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趣味盎然的高中语文课堂

2019-09-26 12:38欧庆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阅读课教师应高中语文

欧庆华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阅读课、写作课,还是复习课,教师只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激励、设法导趣、分步引导,就可以打造趣味盎然的课堂,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

高一新生无论是在学习习惯上,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教师要想方设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打造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一、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思”趣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现代文阅读和古诗词赏析等课型都属于阅读课的范畴。无论哪一种体裁的阅读教学,都离不开“思”,所以说,教会学生思考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最大的难点,教师一旦突破了这个难点,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教给学生相应的思考方法,奠定学生“思”的基础。如一般现代文的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和思考语段结构:第一,抓中心。中心,即中心句,中心句大多是一篇文章或一个语段的“纲”。以议论文为例,大多数议论文是先提出观点后进行论证,或先摆出情况后进行说明,或者先总说后分说。总的来说,第一层一般划在首句与扩展句之间。第二,理思路。高中语文段落一般只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这两种结构,学生掌握了这两种结构后,分析文章时就找到了方向了,也就基本上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了。第三,找标志。教师应教会学生利用关键词或关联词语,一般常见的有并列关系(如首先、其次)、分总关系(如总之、由此可见)、解说关系(如所谓)等,它们通常表示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分析语段层次的关键和突破口。第四,抓语意。在没有外在明显的标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语意的疏密远近,从而判断其关系。

学生掌握了上述方法,经过范文的学习,就能把握文章的思路。如对于说明文,学生要清楚对象可以是按空间、时间构成,可以按事物自身的构成,也可以按说明发展顺序来理清行文思路;对于记叙文,学生可以根据叙事、人物,或者时空变换寻找行文思路;对于议论文,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性质、论证方法,按照常见的论文文体结构寻找行文思路。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有所“思”,才知道如何“思”。

如《祝福》这篇小说里祥林嫂的遭遇很悲惨,那么作者是祝福谁呢?为何要祝福呢?学生为了解签这些问题,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反复思考,甚至与同学一起探讨作者命题的艺术。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点燃了。

又如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时,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总结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形象;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和挖掘这个形象背后的闪光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恪守信誉、自尊自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挖掘提炼这个人物隐藏在文本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和文章内涵。同时,学生也会认识到,莫泊桑对这个人物的批判和讽刺是宽容的,更多的是对这个无辜的、被命运捉弄了的受害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因此,一个心地善良、诚实守信、纯洁高尚,但又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被塑造出来了,大大地丰富了文章的人文情怀。

学生有了方法的指引和范例的启发,不仅逐步掌握了“思”的方法和规律,在阅读过程中也慢慢形成了“思”的习惯,提升了“思”的深度和广度。

二、作文课的“写”趣

“为学生的自主协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要求,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快速有效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真正领略写作的乐趣,从而打开心扉,写自己的心里话,叙述自己经历的事,有感而发,写有创意的文章。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选内容,自己选议题,说真话,独立思考,形成独到的见解,写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文。

1.做好积累,为“写”趣奠基

首先,积累生活素材。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积累相关的报纸、杂志、视频等素材,作为作文课堂上新鲜的“源头”,使作文课成为“有米”之炊,从而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巧妇”。其次,积累思想情感。教师要积累自己对人生中积极且较为深刻、个性色彩鲜明的思考,因为没有深入观察、深入思考的文章,就不会有思想的高度。

2.主动放“权”,为“写”趣升华

教师可以把“题命作文”改成“请命作文”,即教师把命题作文改为只提供材料,把命题的“权”放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命题。这样,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寻找想写、愿意写的内容,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富有新意,体裁更加多样化。这种作文训练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作文的深度也得到了升华。

三、复习课的“评”趣

要想提高高中语文复习效率, 在“讲、练、评”三个环节中,关键在于“评”。“讲”要通彻,“练”要精辟,“评”要明白,三者之间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其中,“评”就是评讲课,教师不仅要出示答案, 还要在剖析、阐释题型的过程中,做好以下两点:

1.回归教材

一般的复习材料都经过了备课组挑选,但涉及面没有教材全面,深浅度也比不上教材是它的缺点。因此,在“评”的过程中,对那些未能很好掌握教材内容的学生来说,回归教材是最好的复习方法。

2.换位审题

教师要把学生从单纯的听众换位成评判者。首先,教师要出示一份学生试卷答卷及教师打的分数,让学生讨论、评价教师之所以这样评分的理由;其次,教师要出示另外一个学生的答卷,隐藏教师之前打的分数,让学生根据卷面进行评分,然后与教师的评分进行比较,讨论评分的理由;最后,教师出示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及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先做,再互评,教师最后点评。教师把学生放在既是做题者又是评分者的位置,能有效提高学生答卷的准确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师要脚踏实地地落实好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做到阅读课有“思”趣,作文课有“写”趣,复习课有“评”趣,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打造趣味盎然的高中语文课堂。

參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2]徐荣.浅谈如何写好高中作文[J].新课程学习(中),2013,(10).

猜你喜欢
阅读课教师应高中语文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