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19-09-26 12:38刘水长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刘水长

摘要: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爱玩好动,对学习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总是自我放松,非常散漫,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这就会直接影响他们语文学习的效率。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影像于一体,可以将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触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也有所加快,而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变得更加生動有趣。

2.有效缓解课堂压力

语文是一门以文字为基础的学科,面对单调的字眼,学生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并且学习效率不高,这就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畏难心理。但是,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转变枯燥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快速融入课堂教学,在无形中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再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并且真正爱上语文课程,树立学好语文知识的自信心。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爱玩好动,喜欢动态的课堂,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快速走进课堂、走近语文。

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由于大部分学生都不认识爬山虎,也不知道爬山虎的样子,所以在讲解这篇课文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爬山虎的图片,也可以播放有关爬山虎的短视频,让学生认识爬山虎,并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作者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课文的题目呢?”从而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学习的氛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

2.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所以他们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究其原因,一方面,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纷繁复杂,学习语文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对语文学习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太单一,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从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未知的语文知识,最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屏幕上播放白雪皑皑的场景,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当一回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可以在大屏幕上画出各种小动物的脚印,最后看看屏幕上最终会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在无形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创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