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破解产教融合“两张皮”难题的制度创新

2019-09-26 12:38胡小勇刘萍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两张皮制度创新现代学徒制

胡小勇 刘萍

摘要:“四链衔接”的出现,创造性地构建了职业形态,改变了原有的专业链、利益关系及生态链,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奠定了基础。而突破产教融合“两张皮”的关键是突破同步升级,能更好地解决职业形态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更好地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开创现代化产教融合的新局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制度创新

2018年,我国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现代化学徒制试点名单,涵盖单位超过五百家。目前为止,现代学徒制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新型创新点及人才培养突破点,肩负着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及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它还肩负着突破产教融合“两张皮”这一难题,以及复兴中华、扬我国威的历史使命。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办学产教融合供给侧制度的创新分析

专业链的建设是产教融合的关键,而专业链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体系建设中,包括教育链及产业链在内的,政府部分及产业部分等宏观方面的一切教学资源,建立健全新式的教育平台,为校企合作及学徒培养计划提供便利。在建立专业链的前提下,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创新链的功能,建立“产教”共同体,形成完善的权益关系,这是促进办学发展,建设人才链的关键步骤。另外,职业院校还应秉持优质供给这一根本发展目标,在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及统一升级的基础上,尽可能消除产教融合之间的生态化矛盾,完成生态链的建设。

1.现代化学徒制中产教融合专业链的创新性发展

在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职业形态的突出表现在宏观主体方面,即政府及相关的职能机构在遵循一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所展现的运行状态,其职业形态的关键步骤是实现产业结构及专业结构间的衔接。产教融合产业链的创新性发展,是指在教育部门及相关产业部门协调下,所建立起的教育平台、物质生产平台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平台,完善相关人才技能的培养制度,定制标准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准则,明确相关技术的创新目标及创新方向,建立专业化的产教融合教学准则,为产业群及专业群提供相应工具。

2.现代化学徒制中产教融合权益关系的建立

权益关系的建立是确保产教融合过程中涉及的权益者的合法权益、合法诉求等能够得到合法保障,这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和整个权益关系中的核心部分。产教融合涉及的利益方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者、间接的利益关系者、外来的利益关系者三个部分,权益关系建立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健全完善的间接利益体制,确立好直接的利益体系,以及做好外来权益关系的保护工作,其中最关键的是确立现代化学徒制中直接利益关系。直接权益关系是指整个产教融合工程中所涉及利益关系方中的直接权益关系者,即政府部分与其相关管理部门,主要体现在人类资源的规模、经济发展的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布局等方面,它的实现方法是基于人才技能培养,以及产业结构布局、发展模式和技术发展。间接权益关系是指整个产教融合工程中所涉及利益关系方中的间接权益关系者,即产业协会与相关社会组织间的利益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的发展、产教融合的机制建立及其所体现出的社会效益等方面,它的实现方法是基于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产出行业及教育之间的协同关系。外来权益关系是指整个产教融合工程中所涉及利益关系方中的外来权益关系者,即社会公共层面的权益,主要体现在职教的参与性、成长性及相关培训效果等方面。

3.现代化学徒制中产教融合生态链的建立及发展

职业教育生态不但是解决产教融合过程中“两张皮”这一难题的根本保障,也是现代化学徒制中“岗位成才”发展模式的鲜明特色。职业教育生态的内涵包括了“生态位”“生态化”及“生态链”三部分。其中,“生态位”是指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学徒化教育、教学模式与生产、服务和其他类型的教育发展模式之间的相关作用及相互联系。“生态链”是指在建立健全现代化学徒体系的过程中,由办学主体(包括民办、企业办及公办)在不同学历层次(大学本科、大专及研究生),与相关资格证明等相异教育形式所构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发展体系。“生态化”是指以不同的融合发展状态及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要求,做好产业教育内容及其发展的选择工作,提升产教融合过程的衔接效果,从而做好技术型人才的培養工作。

二、破解产教融合“两张皮”难题的现代学徒制关键举措

1.解决同步升级问题,突破产教融合“两张皮”难题

若想做好职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良好衔接工作,职业院校需处理好它们在制度及环境方面的关系,制定标准化教学模式,明确产教技术的升级方向。基于此,职业院校要做到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及升级同步。规划同步是指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在区域安排、层次安排、类别结构等方面进行统一的整合与规划。职业院校需要将职业化教育视为整个供给侧结构改革及加快我国区域格局发展的核心步骤,促进服务型动能的转化速度及产业的同步升级速度,协调职业教育及产业结构双方的和谐发展。实施同步是指在同一规划的前提下,职业化教育及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特别是整个过程的完整性、步骤的完备性及步调的一致性。升级同步是指在技术支持及创新创造的支持下同步升级,并通过这一机制,达到职业教育及产业技术的同步提升和同步发展。

2.增进市场化主体利益,突破利益分配“两张皮”难题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利益的长远发展。建立、健全产教融合间的利益关系,能在维护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权益,更好地解决分配中的“两张皮”问题。而在这一环节中,政府与其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权益,因财政经费的存在而得到可靠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利益风险;反之,因为企业、校方及大众间存在利益关系,且属于竞争性的利益关系,所以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风险,若想保持这一稳定的竞争关系,职业院校需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产教融合的权益链管理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更好地保护外在主体利益。

若想充分发挥相关者的主体作用,政府与教育管理者需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引导作用。如在区域规划范围内的人才技能培养计划,产业、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及经费投入使用等部分应采用“政策杠杆”原理进行调节。为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权益机制,在企业与校方间建立起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那么在进行试点选择及经费预算时,则应严格遵循“放管服”这一政策要求,尽可能减少政府干预,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处理好外在主体利益关系,尽可能确保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并按照“三公原则”投入办学经费,确保办学品质,使大众得到更优质的教职供给服务。

3.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教育生态系统,解决教育生态“两张皮”难题

现代化学徒制的确立及构建,是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教育生态,确立职业教育新生态,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生态位系统,以及终身职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核心步骤。要想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新生态,首先,职业院校需要明确当代学徒制的生态位,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学徒的年龄段有着跨“全职业生涯周期”的特性;②在组织培养上,应采用工学结合、“三业同步”、劳教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③“学徒”身份需要得到法律认可,保障其合法权益。

为了建立、健全以能力为核心的生态位,职业院校需要不断增强学徒的适应能力,增强他们自身综合能力,使他们不但能适应现在的工作岗位,还能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生态系统。

三、结语

作为现代化职教制度发展的突破点及增长点的现代学徒制,肩负着突破职教供需“两张皮”这一难题的重要使命,是响应我国“人类资源强国”的重要体现。在突破产教融合“两张皮”问题过程中,产教融合是整个职业教学改革中的重点,也是体系建设的方向指导,也是职业教学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娄梅.现代学徒制破解产教融合“两张皮”难题的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

[2]刘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与应然之态[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

[3]黄文伟.现代学徒制视阈下我国产教融合制度设计研究[J].职教论坛,2018,(5).

[4]周永平,石伟平.论“终身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

猜你喜欢
两张皮制度创新现代学徒制
从“两张皮现象”到“多元化治理”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防止“两张皮”
基于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消除对策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