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

2019-09-26 12:38赵品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赵品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建立明确的阅读能力培养目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一、适当地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阅读不是简单地阅读教材的内容,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因为缺乏思考,阅读就成为无本之水,学生根本没有发展空间。所以说,没有思考的阅读对学生的能力提升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也就是无意义的阅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集中精力阅读,仔细体会文章的情感。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并不断地提出问题,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

最后,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定期写作的习惯。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写作中运用阅读时看到的精彩句子和文章碎片;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丰富语言的储存,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质。

另外,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帮助他们丰富知识体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定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

通过设定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包括教学内容、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有效地测试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灵活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首先,教师可以定期举办阅读比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举办一些阅读比赛,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充分感受閱读的乐趣。

其次,教师可以把课堂阅读与课后阅读结合起来。开展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教师应在课后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掌握更多课本以外的语文知识。可以说,教师必须有机结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主义

语文教学各个阶段的知识教学目标都很明确。如小学语文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阶段,而初中语文就会构建学生的文学思维,培养他们深刻理解文章语言美感和探究情感的能力。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准备过程中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选择符合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和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内容,以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助力。

其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科书,挖掘潜在的知识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材是最好的阅读材料,且非常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大纲降低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使教师有了独立发挥的空间。因此,在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文本为载体,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学情,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可以科学有序地阅读。

另外,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审美思维。在内容选择方面,教师要整合课外内容,从开阔学生阅读视野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四、结语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语文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实践内容的实证分析,找到最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漪霏.浅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2).

[2]曾毅.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2018,(20).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