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以乐促学

2019-09-26 12:38洪晓婷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物理笔者探究

洪晓婷

摘要:作为一名从事物理教学多年的教师,曾一度被一个现象所困惑:学生开始学习物理时,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深化,特别是从普通的浅层现象到更为复杂的基本原则,从实践到理论,有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开始下降,积极主动变得消极被动,逐渐表现出低落情绪。本文主要从消除学生时探究实验的畏难心理、给学生提供享受成功的机会、举办讲座这三个方面着手,探讨了学生突破瓶颈的策略,希望有效遏制一些“掉队”现象。

關键词:物理学习   兴趣

教师自身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是个人魅力,将深刻影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个性、思想和信仰及他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是一种激励每个受教育者检查自己、反思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不久前,笔者在课堂上谈到了我国的四项发明,提到现代的高科技印刷技术,书店可以自备印刷机很快印出读者需要的书,学生们都惊叹不已。这让笔者不得不再次反思,学生的兴趣是那么容易激发,无须讲大道理、无须苦口婆心,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句生动的语言就可以让他们回到教室。

当然,教师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感应该体现在学习退步学生的情感和思想指导上,最有效的方法是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如教学完第四章“光现象”一章后进行单元检测时,几个女学生的情况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几位学生平时学习比较刻苦,属于典型的接受型学生,不善于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前几次月考成绩来看都还不错,几乎保持在80分左右,但这一次无一例外都在60分左右。笔者把这几个学生叫来了解情况,她们一致都说难学,听得懂、学得会,就是一做题就错,笔者从学生脸上看出她们的焦急和无奈。笔者清楚了解她们的情况后,总结出症结就在于她们不会主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于是,笔者笑着对她们说:“这物理怎么那么难啊!老师看你们几个学得挺好的,不信问你们两个问题,人眼看到某物体的条件是什么(这物体有光进入人眼)?在同种均匀介质里,光是怎样传播的(沿直线)?”当她们回答完这两个问题后,笔者在纸上指出了错误的问题(当你排队时,如果你看到前面的同学阻挡了前面的每个人,那么所排的队伍就是直的。可以用这来解释),带着她们共同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讨论,笔者有意识地带领她们学会了自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她们的学习兴趣又被充分激发出来。后来,她们没“掉队”,证明笔者的方法是有效的。

一、消除学生对探究实验的畏难心理

大多数学生说探究让他们摸不着头脑,好像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没有一个标准,笔者是这样解释的:“探究就是要锻炼你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很灵活,你们有什么可怕的呢?在生活中你们经常做探究,有些肯动手动脑的学生早就是探究高手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家灯不亮了,那么你接下来是不是要猜想是什么原因,再接着不就是针对猜想做出方案,这不就是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吗?接下来做的不都和我们探究的几个步骤一致吗?”这样一来,学生消除了对探究的畏难心理,敢于大胆地做自己想做的实验。通过长期的实践,笔者发现这确实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给学生提供享受成功的机会

学校几乎每个学期都会组织一次小制作比赛,只要学生提交作品,都会得到一个小奖品。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实验室的收藏。一些“原生态”的作品让笔者每次都讶然于学生的创造性,从而鞭策自己也要上进。

三、举办讲座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查阅资料,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最新的技术趋势、技术知识、生产技术等。现在,笔者不要求学生知道,只希望这能让他们对大自然的魔力产生浓厚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保持的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教师必须有永不言弃的信念,用心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他们才能在物理学习的旅程中顺风顺水。

参考文献:

[1]李鸣.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物理学科教室的建设和课例研究[J].物理通报,2018,(S2).

[2]谷建英.培育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案例探析[J].教育,2018,(49).

猜你喜欢
物理笔者探究
留言板
设问引导探究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性能相差达32%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