义。有赤豹与车、旗在风雨中若隐若现,表现出楚辞的浪漫和神秘色彩。

题识: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馀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靁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丙戌三月初三日,并书于金刚坡下山斋,傅抱石。

钤印:“抱石大利”白文方印、“其命维新”朱文方印、“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金刚坡下”白文方印。

补题:余所写,此为较惬,岂真有鬼耶?丙戌立夏前,新喻傅抱石,重庆西郊。

钤印:“傅”朱文方印、“抱石之印”白文方印。

山阴道上图

山阴道位于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郊一带,以风景优美著称。王羲之曾说:“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世说新语》有载:“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山阴道成为历代画家喜爱的题材。图绘四位长者山阴道上同行,他们衣服阔敞,袖口宽大,眉眼舒展,边行边谈,颇有魏晋时期高士的风骨和气度。此图亦未着背景。人物用笔较为谨严,线条围绕身形、衣纹展开,较少复线的运用。人物衣袖、衣领的边饰运用浓墨勾勒,并加晕染,使之与头发、眼睛等重墨色呼应,使画面既轻灵飘逸,又古朴深沉。

题识:丁亥初秋,写山阴道上图。抱石记。

钤印:“抱石之作”白文方印、“丁亥”朱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

傅抱石 湘夫人图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高士醉琴图

此图延续了傅氏人物画的典型风格。高士盘坐近前,身后放置一琴,画面最右绘香炉半个,似是刚刚抚罢琴弦,低头沉浸其中的状态。作者以极为简练的淡墨绘出屏风作为背景。此图的用线更加概括,线条轻灵飘逸,是傅抱石人物画的精品之作。

题识:抱石白下写。

钤印:“傅”朱文方印、“抱石之印”白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

湘夫人图

湘夫人是傅抱石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之一,亦多有绘制。此图为作者根据屈原《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创作,绘一女子于木叶纷纷中回眸凝望。其人物形象、姿态以及高古游丝描仍旧脱胎自顾恺之,但与其金刚坡时期创作的仕女画相比,此图加入了写实元素,色彩也受到民间艺术的影响而更加生活化。人物的面部变得圆润,五官比例更加贴近真实的人物,传达出了浓厚的时代气息。

题识:白匋同志属写湘夫人,即乞教正。辛丑二月中浣。傅抱石。

钤印:“抱石私印”白文方印、“一九六一”朱文方印。

猜你喜欢
方印抱石南京博物院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隽逸书艺 绝妙好辞
——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对联展
荒率秀润
视界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走进陈半丁花卉画
抱石
南京博物院
非凡抱石
明颜书《争座位帖》拓本
美国 Hueco T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