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略

2019-09-26 12:38张祖赛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数学

张祖赛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改革的基本任务,而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地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情感教育   策略

陶行知在新教育理论中指出:“要教书,先教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教育,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还满足了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那么,如何打破传统枯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赏识教育,树立学生自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关注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课堂。近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课堂中经常会表现不自信、自卑或者调皮捣蛋。这时,教师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十全十美,而应转换传统思维,突破思维的固有模式,将赏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引导他们自行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二、构建和谐关系,感染学生互动

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关爱和情感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倾注在课堂之上,才能和学生建立和谐、稳定、平等的感情纽带。与此同时,情感教育不仅是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还关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情感教育指出,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在课堂上形成教师主讲,学生成为附属产品的状态,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教师要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依赖和模仿的对象。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中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不再畏惧教师,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差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发展层次是不相同的,因为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自身的因素各有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运用情感教育与学生交流感情和学习体验,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长和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的问题往往都是分为三个层次,如针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这个知识点,第一个层次是拔高类,难度较大,主要是引導优等生进行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第二个层次是一般类,这一层次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混合运算中易错的问题设计的,针对普通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后一个层次是基础类,这一类别主要是针对班级中的数学学困生群体,这一群体在相关的理论知识认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笔者设计了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规则的题目。

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会涉及一些乘法分配率、交换律概念的运用,以基础的题目来帮助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是基础题目设计的主要目的。在分层化教学中,学生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数学课堂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的传授,也存在情感的元素,学生们彼此之间更乐于交流,班级学习氛围浓厚。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既践行了素质教育理念,又满足了学生阶段性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探索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的策略时,教师必须把握好度,既不能让数学课堂过于理论化,又不能采用“放羊”式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永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

[2]孙程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数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