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生深入体验,提升学生道德认知

2019-09-26 12:38肖子明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辨析品德个体

肖子明

《品德与社会》是非常典型的具有互动性、实践性的综合课程,它主要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其社会行为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科学元素和社会价值,其主旨是引导学生学习各种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打造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与体验活动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有效方式,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让学生深入实践,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与成长,让他们在思与辩中感悟明理,最终使学生个体和群体都能够在体验中不断提升道德感知与认知,促进他们思想、行为的不断发展,最终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一、统整多种教学方式,在情境创设中激活学生的体验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宗旨和要求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亲历过程中,把最基本的行为规则内化为最美好的情境,从而促进学生个体行为意识的有效提升,促进他们个体行为不断趋于规范。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内在的体验是比较肤浅的,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向思维的深处迈进,使他们感受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价值观。

如在教学《生死不离》时,为了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面对各种灾害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给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中华大地各族人民为灾区人民做贡献的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受灾人与捐赠人,抒发自己的内心的感受與情怀,强化他们内在的认知,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

二、依托丰富多彩的具体事例,在认知辨析中提升学生的自主体验

所有的学生都是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在他们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不但有良好的道德情感的滋润,而且有行为习惯的示例与指导,倘若两者之间被无情割裂,或者偏重于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就会导致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不完善,致使他们的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学习过程变成单纯的知识灌输过程,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与应有的价值。因此,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在辨析实例的过程中自主且主动的发展。

如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搜集家乡的一些传统民风民俗,结果有部分学生提到在每一年中有几个时节要“烧纸钱”的风俗。在讨论中,有些学生直接说:“这是显而易见的迷信活动,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鬼,也没有神。”有些学生婉转地说道:“‘烧纸钱是一种民间风俗,没有必要把它上升到迷信活动的程度。”就此,学生们争论不休。此刻,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对比、辨析不同场合下“烧纸钱”的行为。比如清明节,全家人来到亲人的墓前悼念、祭祖,这与为了达到某种明确目的而进行求神拜佛是不同的。学生通过对比、辨析,清楚地认识到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事件中,其显示出的行为、性质和意义是有变化的,也是不同的。

三、紧扣教学契机,在关注生成中不断升华学生的体验

生命个体在生活中的发展过程就是他们道德的历练过程,由此来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本身就是学生个体在整合了各种知识信息、感情和价值观等因素后,把原本的真实生活展现在品德课堂中,以实现自身道德的历练。

如在教学《父母的难处》时,部分学生因为学习的压力,错误地认为父母非常轻松。有位学生这样说:“父母又不做作业,他们哪来的难处啊?”事实上,他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学生的声音,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教师必须紧紧抓住。但是,如果教师给他们讲解大道理,他们是无法接受的,他们错误的想法也无法得到改变。因此,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回到真实生活,让他们说说自己父母一天的工作情况和生活安排。结果,有的学生说:“早上我还没有起床,妈妈就给我烧早饭了。”有的学生说:“晚上,我写完家庭作业,爸爸还没有下班呢。”……就这样,学生在畅所欲言中逐步清楚地认识到父母的辛苦,从而也更加深入了解与领悟父母的难处。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真实地深入实践,让他们去感知、理解和领悟,从而强化他们的道德认知,规范他们的行为,最终使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辨析品德个体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好学者贤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正误辨析一例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