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发挥体态语言,打造双边体育课堂

2019-09-26 12:38许红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态肢体动作

许红艳

体态语言是一种肢体语言,是运用肢体动作、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量的户外训练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而如果教师一味地运用语言表达,不仅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还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降低学生的配合程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体态语言作为辅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传递、心理暗示的环境,以保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能对学生产生指导。

一、运用体态语言,加强教学调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矫健的体魄、优美的动作无不吸引着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学生仰视教师的一举一动,就像观看舞台上的音乐指挥一样,教师用手势、姿态、站位、面部表情与学生沟通感情、调控教学,学生也能对教师传递出来的体态信息心领神会,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中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窃窃私语,如若厉声喝止,会令学生感到非常难堪,所以教师不妨稍作停顿,让课堂归于安静,惊醒正在讲话的学生,并示意性地把食指放在唇边做出“闭嘴噤声”的动作,在不点名批评的情况下维护课堂纪律。除了肢体语言之外,面部表情也有很大的感染力,当学生后来居上时,教师要用微笑对他表示赞赏,让学生充满自信;当学生不守规则时,教师表情严肃地盯着他,可以提醒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运用体态语言教学时,教师要掌握运用技巧,至少让学生看得懂你要表达的意思。同时,教师的举止姿态要和语言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促成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二、运用体态语言,指导准确运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只有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学生才能掌握运动的要领,因为动作示范是最直接的体态语言。对小学生来说,在教学动作时,如果教师只使用语言描述,学生不一定能领悟,学生只有看到教师做出具体的动作,才能明白运动的技巧。教师的示范动作是体育教育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指导着学生准确规范地运动。

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的“立定跳远”时,体育教师应分四步示范性讲解动作要领:第一步,双手预摆,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腿伸直,摆动双臂;第二步,两手后摆,降低重心,两腿弯曲,积蓄力量;第三步,两脚蹬地,两臂上摆,腾空跳起,空中展体;第四步,落地收腹,小腿前伸,双臂后摆,做好缓冲。学生边看边听,认真操练,在反复模仿中掌握动作要领。另外,在学生操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巧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点头以示欣赏,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给予学生提高动作标准的自信心。

三、运用体态语言,提高训练效果

小学生活泼好动,体育课是他们比较喜欢的科目,但是小学生的意志较为脆弱,运动的持续性差,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和督促。因此,在训练运动中,教师要与学生互动交流,不仅要用语言进行沟通,还要借助肢体语言表达,让师生在有声和无声中获得更多互动的机会,提高学生体育实训效果。

如在教学“快速跑”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守卫红旗”的趣味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快跑比赛。在比赛开始前,教师可以鼓掌的方式鼓舞士气,树立学生参赛的自信心;在比赛过程中,对于落后的小组,教师可以用轻拍肩膀的方式安慰学生,并握拳以示加油,激发他们的斗志;在比赛结束后,教师要称赞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满足学生被肯定和被表扬的心理需求,并通过胜利的手势对获得优胜的学生以示赞赏,通过语言和动作传递给学生满满的正能量。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体态语言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利用手势、眼神、表情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另外,教师还要有效运用肢体语言,通过肢体示范、肢体鼓励、肢体互动,唤起学生的运动意识,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欣赏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获得身心的愉悦感,从而快乐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雨卉.新课标下室内体育健康课程改革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8,(28).

[2]王艳兵,姜路.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32).

[3]章坚.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8,(32).

猜你喜欢
体态肢体动作
下一个动作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
魅力挖剪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面试六禁忌
寻找轻快的灵感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动物玩家之蝴蝶鱼
怎样使你更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