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2019-09-26 12:38肖秋花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肖秋花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颁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是当前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内容相对抽象,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方法

数学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更深层次问题”这一循环过程中,达到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识外部事物的活动中遇到某些不了解或不明白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探究的思维活动。问题意识的产生有助于激活人的思维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各项活动,通过积极地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等认知活动,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作为认识事物最基本的思维活动,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境,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先描述一个物体(正方体):“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有6个方面,还有8顶点,12条棱,并且12条棱中相对的4条棱相等,这是什么东西呢?你们能不能想办法算出把这个物体外表面的面积呢?计算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想法,并把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出来。在这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形成了独特的思维。

2.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质疑的习惯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提供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空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问。另外,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享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

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先在心里想某一个数,然后说出这个数的6倍加上12的结果,最后让教师猜测学生心里的数。结果,教师一下子准确说出了这个数,几个回合下来,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教师为什么会猜出这个数?有什么方法吗?接下来,教师就让学生大胆地提问和探究,说出自己的疑惑,并且引导学生继续研究这些问题。在以上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大胆质疑和发言,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3.评价激励,让学生乐于提问

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氛围比高年级活跃,学生总是有提不完的问题,而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变得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很多学生担心提出的问题不正确会被教师批评,进而关闭了自己的心扉,不愿在课堂上发言或提出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降低,问题意识也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发挥评价激励的作用,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正确、没有实际意义,甚至离题万里时,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学生,而应尝试从另一个角度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事关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也事关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不斷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提问方式,创新评价激励机制,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善刚,孙悦.小学数学自主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

[2]金淑梅.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8,(16).

[3]张平.如何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积极发言的意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4).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